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围棋白子先还是黑子先,围棋是执黑先走,还是执白先走?

本文目录索引

1,围棋是执黑先走,还是执白先走?

围棋是执黑先走。 1、围棋下法的基本规则:围棋通常由两个人进行对局,对局时一方执黑棋,另一方执白棋。围棋对局时,双方应该轮流在棋盘上下子,每方每次只能在棋盘上下一个子。棋子下在棋盘上之后就再也不能移动,直至终局。 2、现代围棋的开局模式固定为“黑先白后”,如果双方的水平不是一个层次,对局时新手是确定拿黑子。 3、所谓“执黑子为敬”指的就是双方在开始对局时(往往是此前没 下过棋的双方、或者双方对棋局胜负不是太在意的情况下),一方主动拿黑子先行,表 示“我棋力比较低,应该拿黑棋”。 4、棋子分为黑棋和白棋,黑子181个,白子180个。每一个棋子落在棋盘上之后,都不可以移动,叫做“落子无悔”。除非“气尽”被提掉。凡是移动棋子或毁坏棋形,可以按照规则惩罚。

围棋是执黑先走,还是执白先走?

2,为什么古代围棋是执白先行?

审“两拍”,论黑白
——从中国古代围棋规则谈起

苇子

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素以“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而自傲。“琴棋书画”也是钟鸣鼎食之家颐养性情之必需。这里的棋指的是围棋。我国的围棋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文学中更是涉及颇多。

最近编辑部的英语编辑小王正在编辑加工“两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中英文对照本,其中就涉及中国古代围棋是“执白先行”还是“执黑先行”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译稿中可能就会有知识性错误。因此,我们就此问题作了一番探讨。

《二刻拍案惊奇》卷之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涉及围棋中“让子棋”(饶子棋)的问题。故事讲:宋朝蔡州围棋高手小道人即周国能(假扮道人)为找到如意的老婆云游四方挑战高手,结果打遍国内无敌手,于是到辽国遇辽国第一高手妙观,小道人见妙观貌美而棋力又低于自己,就想出了办法(根据该故事改编的电影把周国能刻画得放荡不羁、大智若愚)……

书中有一段话:妙观让小道人是客,坐了东首,用着白棋。妙观请小道人先下子。小道人道:“小子有言在前,这一着先要饶天下最高手,决不先下的。直待赢得过这局,小子才占起(先下第一颗棋子)。”妙观只得拱一拱道:“恕有罪!应该低者先下了。”果然妙观手起一子,小道人随手而应。

译者翻译为小道人执白棋(take white counters)。根据上面这段话,肯定是妙观先下了,那么是妙观拿白棋呢?还是小道人拿白棋?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围棋都是“执白先行”(不同于现代的围棋规则“执黑先行”)。如果是这样,先下棋子的是妙观,那妙观拿的应是白棋,也就是说小道人拿的应该是黑棋了。上面这段话让人感到困惑,中国古代的围棋究竟是不是“执白先行”呢?

《春诸记闻》中讲到宋朝哲宗、徽宗时“江南棋客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 的故事: 有一年,江南人刘仲甫由江西去京城,途经钱塘,借宿在一家旅店里。几天过去了, 刘仲甫每天早出晚归,旅店主人怎么也猜不透他是干什么的。这天清晨,店主忽然发现门上飘拂着一个幌子,上面写着:“江南棋客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一会儿工夫,门口被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全城人都知道来了一个愿持白子、让人先手的下棋高手。只见刘仲甫成竹在胸,拿出银盆酒器,价值约三百两银子,作为奖赏。第二天,果然来了几个棋手。他们也凑了三百两银子,选出其中一位水平最高的人,约刘仲甫到城北紫霄宫下棋。……

从中可以看出作为高手的刘仲甫是执白让别人棋(下饶子棋),即他是执白后下,查刘仲甫的《长生图》的确是黑先。周国能的故事中的一部分与刘仲甫的这段经历几乎一样,可见“二拍”的作者凌蒙初对古代围棋高手的故事是很熟悉的。

《二刻拍案惊奇》卷之二明确讲到在中国古代围棋的下法分敌手棋、饶先棋(饶子棋)、先两棋。查《忘忧清乐集》:号称三国时期古谱《孙策诏吕范弈棋图》、唐代的《明皇诏郑观音弈棋局图》、宋代的《阎景实与顾师言金花碗图》等都是白先,即地位高的执白先行;而《兴国图》、《万寿图》、《长生图》等都注明为“饶某某黑先” ;定势图若干,白先占大多数。一直到清代的围棋谱皆如此。

由此看来,不能笼统地说中国古代围棋是“执白先行”。那么,现代围棋“执黑先行”的规则是如何来的呢?

清代的围棋都是座子制。所谓座子制就是在四角的星位对角各先放黑、白二子,白先黑后。清末国人棋艺式微,同时的日本围棋水平达到巅峰,后来归咎于座子制影响了中国的围棋布局理论发展。所以中国渐渐采用日本围棋规则(一说是在清末,一说是在民国时期),取掉座子,执黑先行。日本围棋的白子是用一种珍贵的海底贝壳蛤石研磨而成,而黑子是用相对便宜一些的山石(那智黑石)制作的。下棋的规矩是棋力、天分高的人让棋力低的人先行,而让棋力高的人拿最好的棋子也是理所当然、合乎礼数,所以日本形成了执黑棋先下的规矩。“执黑先行”的规则为世界围棋界所接受,成为现代围棋规则。比目、贴目的规则是后来才有的。

