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忽梦少年事 唯梦闲人不梦君”,应该怎么理解呢?
导读:惟梦闲人不梦君!最近流行把两首不同的诗混起来组成一首新句,总是别有一番风味夜晚睡梦中梦到少年时期的事情,和我一起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人,偏偏你就不在我的梦中。这句体现的就是一种不得其所的思念.
这是由两句诗组成的句子,意思是晚上做梦梦见了一些人一些事,却没有梦见心中最思念的人。 出处:前半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后半句出自元稹的《酬乐天频梦微之》。 原诗:《酬乐天频梦微之 》 唐 -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诗文意思: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琵琶行》原文选段: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诗文释义: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意思是在夜色正浓时忽然梦到了少年时的事,在梦中哭泣,脸上的妆和泪在混在了一起。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 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 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酬乐天频梦,微之 》中唯梦闲人不梦君典故:元稹说,我如今因为病魔缠身,整个人神魂颠倒。只梦见一些闲人,就是梦不到据说当时元稹得了疟疾一年多,身体伤得很厉害,记忆衰退。 元稹虽然说自己梦不到,其实是很想梦到,可是因为病魔缠身,神魂颠倒。所以前面的“念君”,解释成老天爷念君,是有道理的。元稹的意思是,乐天兄你有此幸运,还能在梦中梦到我,以解思念之苦,而我呢?一直想梦见你,却因为神魂颠倒,一直梦不到,我对你是苦相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