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1928年4月28日在哪里会师,请问什么是井冈山会师?

本文目录索引

1,请问什么是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3月下旬,毛泽东率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
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砻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请问什么是井冈山会师?

2,井冈山会师背景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3月下旬,毛泽东率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关于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故事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

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3月下旬,毛泽东率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

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

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

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4,井冈山会师指的是什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井冈山会师历史意义: 井冈山会师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区域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 从此,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不断建立革命政权,开辟革命根据地,依靠革命群众,扩大革命武装。历史已经证明,有了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 毛泽东与朱德共同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和共同建立的人民军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建立,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震惊了国民党当局,蒋介石调集重兵,发动“进剿”和“会剿”。 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在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5,井冈山会师简介

井冈山会师经过: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2月新城战斗胜利后,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形成。 毛泽东派何长工到湘南、粤北去寻找朱德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在江西、福建、广东边境坚持斗争,听说毛泽东已经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便派毛泽覃前去联系。 几经周折,两支革命武装终于取得了联系。 1928年4月28日,在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和接应下,朱德、陈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安全地转移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1928年5月4日,根据湘南特委决定,将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 扩展资料: 井冈山会师历史意义: 井冈山会师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区域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 从此,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不断建立革命政权,开辟革命根据地,依靠革命群众,扩大革命武装。历史已经证明,有了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 毛泽东与朱德共同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和共同建立的人民军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建立,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震惊了国民党当局,蒋介石调集重兵,发动“进剿”和“会剿”。 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在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6,井冈山会师是哪天?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

  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3月下旬,毛泽东率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

  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

  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

  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7,井冈山会师指的是什么

井冈山会师是1928年4月28日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与朱德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在江西萍乡和宜春之间井冈山的会师。

经过
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发动的秋收起义队伍在进攻长沙等地失利后,毛泽东说服起义队伍前往国民党军队势力薄弱的江西萍乡,10月起义军占领井冈山。而此时南昌起义的起义军则决定南下进攻广州,到达广东三河坝时,周恩来决定用主力部队进攻潮汕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夹击,进攻失利。朱德率领残部在得知南下部队在三河坝失利后,转战湘南,4月28日转移至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起义军会师。5月4日,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龙江书院召开庆祝会师大会,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共三个师九个团,后来又缩编为两个师六个团,全军共六千余人。工农红军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在井冈山驻军共历时两年零四个月。

8,应该怎样对待历史?

我们从生出来起就被大人们灌输他们的想法,如成绩好就怎么怎么的,成绩不好小心挨打,那时候的我们可曾怀疑过他们的话是否有合理性,而是一开始就全盘接受,并不知不觉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上学时,老师又扮演了这一个角色,我们还是一股脑接受,教科书对清朝屈辱的描述,对新文化运动的赞誉,几道历史题目,就让我们认为孔老二迂腐不堪,手无缚鸡之力,这样的人竟然能万世师表,古人太落后了,过去的都是垃圾。当读到汉武帝北伐匈奴,却又充满自豪,同时又觉得汉朝没把匈奴斩尽杀绝有点可惜。 你说你能小看历史么?是,确实是已经作古的东西,可仍然能影响你的情绪,反映了人们对强者的崇拜和对弱者的不屑这种心理。每个人心中都有另一个英雄的自我,如果我穿越过去,如何如何。投影到现实,不正说明现实中的无奈吗? 所以,看到了吧,因为是作古的东西,不是敏感话题,人们可以自由发挥,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它,加上自己的偏好、性格因素、情绪、道德观念,等等。你看历史的反应是怎样的,反映了你当下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由着自己这种性子去读历史,历史不过是冰冷的情绪宣泄物,没任何意义。 应该怎样对待历史,首先要做到客观,历史包含了很多信息,我们要静下心,不被情绪和想象左右,跳出这个局,从第三方的角度看到一个整体,这样就清晰多了,自己能获取的收获就变得很多了。第二个,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对待历史,如果没有公义道德之心,是有点危险的。读到靖康之乱,你还觉得高兴,金兵的杀戮你觉得痛快,那么还配做中国人吗?不论你是哪个民族,哪怕外国人,无辜生命遭受践踏、血泪无助,应该激起你心中的同情和正义。再者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你就会看到事情的真相,你不会对别人的说教一股脑接受,而是多了种怀疑精神,做自己思维的主人,就像上面孔子被诋毁的情况,那时的你根本连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儒家思想啥内容都一概不知,却那么肯定老师教的是对的、历史课本是对,跟着瞎起哄。等长大了,明白很多了,又笑自己傻。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符号,记载了我们从过去到现在的历程,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就像不知道父母是谁的孩子一样,我们要客观、有判断力,去聆听那一个个悠久的故事。

9,中国历史上记录历史的人叫什么官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