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遗愿穿戴整齐捐给国家,乡村医生遗愿穿戴整齐捐给国家,
本文目录索引
- 1,乡村医生遗愿穿戴整齐捐给国家,他为何会有这种遗愿?
- 2,一名乡村医生遗愿穿戴整齐捐给国家,他是否值得我们敬仰?
- 3,对于乡村医生遗愿穿戴整齐捐给国家一事,你怎么看?
- 4,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事例
- 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其事迹
1,乡村医生遗愿穿戴整齐捐给国家,他为何会有这种遗愿?
乡村医生选择将自己穿戴整齐捐给国家,我认为,这与他毕生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他毕生的理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现在这个追名逐利的社会,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亲人朋友,有的人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放弃了很多,有的人只是在乎自己,不管别人的感受。在这其中,有着这么一股清流,他们毅然决然地放弃原本的优质生活,将自己投身于贫困地区,希望能够为这个地方的人民提供自己的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乡村医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并不在乎自己能够得到多少,也不在乎自己过得怎样,只是希望能够让别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他们毕生的理想。 对于一个医生而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乡村医生对于这方面会看得更重。由于经济落后,不少的贫困地区医疗水平都比较低,医疗环境也不怎么好,更谈不上使用一些比较好的医疗设备。乡村医生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着治病救人的天责。对于他们来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治疗病人,是他们这个职业所赋予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履行自己心里的誓言的表现。克服重重困难,看见病人逐渐恢复健康,家属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也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东西。 正是因为心中崇高的理想以及职业的使命感,让乡村医生有了一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所以他会选择将自己捐给国家。仪表不端装是他的尊严所不允许的,他更希望能够把一个最好的自己献给国家,所以他会选择穿戴整齐。哪怕是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心里想着的还是其他人,还是这个国家,将无私奉献阐释得淋漓尽致,令人为之动容,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2,一名乡村医生遗愿穿戴整齐捐给国家,他是否值得我们敬仰?
这名来自湖南的乡村医生,决定在去世后捐献自己的完整遗体给国家,这种精神是很多人无法拥有的。我觉得人固有一死,可是能有如此高尚的思想觉悟,这位老爷爷是值得所有人敬仰和赞扬的,他的无私与大爱贯彻了自己的一生。 从最新消息得知,这名来自湖南长沙的79岁乡村医生,名叫卢海源,因病情严重不幸去世。家人也依照他的遗愿,将老人的遗体与眼角无私捐献。老人此前已经在家乡当了好几十年的乡村医生,大半辈子都在救死扶伤,在临终时也毅然决定捐献遗体,争取再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记者采访老人女儿时,她说:“老人家他最后嘱咐我们,请帮我将遗体穿戴整齐,将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据家人方面回忆,女儿说她为人忠厚老实,老人的妻子说他自小穷苦,依靠自学拿到了大学文凭,考取了医生执照后,当起了赤脚医生。老人几十年来奔波不停,救治了很多人。 从老人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个懂得艰苦奋斗的人,而且内心拥有崇高的理想,在大学时期就考取各种医师证,不畏名利和金钱,只为能够救助更多的人。只是这种精神,就足以让很多人惊讶,这种无私奉献的态度,试问世间有多少人能做到? 这位老人的内心是最为淳朴善良的,在他获得成绩时没有安逸的享乐,想着为自己带来功利,而是在几十年内一丝不苟的从事着无私的救治工作,可以说他的内心是最为纯粹的。 在名利与欲望强烈堆积的现实社会,老人多年来从未忘记初心,直至临死前还想着做出最后一点贡献,这样的精神简直可歌可泣,是所有人民的榜样。 他虽然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与敬仰。
3,对于乡村医生遗愿穿戴整齐捐给国家一事,你怎么看?
