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卡英因从什么植物中提取答案,卡因是从什么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本文目录索引
- 1,卡因是从什么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 2,可卡因是从什么植物中提炼而成的?
- 3,从某些植物树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下列主要成分:(1)有关A、B、C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 4,花鸟鱼虫的意思。
- 5,卡洛因是从什么植物的树叶中提炼出来的.
- 6,理工学科问题?
- 7,什么是 秋水仙素
- 8,秋水仙素是什么
1,卡因是从什么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可卡因是从古柯植物中提取的。早在16世界,探险家们发现咀嚼古柯的叶子会有提神的效果,后来人们从古柯植物中提取了麻药,后来发展成为可卡因。 早在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们便注意到南美土人通过咀嚼古柯植物的叶子来提神。1855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G. Friedrich)首次从古柯叶中提取出麻药成分,并命名为Erythroxylon。1859年,奥地利化学家纽曼(Albert Neiman)又精制出更高纯度的物质,命名为可卡因(Cocaine)。该化合物又称古柯碱,化学名称为苯甲基芽子碱,多呈白色晶体状,无臭,味苦而麻。在医疗中,它被用作局部麻醉药或血管收缩剂,由于其麻醉效果好,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但因毒性强,不宜注射。同时可作强烈的天然中枢兴奋剂,也因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而导致滥用,1985年起成为世界性主要毒品之一,多在美洲和欧洲。 可卡因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都有损伤作用,尤其作为剂量依赖性肝毒素,可导致肝细胞坏死。但与其他毒品不同,少量使用可卡因或含可卡因类物质确能起到消除疲劳、提高情绪的作用(具体剂量仍无准确数据且区间波动极大)。研究认为是因为它能阻断人体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并可通过加强人体内化学物质(如多巴胺)的活性来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甚而会有攻击倾向。进一步研究也证实,使用可卡因后,相应脑区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毒品成瘾者在戒除毒品后的复吸率超过90%。由于发生复吸的神经机制不清楚,世界上还没有开发出有效的预防复吸药物或手段。
2,可卡因是从什么植物中提炼而成的?
可卡因多数是从古柯叶中直接提取的。早在16世界,探险家们发现咀嚼古柯的叶子会有提神的效果,后来人们从古柯植物中提取了麻药,后来发展成为可卡因。 在医疗中,由于可卡因麻醉效果好,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但因毒性强,不宜注射。主要含有苯甲酰甲基芽子碱、芽子碱(ecgonine)、苯甲酰芽子碱(benzoylecgonine,BZE)、肉桂酰可卡因、N-甲醛可卡因、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可卡因和3,4,5-三甲氧基卓可卡因等。 扩展资料: 可卡因的危害: 1、使用小剂量可卡因可以引起心率减慢,使用大剂量可卡因则会导致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腺体分泌增多,过量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痉挛、震颤,甚至死亡。 2、使用可卡因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可出现欣快兴奋、无比舒适、飘飘然的感觉,还可导致成瘾性,长时间使用后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引发自残或者攻击行为。 3、使用可卡因大多是通过针头反复静脉注射,容易感染各种血液传播疾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可卡因
3,从某些植物树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下列主要成分:(1)有关A、B、C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1)a、A、B、C三种物质都含有碳碳双键,均能发生加聚反应,故正确;b、B中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A、C中没有酚羟基,所以不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故正确;C、B中含有酚羟基,所以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A、C中没有酚羟基,所以不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故错误;d.只有C中含有醛基,所以只要C能发生银镜反应,故正确;故答案那位:abd;(2)A的苯环上有3个氢原子,且苯环上没有对称结构,所以其同分异构体有3个,故答案为:3;(3)B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所以酚羟基的邻、对位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1molB分子需要4mol溴分子参加反应,所以0.5molB与足量的溴水充分反应,消耗2mol溴单质,故答案为:2;(4)根据R1CH=CHR2[○]R1COOH+R2COOH知,只要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就能被氧化成羧酸,醛基也能被氧化成羧基,根据有机物C9H8O发生如下反应:得,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醛基应在边上,所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5)A与B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方程式为:n+n一定条件,故答案为:n+n一定条件.
4,花鸟鱼虫的意思。
花:泛指植物;鸟:天上飞的;鱼:水里游的;虫:地上爬的;就是指地球上的生物。 鸟拼音niǎo注音ㄋ一ㄠˇ 部首鸟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5画 五笔86QYNG五笔98QGD仓颉PYSM郑码RZ 四角27127结构单一电码7680区位3681 统一码9E1F笔顺ノフ丶フ一 基本字义 鸟(鸟)niǎo(ㄋ一ㄠˇ)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5,卡洛因是从什么植物的树叶中提炼出来的.
