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电大管理学基础

导读:1、目标管理理论。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其基础是目标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指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2、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

2017电大管理学基础   为了帮助大家顺利考考试,我为您收集整理了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有需要复习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填空题   1.1.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1.1.2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艺术,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   1.1.3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⑴管理目标;⑵管理主体;⑶管理对象;⑷管理媒介;⑸管理环境。   1.1.4高层管理者以决策为主要职能。   1.1.5中层管理者是高层管理者决策的执行者。   1.1.6基层管理者负责现场指挥与现场监督。   1.1.7所谓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   1.1.8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等三个子机制。   1.1.9按存在于社会组织的内外范围划分,管理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1.10组织的外部环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   1.1.11中基层管理者的十大管理实务:⑴确定目标;⑵制定计划;⑶建立机构;⑷配备人员;⑸指挥;⑹激励;⑺沟通;⑻协调;⑼监控;⑽评估。   1.1.12管理核心技能的“1+3”模式是指以管理者的概念技能为统领(“1”),包括人际技能、行政技能、技术技能等三大领域技能(“3”)的管理者核心技能体系。   1.1.1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   1.1.14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组织管理为重点,着重研究企业的整个活动。   1.1.15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   1.2.16卡斯特等人的系统管理学说,是以普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包括系统哲学、系统管理和系统分析三个方面。   1.2.17卢桑斯的权变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有关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权变关系的理论,求得与之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以最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1.2.18 非理性主义倾向强调管理中的“软”因素,倡导一种以人为核心、带有感情色彩、注重灵活创新的非理性的管理模式。   1.2.19 “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五项修炼:追求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目标、开展团队学习、锻炼系统思考能力。   1.2.20 组织文化的结构主要由以下三层构成的:⑴精神文化层;⑵制度文化层;⑶物质(行为)文化层。   1.2.21 组织文化的功能:⑴导向功能;⑵凝聚功能;⑶激励功能;⑷约束功能;⑸辐射功能。   1.2.22 组织文化建设的阶段:⑴识别与规划阶段;⑵培育与强化阶段;⑶确立与巩固阶段;⑷变革与发展阶段。   1.2.23 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正面灌输法、规范法、激励法、示范法、感染法、暗示法、实践法。   二、选择题   2.1.1管理是( )的产物。   A:社会大生产   B:共同劳动   C:劳动分工   D: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2.1.2管理在( )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   A:社会化大生产   B:共同劳动   C: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D:劳动分工   2.1.3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是强调管理的( )   A:核心环节   B:对人的管理   C:作业过程   D:本质   2.1.4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是强调管理的( )   A:本质   B:对人的管理   C:作业环节   D:核心环节   2.1.5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事办好,是强调( )   A:核心环节   B:作业环节   C:本质   D:对人的管理   2.1.6认为管理就是领导,是强调( )的作用   A:管理职能   B:管理责任   C:管理者个人   D:管理权限   2.1.7认为管理就是协调活动,是强调管理的( )   A:对人的管理   B:本质   C:作业环节   D:核心环节   2.1.8管理的目的是( )   A:有效实现目标   B:提高经济效益   C:提高劳动效率   D:协调人际关系   2.1.9就管理的突出特征而言( )。   A:实践重于理论,科学多于艺术   B:理论重于实践,艺术多于科学   C:理论重于实践,科学多于艺术   D:实践重于理论,艺术多于科学   2.1.10管理能力是一种在实践中习得的( )。   A:技术技能   B:动作技能   C:核心技能   D:心智技能   2.1.11高层管理者更重视()。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2.1.12基层管理者更重视()。   A:控制职能   B:领导职能   C:组织职能   D:计划职能   2.1.13在十大管理实务中,计划职能包括的主要实务是确定目标和()   A:制定计划。   B:建立机构   C:配备人员。   D:指挥。   2.1.14在十大管理实务中,控制职能包括的主要实务是监控和()   A:激励   B:沟通   C:协调   D:.评估。   2.1.15对于一线管理者来说,( )技能更为重要。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行政技能   D:技术技能   2.1.16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技能更为重要。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行政技能   2.1.17管理核心技能的“1+3”模式,是以管理者的( )为统领(“1”)。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行政技能   2.1.18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功效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综合称为()   A:管理要素   B:管理对象   C:管理客体   D:管理环境   2.1.19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称为( )   A:管理体制   B:管理机制   C:管理客体   D:管理主体   2.1.20( )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   A:管理体制   B:管理主体   C:管理机制   D:管理客体   2.1.21管理机制是以( )为依据的。   