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沁园春雪的背景音乐)
编辑:范文君 更新时间:2024-06-27 07:15:00
导读:适合沁园春雪的朗诵配乐如下:1.《红旗颂》:该曲旋律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沁园春·雪》的意境相得益彰。在朗诵时,可以选择红旗颂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可以营造出庄重、热烈的氛围。双簧管与大提琴先后奏出的第二主题深情委婉,如歌的旋律似潺潺流水般滋润着听众的心田,又像是作者在表达对...
国家歌剧舞剧院合唱团朗诵的《沁园春雪》,配的背景乐是关峡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改编自关峡另一部作品《第一交响曲》。 沁园春雪,艺术追求含蕴,词中别有洞天。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寄托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表现自己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扩展资料 《沁园春·雪》是近代词人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阪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毛泽东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 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毛泽东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沁园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