近日,湖南长沙79岁的乡村医生卢海源老人因病不幸离世,在他生前曾有遗愿,希望将他的遗体和眼角膜进行捐献,那么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完成了捐献各个流程。卢海源老人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卢海源老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在乡村工作了一辈子,为当地的村民带来了健康,为当地的人民驱除了疾病,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在平凡之中做平凡的事情,而且用一辈子践行了当初的誓言,那么这种精神也是伟大的,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而且他在最后的时刻嘱咐自己的子女帮他穿戴整齐将遗体捐献给国家,这种忘我的这种无私的精神,更彰显了他的品质和品格。老人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老人的一生同时也是富足的一生。虽然他在物质上没有得到多少的收获,但是他在精神上却得到了无比的满足。病人的一句感谢,一句问候,一句关心,我觉得这都是对老人这一辈子默默无闻的工作,勤奋忘我的工作的一种表彰。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爬坡过坎艰难转型的阵痛期,所以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自我,默默的燃烧自我,默默的去努力的工作。曾有这样一句话,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确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平平凡凡的一份子,但是每一个平凡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奋斗,去钻研,那么就会把平凡的事变成不平凡,就会把平凡的事变成伟大的事。过去我们需要这种精神,现在我们也需要这种精神,以后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所以我们向这位医生致敬。
4,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事例
1、 郑培民 湖南省委原副书记
颁奖辞: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2、 张荣锁 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
颁奖辞: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编辑本段3、 王选 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
颁奖辞: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4、 刘姝威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
颁奖辞:她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向一个虚假的神话提出质疑,面对一个强大的集团,面对一张深不可测的网,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以自己个人的力量坚持着这场强弱悬殊的战争,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正是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完美地证明了中国还有一双揉不进沙子的眼睛,推动了中国股市早日走上正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5、 张瑞敏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颁奖辞:无论在种种赞誉和表彰中,或是在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树立了来自东方的产品品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
编辑本段6、 张前东 重庆鱼田堡煤矿103队队长
颁奖辞:他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做出了一个伟大的选择,虽然他自己已经远离了死亡的阴影,但他却又一次奔向了死神,为的是把生命的阳光同样带给在死神面前挣扎的同伴。他无畏、清醒、果敢,他的人格光辉照亮了黑暗的矿道,照亮了几百个矿工的生命,更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编辑本段7、 黄昆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颁奖辞:他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编辑本段8、 姚明 篮球运动员
颁奖辞:他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将使他成为中国体育的象征人物。
编辑本段9、 赵新民乌鲁木齐市小西门派出所原教导员
颁奖辞:他出于人民警察的天职,无畏地走向危险。这一刻他无需选择,因为走向危险已经是他的职业习惯,因为在选择做警察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刻。在爆炸带走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的同时,人们的心灵也被强烈地震撼。
10、 濮存昕 演员,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
颁奖辞:他用人们熟悉的微笑温暖着艾滋病患者的心,他紧握艾滋病患者双手的手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更传播着艾滋病知识,激发着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回报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11、 特别大奖
授予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移民,奖杯由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收藏。
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其事迹
截止到2019年12月7日,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还未公布。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分别为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继才夫妇(王继才、王仕花)、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 1、钟扬:立心天地厚 【人物事迹】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杜富国:临危岂顾生 【人物事迹】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 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 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3、吕保民:见义勇必为 【人物事迹】2018年9月8日,吕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 受重伤。最后在村民们帮助下,歹徒被制服。吕保民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4、马旭:涓滴见沧海 【人物事迹】2018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 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网友纷纷向 两位老人致敬、点赞。 5、刘传健:胆气亦英雄 【人物事迹】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 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 ,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6、其美多吉:飞雪带春风 【人物事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来自党中 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通过这条邮路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 ,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 29年来,他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 邮运任务。 7、王继才、王仕花:孤云心浩然 【人物事迹】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 58岁。 8、张渠伟:天下期为公 【人物事迹】张渠伟同志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 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9、张玉滚:风雪担书梦 【人物事迹】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 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 ,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 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 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10、程开甲:大业光寰宇 【人物事迹】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 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 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程开甲设计 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 、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扩展资料 2019年11月20日,2019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公布,21位入围的候选人里包括了今年世界杯成功卫冕的中国女排。 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排精神风靡全国,如今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女排依旧魅力不衰。今年9月底,女排姑娘们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赢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也第十次荣膺世界大赛冠军。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中国女排获感动中国2019候选人物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