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七十多岁去世是寿终正寝,是喜丧吗?

导读:这句话对年迈的老人来说,不是坏事。人总是要死亡的,没有经过疾病的痛苦,自然的死亡,算是一种幸福吧!

农村老人过世,能不能称为喜丧,在以前是有严格的标准的。这个标准虽然年龄占了最大的比重,但并不是唯一的,还有其他的标准在这里面。像是我爷爷奶奶虽然都是在百岁之后,才走的,但是他们要是按传统的要求来讲,其实并不能称为喜丧。 那么为何百岁老人走后,还不能喜丧?对于传统文化所讲的喜丧,究竟有哪些标准呢?下面我给您们讲解下。  一、喜丧标准之一年龄 虽然以前人常讲,70古来稀,但70岁的老人并不能被称为喜丧。对于喜丧的年龄,曹操曾在对酒歌里,侧面提起老人几岁过世能称为喜丧。 曹操说道: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耄耋,是指80岁以上的老人,这句话要表达的大概意思就是,到了耄耋(80岁)的老人,他们要是因寿走到头(不是因为生病、贫穷饿、寒冷受冻等外在的原因,而是自然去世),这种情况之下,连那些草木虫鱼都会受到老人的恩泽,得到好处。  二、喜丧标准之二四世同堂 古人讲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以前的农村,大家结婚的年龄都比较早,如果在80岁时,这时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有5代同堂了,最差的也应该是四世同堂。以前的老人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儿孙满堂,家中人口多,这样他们才会高兴, 但如果80岁的老人,还没到四世同堂。 你想一下,爷爷80岁,父母60岁,自己也应该是30岁以上的人了,但这年龄的人,还没有子女?那就很可能说明这后代还是个光棍。自己的孙儿30岁以上了还没有成家,还未生儿育女,老人自然也不能安心的走,这也就称不上为喜丧了。  三、喜丧标准之三后代健在 以前农村有人生三大悲的说法,这其中有一项老年丧子,也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于父母来讲,人生最不幸的应该就是遇上这种事,父母并不是说儿女要有出息,只要他们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父母就很满足了。 对于为人父母来讲,不管他是中年丧子也好,还是老年丧子也罢,心中肯定是悲苦的,这种悲苦会陪随着他一辈子。老人带着这种悲苦的心情,他走的肯定也是充满了遗憾。带着遗憾去世,又如何谈得上是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