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二人转正戏唱词大全

导读:唱词如下: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呀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家家户户团圆会呀啊,少的给老的拜年呀啊,也不论那男和女呀 诶呦呦呦呦呦诶呦呦,都把那新衣服穿啊 诶呦呦呦呦,都把那个新衣服穿呐啊诶呀啊~。打春到初八呀啊,新媳妇住妈家呀啊,带领我那小女婿呀啊,果子拿两匣呀啊,丈母娘啊一见...

唱词如下: 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呀啊, 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 家家户户团圆会呀啊, 少的给老的拜年呀啊, 也不论那男和女呀 诶呦呦呦呦呦诶呦呦, 都把那新衣服穿啊 诶呦呦呦呦, 都把那个新衣服穿呐啊诶呀啊~。 打春到初八呀啊, 新媳妇住妈家呀啊, 带领我那小女婿呀啊, 果子拿两匣呀啊, 丈母娘啊一见面呀啊诶呦呦呦呦诶呦呦啊, 拍手笑哈哈呀啊诶呦呦呦呦, 拍手笑哈哈呀啊诶呀啊~。 姑爷子到咱地家呀啊, 咱给他作点儿啥呀啊, 粉条炖猪肉啊再把那小鸡儿(宰了那大芦花)呀啊, 小鸡儿呀啊扣蘑菇啊诶呦呦呦呦诶呦呦啊, 我姑爷子最得意它呀啊诶呦呦呦呦, 我姑爷子最得意它呀啊诶呀啊~。 我姑爷长地俊呀啊, 我女儿赛天仙呀啊, 小俩口多么般配呀啊, (恩爱到百年呐啊)丈母娘我心喜欢呀啊, 单等啊过了二月二(二十五啊)呀啊诶呦呦呦呦诶呦呦啊, (一起送回还)赶车送回还呐啊诶呦呦呦呦, 一起那个送回还呐啊诶呀啊~。 扩展资料: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艺术特点: 1.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2.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3.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4.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6.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7.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