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司幽

山海经的人物形象
山海经的人物形象
提示:

山海经的人物形象

炎帝的大女儿,本是太古时代太古神族女祭司,身为女祭司,生下来便不能拥有爱情。再世为神,成了九重天之上的九天圣女,因前世被族人诅咒而从小体弱多病不说,命中还有三劫,躲过“生死劫”却被无心之神利用,逃过“多情劫”却又生“菩提劫”。 身份:太古神族女祭司、炎帝大女儿、九天圣女、花草之神、巫山神女简历:佐禹治水、天妒红颜,佳人薄命,未嫁而卒坐骑:火麒麟法器:云雨扇 曾用名:邱亦泽,宋玉子幽性格 :外表冷漠,孤傲,内心闷骚,细心体贴不失男儿气概,风流倜傥不滥情成性六界建立之初,晏龙之妻梦见天幕幽幽,有彗星从宇宙灵河而来,第二日便生下个男儿,晏龙夜观星象也看见一抹幽灵从灵河而降,以为主宰幽灵之神转世,故名司幽。晏龙和帝鸿都是帝俊之子,晏龙长大后建立晏龙之国,司幽出生后将国名改为司幽之国,国都晏龙城,帝鸿嫉妒心强,生了个女儿之后本已觉得不甘,奈何轩辕黄帝公孙玉郎前往帝鸿国,将女儿拜祭轩辕黄帝,取名公孙白民。从此将女儿以男儿养大,为了遮人耳目,将帝俊之国改命白民之国,国都定在帝鸿城。司幽年少时同父亲前往小叔家,无意间发现表弟其实是表妹,心里替表妹难过,白民看到表哥为自己难过,心生了好感,从此与表哥互通信笺,表哥一直鼓励她做回女子,她却因此思慕上表哥。白民被帝鸿送往昆仑虚学艺,司幽经常到昆仑虚探望表妹,却无意中发现表妹爱着自己,心里十分纠结,本想将此事说清楚,却始终不忍心伤害表妹,只是对她冷漠了许多,从小性格开朗的白民因此非常郁闷,时时独自在昆仑虚中泪流不止。司幽对表妹冷漠之后,心有愧疚,想说清楚什么,却总是开不了口,只好暗中观察表妹,发现表妹时时为自己泪流之后,司幽陷入纠结,游历人界之时听说书之人说起一桩太古大神寂灭为了让妹妹不在思慕战神子幽,便给她找了个夫婿,心想此计可行,便回昆仑山下的巴邑城中,以收徒为名,替表妹暗中择婿。 白民之国最为美丽的公主,从小爱慕表哥司幽,后与化身男子的瑶姬有一段对食之情。白民在表哥司幽的精心策划下,深陷这段对食之情(由于家父严加管制,白民除了表哥没什么朋友,从小较为孤独,因此思慕上了唯一的玩伴表哥司幽,司幽长大后明白了表妹心意,却只将表妹当做妹妹看待,对她较为冷漠,因此愈加孤独,当一个不喜欢孤独却不得不孤独的女人遇上一个多愁善感,热情奔放的女人之后,爱情便这样开始了。)曾用名:邱雨桐、涂山女娇、凤雏(九尾红狐) 白民之国方长海畔的一只神雀,瑶姬与白民在方长海畔幽会之时,它正被同类欺负,白民心地善良,将她救下,灵雀因恩思慕上白民,正式定情之后,白民将灵雀送上九重天,白民死后,心伤欲绝之下跳下天河,法力尽失,之后无法化身为人,因嫉妒瑶姬而生恨,经常在瑶姬熟睡之后飞到窗前,鸣叫不已,叫声凄凉至极,让本已缠绵于床榻的瑶姬病情加重。

求山海经里的人物关系!!详细一些(满意可加分)
提示:

求山海经里的人物关系!!详细一些(满意可加分)

黄帝的家谱

黄帝的家谱应该是最繁茂的了。

首先,家谱的最顶端应该就是黄帝及他的妻子嫘祖了。在他的儿子中又分为若干的分支。

嫘祖为他生了儿子昌意,昌意又有了儿子韩流,韩流取了蜀山子的女儿阿女,生下了著名的上古五帝中的颛顼(《山海经·海内经》)。颛顼的后代也比较多,也分为若干支。首先就是儿子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太子长琴是有名的乐师(《大荒东经》);老童还生了两个儿子:重和黎,天帝命重向上举天,命黎向下压低(《大荒东经》)。然后是颛顼的儿子驩头,驩头生苗民(《大荒北经》)。还有伯服(《大荒南经》);季禺(《大荒南经》);淑士(《大荒西经》);三面之人(《大荒西经》)。