A:管理对象   B:管理体制   C:生产关系   D:客观规律   2.1.22管理机制是以( )为基础和载体的。   A:管理体制   B:客观规律   C:管理结构   D:生产关系   2.1.23( )是组织中最基本的管理机制,是管理机制的主体。   A:计划机制   B:指挥机制   C:运行机制   D:监督机制   2.1.24( )是社会组织动力机制中最基本的力量。   A:政令驱动   B:利益驱动   C:法制驱动   D:精神驱动   2.1.25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称为( )   A:运行机制   B:监督机制   C:保证机制   D:约束机制   2.1.26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标志着人类系统的管理理论的诞生。   A:行为科学   B:科学管理   C:管理科学   D:过程管理   2.1.27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即从资本主义工厂制出现起,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结束期间,管理者完全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没有管理规范与系统制度,被称为( )。   A:经验管理或传统管理   B:组织管理   C:科学管理   D:技术管理   2.1.28古典管理理论时期又被称为()创立阶段,是系统管理理论正式形成的时期。   A:行为科学理论   B:过程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政管理理论   2.1.29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法约尔   B:泰罗   C:梅奥   D:韦伯   2.1.30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泰罗   B:梅奥   C:法约尔   D:韦伯   2.1.31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韦伯   B:法约尔   C:梅奥   D:泰罗   2.1.32科学管理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劳动积极性   C:激励   D:协调   2.1.33一般管理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A:一般管理理论体系   B:经营过程   C: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D:一般管理原则   2.1.34为了最大限度地刺激与激励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泰罗创立并推行( )。   A: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B:计件工资制   C:计时工资制   D:奖励工资制   2.1.35最早提出管理职能的人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2.1.36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梅奥   C:法约尔   D:韦伯   2.1.37进入5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出现了一种( )的趋势。   A:集中化   B:发展性   C:扩大化   D:分散化   2.1.38进入6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一种( )的趋势。   A:集中化   B:分散化   C:扩大化   D:发展性   2.1.39权变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德鲁克   B:卢桑斯和伍德沃德   C:巴纳德   D:西蒙   2.1.40组织成员共同信封和追求的( )是精神文化乃至整个组织文化的核心。   A:职业道德   B:组织精神   C:价值观   D:团体氛围   2.1.41( )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来的。   A:战略管理   B:权变管理   C:企业再造   D:学习型组织   2.1.42健康的组织文化,可以引导企业的成员采取企业所期望的行动,自觉地实现企业目标;而落后的组织文化,则会将企业的成员引向歧途。这说明组织文化具有( )。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激励功能   D:辐射功能   三、多选题   3.1.1管理定义包括以下含义()()()()()   A: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   B: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C: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D: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   E:管理的性质是一种社会活动   3.1.2、对管理的属性阐述正确的是()()()()()   A:管理是一门科学   B:管理是一门艺术   C: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D: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   E:就管理的突出特征而言,“实践重于理论,艺术多于科学”   3.1.3管理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管理职能包括()()()()()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激励   E:控制   3.1.4按照管理的层次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 )( )( )( )   A:综合管理者   B:高层管理者   C:职能管理者   D:中层管理者   E:基层管理者   3.1.5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A:管理目标   B:管理主体   C:管理环境   D:管理对象   E:管理媒介   3.1.6所谓社会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的,完成特定任务,按照社会规程结合在一起的人的群体。