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现代诗人有谁,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1.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2.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曾用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3.徐志摩(1897.1.15~1931.11.19),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南湖、海谷、云中鹤等笔名。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4.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的《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出版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等。 5.易白,字一心,本名王增弘,1986年生于广东汕头,中国当代著名独立学者,先后出版发行有诗集《心界》,文集《偶然记录》、《一心》,长篇小说《逃兵》,唱作发行音乐专辑《走走走》、《那人那事》,其中《亡魂之歌》、《故乡的港口》、《门缝窥人》、《抹不去的彝乡记忆》、《嘴》、《子弹的爱》、《蚂蚁的呐喊》等作品轰动一时,被多家报刊媒体刊发和转发,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并引发了易白现象。 6.北岛,原名赵振开,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 扩展资料闻一多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 1912年十三岁时以复试鄂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十年学子生涯。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入校时他的姓名是闻多,同学就用谐音的英文词widow(寡妇)给他起了绰号。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立刻笑领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闻一多紧随校园运动的潮流。他激清难捺,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饭厅门前,之后,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中,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8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 1922年3月,写成《律诗的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赴美留学 1922年7月,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回国任教 1925年5月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从事《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工作。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标志着他在新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从武汉大学开始,闻一多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他从唐诗开始,继而上溯,由汉魏六朝诗到《楚辞》、《诗经》,由《庄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话而史前文学,同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功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1930年秋,闻一多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山东地方势力的争权夺利斗争延伸到青岛大学内部,派系纷争,风潮迭起,闻一多受到不少攻击与诽谤,被迫辞职。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32年秋,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 投身革命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3年,他开始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主同盟的帮助,党通过不同渠道,给他送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他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发表后,他表示五四给他的印象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的向五四宣战,是无法接受的。 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民盟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1946年6月29日,民盟云南支部举行社会各界招待会,他在会上宣布民盟决心响应中共的号召,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各界朋友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为反内战、争民主,坚持到底!” 枪杀遇难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 并握拳宣誓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参考资料:闻一多-百度百科

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2,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1,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界的代表人物,抛开人品不谈,他在诗坛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撼动。他的诗总体而言都是气势磅礴,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1919年,他写下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著名的诗篇,其中《凤凰涅槃》中是中国新诗界的一个标杆,至今无人超越。1921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2,闻一多 中国新诗诞生之后,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写新诗,摆脱不了传统诗词的束缚。直到闻一多出现后,中国新诗终于有了方向。他在新诗理论上提出了创造性的“新格律诗”理论,他认为诗歌必须有三美,分别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3,徐志摩 闻一多完成了新月派诗歌的理论建设,而徐志摩成为新月派诗歌创作的最好的实践者。徐志摩的诗集中西之所长,清新自然,感情细腻,意境深远,尤其擅长写缠绵悱恻的情诗,对后来的新诗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可惜徐志摩这个渣男英年去世,不然还会出现更多的优美的诗篇。他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邂逅》《雪花的快乐》《沙扬挪拉》《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我不知道风》《云游》等。 4,戴望舒 新月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许多诗人接受了西方现代象征主义的理论,逐渐演变为了现代诗派,戴望舒是其中的领袖人物。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首先,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方面,明显地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连释。其代表作有《雨巷》《我的记忆》《我用残损的手掌》《断指》《寻梦者》等。 5,艾青 民国时代中国是一个苦难的旧中国,而以上的诗人的诗都无法表现中国人的苦难。当抗日战争到来之后,中国诗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实主义诗歌迅速崛起,而诗坛的领袖成为了艾青。艾青的诗如同史诗,如北方的黄土一般朴实,但是却深刻地反映着中国的悲哀,以及中国的希望。从30年代末到40年代,被称为"艾青的时代"。

