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
导读:“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具体原文如下: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译文: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赏析:这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其中诗人寻花的地方是成都锦江江畔。诗文如下: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杜甫 〔唐代〕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注 释 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散步。 黄师塔:僧人所葬墓地的黄塔。塔:墓地。 江水东:江水向东流去。 倚:倚靠,伴随。 一簇:一丛。 无主:没有主人。意思是任何人都可以观赏。 可:到底,究竟。 译文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白话译文黄师塔前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去,春光晒得人懒洋洋地想倚着微风小憩。 一丛桃花默默盛开,像是没有主人,是深红的可爱,还是浅红的可爱呢? 作品赏析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又恰值春光明媚之时,故诗中洋溢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息。 首句中,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一静一动,交相映衬,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在这怡人的春光中,和风习习,暖日融融,不觉诗人有些困倦。于是诗人且倚微风,借诗咏怀。 后两句着力写诗人所见桃花,虽数量不多,只有几簇,但却深浅相间,各有特色。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了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而以问句作结,又为此诗增添了几分活泼欢快的气氛。 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这是其中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