阿英

阿英的个人经历
现代著名剧作家、文学理论家、文艺批评家。著有诗歌、小说、散文,尤以戏剧成就最高,有历史剧《李闯王》、《碧血花》等。有文集《阿英文集》等。 代表作《郑成功》,《杨娥传》,被称为“南明史剧”。1946 年任中共华东局文委书记,后任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文委书记,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文化局长、华北文联主席、全国文联副秘书长等职。一生著述丰富,涉及文学、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戏剧、电影文学史、美术史等多方面,又重视俗文学及曲艺资科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在弹词方面曾著有《弹词小说评考》、《女弹词小史》等。有关小说、弹词的著述,今己搜集在《小说闲谈》、《小说二谈》、《小说三谈》、《小说四谈》等著作中出饭。编集的《晚清文学丛钞》、《鸦片战争文学集》等著作中,都有曲艺、弹词作品及资料。著有小说《义冢》,散文《夜航集》,剧本《碧血花》、《李闯王》,论著《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现代中国文学论》、《中国年画发展史略》。辑有《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晚清文学丛钞》等。他在话剧创作上的历史地位,是由他在上海“孤岛”时期的创作的三大“南明史剧”确立的,包括《碧血花》(1939,又名《明末遗恨》、《葛嫩娘》)、《海国英雄》(1940,又名《郑成功》)与《杨娥传》(1941),这一系列剧作在上海“孤岛”产生了轰动性的反响。《碧血花》写秦淮名妓葛嫩娘为了促使留恋她的明将孙克威前往福建与唐王共图抗清大计,几欲自刎,而后与孙克威一同投奔义军,英勇抗敌。她怒斥卖国奸贼郑芝龙,表现出蔑视邪恶的凛然正气。兵败被俘后,她更是不屑于清军威胁利诱,刚强不屈,最后咬舌自尽。《海国英雄》是阿英的代表作。写民族英雄郑成功毅然与降清的父亲决裂,勇敢地承担起抗清复明的重任。歌颂了他不灰心丧气,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刚强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杨娥传》写明末爱国女义士杨娥在丈夫殉国、永历帝为吴三桂所害之后,潜入吴府谋刺吴三桂,心愿未遂而病倒身亡的故事。歌颂了杨娥坚强执著、誓报国恨家仇的斗争精神。阿英的历史剧塑造了勇于行动,不计生死,高涨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的民族英雄形象,从而有力地激励着沦陷区人民顽强地同敌人作斗争。(《新编中国现代文学》闫纬 张同俊 第二十三章 国统区的戏剧)
阿英的生平都经历过哪些动荡?
1918年中学毕业后,做过邮务员、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思潮的吸引下,积极参与进步的社会活动,参加过蒋光慈等人在芜湖组织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安社。”五卅”运动中成长为芜湖的社会活动家,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于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与蒋光慈等组织文学团体”太阳社”,提倡无产阶级文学,是30年代”左联”的领导人之一,对”左翼电影”有重要影响。1932年化名张凤吾,同夏衍、郑伯奇、洪深、郑正秋等人一起进入电影界,任明星影片公司编剧顾问,并组成党的电影阿英小组,最早开始了无产阶级对电影事业的领导。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促进中国新兴文艺的发展,发表过大量的倡扬革命文学的理论批评文章,是左翼文艺的拓荒者和忠诚战士。当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团结抗战的爱国运动席卷全国时,奋然而起,坚决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参与发起组织了规模空前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并担任该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的主编,编选了《一九三六年中国最佳独幕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