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神

龙神是什么
在古代,龙神又被叫做龙王。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属于四灵之一。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民间各地的一种习俗。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
龙王是中国古代龙神崇拜,海神信仰再结合佛经中的龙王的产物。
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润、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谷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史记·西门豹传》说河伯,而《楚辞》亦有河伯词,则知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
民间有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中国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
龙是神吗
龙真实存在,有道行,可大可小!因业力不同属五道所摄。其中有天道所摄的龙王,就是龙神!龙前世戒缓乘急、贪淫好色,堕了畜生身!龙有福报有法力,降雨要靠他!龙在梵语中称“那伽”,长身无足,又译“龙象”,为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为喻。在佛教中,它是护法神之一。《孔雀王经》、《大云经》、《僧护经》等,均载有龙王护持佛法事。
龙有四种苦
一、金翅鸟食苦:大鹏金翅鸟专门吃龙,它的眼睛特别的明亮,可以观看十万八千里,除非龙不现出来,龙一现出来,它就飞来,吞面条似地就把龙吃了。龙一看见金翅鸟怎么样?什么神通都没有了,也不会动了,就在那儿老老实实等着被大鹏金翅鸟吃。为什么?因为金翅鸟就是降龙的,所以龙一看见金翅鸟就老实了。你看龙不是有神通吗?可是龙一见到金翅鸟就完了。
二、行欲时现本身苦:龙和龙要是有性行为的时候,龙就不是现出龙的样子--有金齿、金鳞、金色的犄角,而是现出蛇的样子,就现原形了,像一条虫。
三、鳞甲细虫苦:龙所住的龙宫是不热的,时时都是清凉的,可是龙的每一片鳞里面,都有许多小虫在那儿咬它,咬得它混身痒得非常受不了,这是很苦的。
四、热沙炙身苦:龙最怕热,尤其最怕太阳晒,一晒就受不了,所以龙出来玩,或者出来行动,常有云彩雾气掩护着它;可是当龙被虫子咬得混身受不了,不能忍受痒时,那怎么办呢?虽然有阳光,它还是出了水,到沙滩上,用沙子来摩擦它的鳞。一摩擦,你说怎么样啊?沙子被太阳晒得非常的热,它这么一摩擦,整个身体就像被火炙烫这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