根据以上考证可知:位尊的、水平相当的(敌手棋),一般执白先下;水平高的与水平低的下棋,高手执白,下饶子棋,即水平低者执黑先下。在“二拍”故事中,小道人和妙观下的是饶子棋,妙观执黑先下;刘仲甫下的也是饶子棋,他执白后下。因此,译者翻译为小道人执白棋是对的,但不能说中国古代的围棋规则是“执白先行”。

由这个问题联想到我们编辑加工书稿时应注意的问题。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对于书稿中自己不懂的问题不能轻易放过或想当然地做出判断,正确的做法是查工具书或向内行请教,否则就会把书稿中正确的修改错了,或错的修改后还是错的。例如,编辑一般只学过一到两种外语,对于自己不懂的外语像梵语、古希腊语等就要查《辞海》、《古希腊语汉语词典》或权威版本的书籍。对于敏感的宗教问题也是如此,例如藏传佛教,有人平时把它称为喇嘛教,但在书稿中最好不要有这样的称谓,因为称喇嘛教会伤害藏传佛教界人士和西藏同胞的感情。总之,政治性、宗教性和知识性等问题都是我们编辑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3,走五子棋是白子先走还是黑子先走?

走五子棋是黑子先走。 五子棋的规则是: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 2、空棋盘开局。 3、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4、棋子下在棋盘的空白点上,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它点移动,不得从棋盘上拿掉或拿起另落别处。 5、黑方的第一枚棋子必须下在天元点上,即中心交叉点 6、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即:PASS权)。 五子棋的段级位制: 五子棋的段级位对象是参加中国棋院认可的国内外五子棋比赛的五子棋爱好者。段位共分九个等级,最高是九段,以下分别是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 段位以下共分十个等级,最高是一级,以下分别是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 在国内、国际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实际水平,在五子棋段级位制度实施初期,对爱好者授予的最高段位暂定为六段。随着中国棋手参与国内外交流机会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所授予段位的上限,直至九段。

4,围棋对局开始的时候,是黑棋先下还是白棋先下?

现代规则规定黑先行,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中国古代规则则是白先行!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胜负判别:围棋现存在三种规则。中国大陆采用数子规则,台湾采用应氏计点规则,日韩采用数目规则。因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优势,所以所有规则都采用了贴目制度。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 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 扩展资料: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头衔:是某些比赛冠军的特定称呼。中国的头衔战现有天元、名人和新人王。以前还举办过棋王和棋圣。其他几项比赛,冠军没有特殊的荣誉称呼,也就是没有头衔。 韩国的头衔有:天元、新人王、王中王、名人等。 日本有七大头衔:棋圣、本因坊、名人、十段、小棋圣(碁圣)、王座、天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围棋

5,围棋是黑先下还是白先下?

现代规则规定黑先行,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中国古代规则则是白先行,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先下子的黑方有一定的先着之利。为了补偿白棋后下子的不利,现行中国围棋竞赛规则规定:执黑棋的一方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需要贴给白方3又3/4子。这样,在胜负数棋子的时候,黑棋185个子才能为胜,胜3/4子;白棋177个子为胜,胜1/4子。 比赛中围棋先后手的确定: 比赛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竞赛规程对此应作明确表述。 猜先的顺序是:先由高段者握若干白子暂不示人。低段者出示一颗黑子,表示“奇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出示两颗黑子则表示“偶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高段者公示手握白子之数,先后手自然确定。双方段位相同时,由年长者握子。 扩展资料: 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但近年来日本围棋逐步衰弱,形成了中韩争霸的局面。目前,围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规则不统一,没有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统一管理,所以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中国大陆围棋规则是数子法,日本围棋规则和韩国围棋规则是数目法,中国台湾应氏围棋规则(应氏规则)和智运围棋规则(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采用的是计点制度。一盘棋用三种规则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般是相同的。 比赛的种类 1、个人比赛 2、团体比赛 有两个以上的队参加,每队人数相等,通过事先约定的比赛方法分出胜负的比赛称为团体赛。团体赛是个人比赛的延伸,比赛类型有:分台定人制、定台换人制、临场出人制、全队轮赛制、队员总分制等。 目前的全国团体赛一般采用分台定人制,各队按棋手段位结合近期公布等级分,排定台次,台次一经排定,比赛中不得更改。现行的职业联赛,采用临场出人制,即赛前由教练员排定出场名单,棋手可以替换,台次可以任意变动。 在允许有替补队员的比赛中,替补细则由赛会竞赛部门制定。 3、棋手的段位及段位赛 段位是根据体育运动技术等级的要求,结合围棋项目实际而设置的棋手技术等级制度。职业棋手设初段至九段等9个等级;业余棋手设1段至7段等7个等级。 职业段位和业余段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技术等级,职业棋手的段位主要通过全国段位赛获得,段位的晋升有专门设置的制度。而业余棋手的段位,主要通过参加地方举办的省、市、县等不同等级的比赛,及省、市、县等不同等级段位等级赛获得。 参加国家承认的全国性大赛,获得相应的成绩,经批准可以获得业余6段的段位。经特别认定的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可以获得业余7段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围棋规则

6,下围棋时,黑子先下,有时候黑子走完最后一个单官,也就是说黑子比白子多下了一步。如果用数子规则,白子是

谁收后不收后本也无所谓公平不公平,
黑棋先行有利对白也不公平,所以围棋黑棋先行要贴子或贴目。
正因为中国用数子法有黑棋收后的情况,中国贴子3/4子(即7目半),
日韩用数目法,贴6目半。一般对局两者没什么区别,黑单纯收后并没有什么便宜。
(当然个别对局数子法黑棋还有粘劫收后的情况)。
沿用提问用的逻辑,黑收后没有便宜,那麽白收后倒是黑亏对黑不公平才对。
即便考虑了贴目补偿,绝对的公平也时不可能有的。
问题已解决记的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