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梦2

人为什么会做清明梦
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通常是非自愿的。研究梦的科学学科称作梦学(oneirology)。做梦与快速动眼睡眠(REM sleep)有关,那是发生在睡眠后期的一种浅睡状态,其特色为快速的眼球水平运动、脑桥(pons)的刺激、呼吸与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暂时性的肢体麻痹。梦也有可能发生在其他睡眠时期中,不过比较少见。在进入深度睡眠时发生的入睡状态(Hypnogigia)被认为和作梦有关。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这些意象从平常事物到超现实事物都有;事实上,梦常常对艺术等方面激发出灵感。梦的形式包括了令人不悦的恶梦以及可能伴随著梦遗的春梦。
绝大部分的科学家相信所有人类都会作梦,并且在每次睡眠中都会有相同的频率。因此,如果一个人觉得他们没有作梦或者一个夜晚中只作了一个梦,这是因为他们关于那些梦的记忆已经消失了。这种“记忆抹除”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个人是自然缓和地从快速动眼睡眠阶段经过慢波睡眠期而进入清醒状态。如果一个人直接从快速动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话(比如说被闹钟叫醒),他们就比较可能会记得那段快速动眼期所作的梦境(不过并非所有发生在快速动眼期的梦都会被记得,因为每个快速动眼期之间会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会导致前一个梦的记忆消失)。
真正的作梦只有在人类身上被直接证实发生过,不过很多人相信作梦也会发生在其他动物身上。动物已经确定会有快速动眼睡眠,然而他们的主体经验却难以确定。平均拥有最长快速动眼睡眠时期的动物是穿山甲。哺乳类可能是大自然中唯一,或者至少是最频繁的作梦者,因为和他们的睡眠模式有关。
也有人认为上述有关梦的解释是不科学的,梦只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梦中的心理活动与人清醒时的心理活动一样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梦中离奇的梦境是因人睡眠大脑意识不清时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错觉引起的。如,人清醒心动过速时产生的似乎被追赶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被人追赶的离奇恐惧的恶梦,人清醒心动过慢或早博时引起的心悬空、心下沉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人悬空、人下落的离奇恐惧的恶梦。梦中经常能感觉到一些人清醒时不易感觉到的轻微的生理症状,是因人睡眠时来自外界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小,来自体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强引起的。
清明梦
清醒梦(lucid dream)又称为清明梦,意思是在梦中可以保持清醒,并且知道自己正在做梦。
有些人在做梦时会突然醒觉到自己正在做梦,当他知道自己在做梦时,他便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境。这便是清明梦了。
在清明梦中,你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也可以任意控制梦境的内容,甚至梦中的其它人也完全由你来控制。
也有部份研究者指出,清明梦其实是伪装了的出体现象。由于一般人的信念不相信自己可以离开自己的肉体而活动,所以心理上把自己的出体经验伪装成一个梦,当中的背景、人物、事件都像梦境般不真实。而做清明梦的人比起真正的灵魂出体会较为迷糊。
至于一直否定灵魂出窍的人士则指出:其实所有出体经验均是清醒梦或普通的梦境,而离开肉体活动则全是梦中的错觉或幻觉。
有关清明之梦,可参考这本书籍:Jayne Gackenbach,朱恩伶译: 《梦的指南:解析奥妙的清明之梦》,台湾,远流
清醒梦怎么做
清醒梦可以用记忆诱导法、意向法、自我暗示法、反问等方式做。 1、记忆诱导法 是在从睡梦中醒来时完成,一旦醒来,做梦的人可以详述整个梦境,并且视觉变得清醒,做梦的人还不停告诉自己:“下一次我做梦的时候,我要记住我是在做梦。” 2、意向法 是指入睡前遐想自己正在做梦,并且处于清醒的状态,这种方法对经常性做恶梦的人特别有帮助,通过触发一个清醒的梦,噩梦患者可以切换到一个不那么痛苦的梦境。 3、自我暗示法 是指梦境者暗示自己在睡着后会马上进入清醒梦状态,同时躺在床上并放松。 4、反问法 需要一个人经常反问自己是否在清醒时做梦,现实生活中,同一天不停问自己,可以使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入梦境,并催生清醒梦的产生。 什么是清醒梦 清醒梦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知道自己在做梦,大约50%的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清醒梦的经历, 20%的人经常性出现清醒梦(一个月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元认知,包括内部评论、自我反思和选择等,可以同时发生在清醒和正常的梦境中。 在清醒的时候,我们保持对思想和行动意识的控制,当我们睡觉时,我们的警惕性减弱,我们被梦境包围,但二者可以重叠,致使清醒梦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