黄帝的第二个分支为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海内经》)。“鲧复生禹”(《海内经》)。“鲧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个”(《大荒北经》)。鲧有一个妻子名士敬,士敬的儿子叫炎融,生驩头(《大荒南经》)。

黄帝的第三个分支是苗龙,《大荒南经》中写道: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

黄帝的第四个分支是始均,《大荒西经》中说: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胜北狄。

黄帝的第五个分支是禺号,禺号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号处东海,是为海神”(《大荒东经》)。

炎帝的家谱

相对于黄帝家族的枝繁叶茂,炎帝家族可就是比较寒碜了。

炎帝家族的家谱的最顶端当然就是炎帝了,还有他的妻子赤水氏的女儿听沃。

炎帝的第一支后裔是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降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海内经》)。其中后土还有一个儿子叫信,信又生了夸父(《大荒北经》)。

炎帝的第二支后裔是灵涊,灵涊生互人。(《大荒西经》)

炎帝的第三支后裔是伯陵,《海内经》说: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伇。始为侯,鼓、延始为钟,为乐风。

帝俊的家谱

帝俊的故事在《山海经》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真的可以算是子孙绵延不绝了。

家谱的顶端肯定是帝俊,以及他的三个美丽的妻子:羲和、常羲、娥皇。三个妻子没人为他生子若干,羲和为帝俊生了十日(《大荒南经》);常羲为帝俊生了十二个月亮,她经常给她们洗澡(《大荒西经》);《大荒南经》中写道: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事,使四鸟。三身又生了义均(《海内经》)。

帝俊的另外一支后裔是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是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海内经》)。

帝俊的后裔还有晏龙,晏龙是制作琴瑟的创始人。晏龙生了司幽。司幽生思士,思士没有娶妻子,司幽还生了一个女儿名叫思女,思女也没有嫁人,(《大荒东经》)。

帝俊还有一支很有名的后代,就是后稷。后稷为了播种百谷从天而降。后稷的弟弟名叫台玺,台玺生了叔军。叔均代他的父亲和后稷播种百谷,从而有了耕种(《大荒西经》)。

帝俊的后代还有帝鸿这一支,《大荒东经》中有:“帝俊生帝鸿,递宏生白民。”的说法。

帝俊还有中容(《大荒东经》),季釐(《大荒南经》),黑齿,歌舞创始者八人(《海内经》)等后代。

谁是帝俊?

帝俊真的是一个神秘的神话人物,因为他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也没有被诸子所传,只在《山海经》中有所记载,而且其家族规模非常的大。我在看了《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后,被搞得莫名其妙,帝俊到底是谁啊?为什么占了大比例的帝俊没有像黄帝和炎帝那样流传下来?

我觉得帝俊有可能是上古五帝:黄帝、帝喾、颛顼、尧、舜中的一位。不过黄帝、颛顼和舜可以被排除。因为《山海经》中已经有大量的笔墨来记载黄帝和颛顼的故事以及其后代了,而舜虽然描写的不多,但是一直用的是舜或帝舜的称呼,如: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百里。那剩下的就只有帝喾和尧了,因为在《山海经》中基本上没有和这两人有关的神话。

清代的郝懿行在《山海经笺疏》中认为帝俊就是姬少典,就是黄帝的父亲。因为在《大荒东经》中有: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他认为帝鸿就是黄帝,所以帝俊就是少典了。

是矛是盾?

毕竟《山海经》是一部成书年代比较早的古书,所以其中有很多自我矛盾的地方。

最明显的就是祝融的谱系问题了。

《大荒西经》中写道: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在黄帝的家谱中已经可以看到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那祝融就应该是黄帝的后代。而在《海内经》中却有这样的一段话: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很明显,祝融是炎帝的后代。可是一对比起来问题就出来了,祝融到底是黄帝的后代还是炎帝的后代呢?也许此祝融非彼祝融,仅仅是名字相同而已。

还有就是后稷和叔均的关系问题。在《大荒西经》中写道: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后稷播百谷,始耕种。从这里可以看出叔均是后稷的侄子。而在《海内经》却写着:“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的话。这儿却说叔均是后稷的孙子,这明显和前面的是矛盾的,叔均不可能既做侄子又做孙子吧?



在这里只是小谈了一下《山海经》中神话人物的关系,其实《山海经》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有丰富想象的神话故事以及各种神奇的动物,真的是博大精深的一本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