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该如何应对“双碳”?
导读: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中国在实现"十三五"规划中的碳排放目标方面仍面临挑战。一方面,中国的经济规模庞大,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这使得碳排放的减少压力巨大。另一方面,煤炭仍然是中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碳排放强度高于其他类型的能源。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
我曾经就这一问题请教过中大咨询专家,他认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炭工业需要在全面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能源体系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建立煤炭柔性生产供应体系,适应煤炭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全面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及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建设以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以智能化为支撑的煤炭柔性生产供给保障能力。煤矿智能化是新时期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智能化煤矿,发展以煤矿智能化支撑的柔性生产供给体系,实现新时期、新煤炭、新格局高质量发展目标。要将研发重点放到核心基础零部件、工艺和材料方面。
二是降低煤炭开发利用能源消耗强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部门影响较大,提高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能力更势在必行。综合利用余热、余压等节能项目,将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应用到煤炭开采的各个环节。同时,继续推广二次再热先进高效超超临界煤电技术、清洁高效热电联产技术、特殊煤种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等一系列清洁发电技术。
三是推动煤炭从燃料向燃料和原料转变。发展煤化工,对转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进行捕捉,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煤炭转化与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实现煤炭发展的低碳循环、清洁高效。推动煤炭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促进行业转型。
四是研发实用的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Carbon Capture, Use and Storage,CCUS)将成为实现工业脱碳化的重要技术路径,应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技术基础上,科学评估国内外CCUS技术,对新一代CCUS技术路线进行系统规划,重点研发降低能耗和成本的关键技术,以电力行业为重点,进行技术研发示范,力争在特定区域建立碳捕获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