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通信原理
提示: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通信原理》是2010年1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常君明,颜彬。 本书共分10章,包括数字通信的基础知识、数字编码、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通信设备、移动通信和网络通信等内容。每章都有相应的习题。 本书内容新颖、叙述方法深入浅出,注重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注重反映当今最新的现代通信技术和应用情况。 本书并不包括对繁琐数学公式的推导,而是侧重讲述各种通信技术的性能、物理意义与应用,并列举了大量例子加以说明。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化及相近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应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化及相近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应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图书目录
提示: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数字通信的早期历史是与电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1937年,英国人A.H.里夫斯提出脉码调制(PCM),从而推动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进程。 1946年,法国人E.M.德洛雷因发明增量调制。1950年C.C.卡特勒提出差值编码。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供实验用的24路电子管脉码调制装置,证实了实现PCM的可行性。1953年发明了不用编码管的反馈比较型编码器,扩大了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1962年,美国研制出晶体管24路1.544兆比/秒脉码调制设备,并在市话网局间使用。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它抗干扰能力强,通信质量不受距离的影响,能适应各种通信业务的要求,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便于实现保密通信和计算机管理。不足之处是占用的信道频带较宽。  20世纪90年代,数字通信向超高速大容量长距离方向发展,高效编码技术日益成熟,语声编码已走向实用化,新的数字化智能终端将进一步发展。第2章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调制: 将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已调信号或频带信号);解调: 在接收端将收到的数字频带信号还原成数字基带信号 。第3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主要通过3个步骤实现的,抽样,量化,编码。第4章 多路复用与数字复用第5章 准同步于同步数字传输体系第6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第7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第8章 同步原理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第10章 伪随机序列及应用第11章 宽带接入网技术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