包括( )( )( )( )()   A:政治组织   B:经济组织   C:文化组织   D:宗教组织   E:其他社会组织   3.1.7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 )( )( )( )   A:政治与文化素质   B:人际素质   C:基本业务素质   D:技能素质   E:身心素质   3.1.8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是( )()( )( )( )   A:业务技能   B:技术技能   C:行政技能   D:人际技能   E:概念技能   3.1.9从系统论的观点研究管理,管理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 )( )( )( )( )   A:管理目标   B:管理主体   C:管理对象   D:管理媒介   E:管理环境   3.1.10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管理要素主要包括()( )( )( )( )   A:人员   B:资金   C:物质设备   D:时间   E:信息   3.1.11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及对管理的决定与制约作用,要求管理者必须抓好环境管理,要做到( )( )( )( )()   A:了解与认识环境   B:主动地适应一般环境   C:努力地改变一般环境   D:积极干预、主动影响任务环境   E:及时调整组织战略,灵活适应各种环境   3.1.12一个组织的管理结构主要包括()( )( )( )( )   A:组织功能与目标   B:组织的设计   C:组织的基本构成方式   D:组织结构   E:环境结构   3.1.13管理机制主要包括( )( )()( )( )   A:监督机制   B:运行机制   C:控制机制   D:动力机制   E:约束机制   3.1.14动力机制主要有以下部分构成()( )( )( )( )   A:利益驱动   B:法制推动   C:政令推动   D:自觉驱动   E:社会心理推动   3.1.15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约束因素()( )( )( )( )   A:监督约束   B:权力约束   C:社会心理约束   D:利益约束   E:责任约束   3.1.16不同组织、不同管理层次、不同管理类型的管理者,在具体履行管理职能时,又存在着很大差异性。基层管理者更关注()( )( )( )(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E:创新职能   3.1.17在十大管理实务中,领导职能包括的主要实务有( )( )( )( )()   A:指挥   B:监控   C:激励   D:沟通   E:协调   3.1.18管理核心技能是指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处理各种管理实务所需要的通用的、根本性的能力。管理核心技能包括( )( )( )( )()   A:操作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行政技能   E:技术技能   3.1.19管理理论产生与形成时期的基本脉络()( )( )( )( )   A:管理理论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   B:一是注重管理科学化   C:一是强调人的作用   D:一是注重管理的现代化   E:一是强调劳动生产率   3.1.20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要有,()( )( )( )( )   A:泰罗的科学管理   B:梅奥的人际管理理论   C: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D: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E:韦伯的行政组织论   3..1.21法约尔在对管理活动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的诸要素,主要包括()( )( )( )( )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控制   3.1.22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与贡献包括()( )( )( )( )   A:工时研究与劳动方法标准化   B:系统总结管理的一般原则   C:实行差别计件工资之   D: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   E:科学挑选和培训工人   3.1.23梅奥人际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 )( )( )   A:认为企业的人首先是“社会人”   B:人的士气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C: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需要   D: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与作用   E: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在于工作条件的变化   3.1.24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为( )()( )( )( )   A: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社会人”假设的研究   B: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分散化趋势   C: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集中化趋势   D: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多角化趋势   E: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管理理论最新发展趋势   3.1.25管理科学的特点表现为( )()( )( )( )   A:管理科学化   B:管理精确化   C:管理科学的核心就是寻求决策的科学化   D:注重定量分析   E: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   3.1.26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包括的学派有()( )( )( )( )   A:组织技术学派   B:管理过程学派   C:行为科学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E:战略管理学派   3.1.27卡斯特等人的系统管理学说,是以普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主要包括()( )( )( )( )   A:系统思想   B:系统哲学   C:系统管理   D:系统分析   E:系统观点   3.1.28卢桑斯的权变管理学说提出的观念性结构组成部分包括()( )( )( )( )   A:管理者   B:管理对象   C:环境   D:管理观念与技术   E:权变关系   3..1.29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 )( )( )( )   A:批判传统管理中的纯理性主义   B: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   C:提出以“软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D: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E:高度重视企业文化   3.1.30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主要包括( )( )( )( )( )   A:追求自我超越   B:改善心智模式   C:建立共同愿景目标   D:开展团队学习   E:锻炼系统思考能力   3.1.31组织文化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的()( )( )( )( )   A:精神文化层   B:规范文化层   C:物质(行为)文化层   D:本质文化层   E:表象文化层   3.1.32组织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 )( )( )()   A:建立组织机构   B:形成组织全体成员共同信奉与追求的价值观   C:培育组织精神   D:营造健康向上的团体氛围   E:提倡制度建设   3.1.33组织的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 )( )( )()   A:按照现代组织要求推进组织基本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B:形成组织全体成员共同信奉与追求的价值观   C:营造健康向上的团体氛围   D:建设体现现代管理要求的组织结构与体系   E: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