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教案

导读:赏析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分页标题#e#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