3,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中国现代诗人有: 1、20世纪的有: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 林徽因、戴望舒、艾青、孙磊、范想、廖伟棠、沈浩波 吕叶、马兰、庞培、宋非、杨小滨、章平、余怒戈、麦蓝蓝等人。 2、21世纪的有:欧发伟、李云鹏、原筱菲、陈昂、苏笑嫣、杨若鹏、颜贤风、张牧笛、倚瑾桓、金涛、李军洋、慈琪、李唐、高璨、老祥、.郑小琼、冰凌河(张印开)、南窗、潘祖诚等人 扩展资料: 现代诗人是创作现代诗歌作品的作家。 对于现代诗人来说,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诗人,现代诗歌一般大都采用自由体裁,诗歌的格律和形式已经不再重要。 现代诗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现代诗人和当代诗人,一般的分法是将20世纪上半叶的诗人定义为现代诗人;20世纪下半叶及以后的诗人定义为当代诗人;这种分类法在中国已经被普遍接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现代诗人

4,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现代诗人有徐志摩、戴望舒、艾青、闻一多、沈浩波、李云鹏、原筱菲、李唐、高璨、老祥、郑小琼等等。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徐志摩与厉麟似、钱学森也有亲戚关系。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 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5,著名现代诗人有哪些适合四年级学生读

徐志摩和戴望舒。1、徐志摩: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至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_,字_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山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2、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至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代表作《雨巷》《我的记忆》等。

6,写现代诗的著名诗人有哪些?

一,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浙江省海宁县人。人物评价: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新月派最杰出的代表,与闻一多共同推进了中国新诗格律派的发展。代表作:《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沙扬娜拉》经典诗句:曾经牵手的手指,夜里独自合十。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闭上眼睛。世界充满了我们相遇的几率,我却始终无法遇见你。

二,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原名冯承植,河北省涿州市人。人物评价: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中国新诗的中年【朱自清】,是中国新诗史上最被低估的一位诗人【笔者】代表作:《蛇》《绿衣人》《南方的夜》经典诗句: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听燕子给我们讲讲南方的静夜。溪旁开遍了红花,天边染上了春霞,我的心里燃起火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三,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 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曾用笔名梦鸥,浙江杭州人。人物评价:中国1930年代现代诗派的“诗坛领袖”,象征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现代史上少有的一流诗人。代表作:《雨巷》《烦忧》《我用残缺的手掌……》经典诗句:晚云在暮天上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我已不复到那园中去,寂寞已同我一般高。我愿她永远有着意中人的脸,春花的脸,和初恋的心。多少人从此就没有回来,然而活着的却耐心地等待。

四,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人物评价:中国现代诗最具代表的诗人之一,他对现代诗内容和形式审美标准的探讨,大大推动了中国新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经典诗句: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7,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

现代诗代表诗人: 朦胧诗代表诗人:食指、北岛、顾城、杨炼、多多、舒婷、芒克、江河、梁小斌、严力、王小妮。 第三代代表诗人:韩东、于坚、杨黎、何小竹、于小韦、海子、李亚伟、默默。 知识分子写作代表诗人:王家新、西川、欧阳江河、臧棣、翟永明、柏桦。 中间代代表诗人:伊沙、陈先发、余怒、赵丽华、杨键。 70后代表诗人:尹丽川、唐煜然、魔头贝贝、沈浩波、周公度、芦哲峰、乌青。 80后代表诗人:丘勒、春树、巫女琴丝、水晶珠链、鬼鬼。 90后代表诗人:边琼、高璨、蓑依、林成武、肖子洛。 扩展资料: 1、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顾城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致死,杀妻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 2、北岛(1949年8月2日—),原名赵振开,“北岛”是诗人芒克给他取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湖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诗人、作家,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 北岛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定居香港。著有诗集《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散文集《蓝房子》《午夜之门》《时间的玫瑰》《青灯》和小说《波动》,代表诗作有《回答》《一切》等,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 北岛曾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洛哥阿格那国际诗歌节诗歌奖、古根海姆奖、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最高荣誉金花环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