罂粟果。海洛因来自阿片,阿片旧称或俗称为“鸦片”,即民间所说的“大烟”、“烟土”,源自罂粟类植物,该植物夏季开花,花瓣脱落后露出果实,称罂粟果。割开果实外壳,有白色汁液流出,在空气中氧化风干成棕褐色或黑色膏状物,即为生阿片,生阿片经简单加工便可制成大烟。 最初的海洛因曾被用做戒除吗啡毒瘾的药物,后来发现它具有比吗啡更强的药物依赖性,即成瘾性更强。而且其成瘾性是阿片类药物中发病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种,研究认为这是以强迫性连续用药、高复发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脑部疾病,机制极其复杂。 海洛因已成为当今世界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在所有毒品中,涉及海洛因制造、走私、滥用的毒品犯罪案件高居首位。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被联合国认定为一级管制毒品,也是中国监控、查禁的最主要毒品之一。 扩展资料: 截至2005年底,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16万人,其中,海洛因吸食人员达70万,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3%。按照2005年全国现有吸毒人员估算,每年因吸食海洛因就至少耗费270亿元人民币。2009年底报道为97.8万人,占总吸毒人数的73.2%。 2013年为132.6万,2014年报道达到了145.8万(该数字为吸食阿片类毒品总人数,未明确区分鸦片、吗啡和海洛因,但考虑到中国大陆毒品分布特点,可以认为主要甚至全部是海洛因)。参照国际上通用的显性与隐性比例,实际吸食人数可能超过700万。为数巨大的吸毒人员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洛因
6,理工学科问题?
许多同学由于没有正确掌握学习方法,有的虽然知道其重要性但不得学习要领,有的则误入题海,茫茫然不知所措,导致学绩不如人意。因此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学会如何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以及锻炼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把握好关键学习阶段,最终掌握学习方法进而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
学习中主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在看书的时候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理工科是一大类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我们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注意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只有基础扎实,我们成绩才会提高。
2、自我培养数学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次考完试后,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同学说:这次考试我又粗心了。而粗心最多的一种现象就是由于跳步骤产生的错误,并且屡错不改。这实际上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求快心理造成的数学运算技能的不过关。要知道数学题的每一步都是运用一定的法则来完成的,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某一步,那么就会发生这一步的法则没有正确的运用,进而产生错解。
因此,运算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说是要弄懂“算理”,不仅知道怎样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把握运算的方向、途径和程序,一步一步仔细完成,使得运算能力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同学们请注意,如果你有上述类似跳步的现象应及时改正,否则,久而久知,你会有一种恐惧心理,还没有开始解题就已经担心自己会做错,结果这样就会错得越多。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证明能力。
老师上课在讲解公式、定理、概念时,一般都揭示它们的形成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又是同学们最容易忽视的,有的同学认为:我只需听懂这个定理本身到时会用就行了,不需要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出的。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老师在讲解知识的形成,发生的过程中,讲解的就是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揭示的是问题解决的一种思想和方法,其中包含了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等能力。如果我们不重视的话,实际就失去了一次从中吸取经验,锻炼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机会。
4.把握好学期初始阶段的学习。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但同时我们注意到新学期初的学习很重要,它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假期已经结束,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又要投入到了新的学习生活。时间不算短的假期,同学们一定感到轻松了很多。刚开学,大家可能感到还不那么紧张,然而我们的学习却更需要从学期初抓起,抓紧期初学习很重要。
学期之初,所学内容少,作业量小,同学们常有一种轻松之感。然而此时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时机。一方面知识前后是有联系的,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将以前所学相关内容温习一下,以便于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同学,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弥补过去学习上的不足之处,这种弥补对新知识的学习也是较为有益的。
学期之初,我们所学内容尽管少,但要真正全部消化并不容易。那我们就必须花时间去巩固,直至把所学内容全部理解为止。如此看来,尽管是学期之初,我们仍然松懈不得。
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才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学业成绩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分不开的,因此在最后我们再一起探讨一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讲、阅读、思考、作业。
听讲:应抓住听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听讲时尽可能与老师的讲解同步思考,必要时做好笔记。每堂课结束以后应深思一下进行归纳,做到一课一得。
阅读:阅读时应仔细推敲,弄懂弄通每一个概念、定理和法则,对于例题应与同类参考书联系起来一同学习,博采众长,增长知识,发展思维。
思考:学会思考,在问题解决之后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学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甚至改变条件或结论去发现新问题,经过一段学习,应当将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以形成自己的思维规律。
作业:要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再动笔,做会一类题领会一大片,作业要认真、书写要规范,只有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学好数学。
总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小的细节注意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7,什么是 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colchicine)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中提取出来,故名。分子式C22H25O6N。纯秋水仙素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味苦,有毒。秋水仙素常被用作多倍体诱导剂,经处理的萌发种子或幼苗细胞染色体数会发生加倍。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的细胞,虽然纺锤体被破坏了,但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照样分开。总之,秋水仙素虽然破坏了细胞中微管组装,阻止了纺锤体正常生成,使细胞分裂失去了动力来源,从而在染色体复制后期细胞不能一分为二,但是染色体数却加倍了。秋水仙素是治疗急性痛风第一线用药,但过量服用可能中毒。
8,秋水仙素是什么
秋水仙素,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仙碱。纯秋水仙素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味苦,有毒。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这种由秋水仙素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素有丝分裂。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自193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素加倍曼陀罗等植物的染色体数获得成功以后,秋水仙素就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