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学院学报,什么大学学报比较容易发,而且审稿快的?
本文目录索引
- 1,什么大学学报比较容易发,而且审稿快的?
- 2,什么大学学报比较容易发,而且审稿快的
- 3,咸宁学院学报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是一个刊物吗?
- 4,咸宁有哪些大学
- 5,湖北咸宁学院属于几本
- 6,廖永安的人物评价
- 7,廖永安的人物荣誉
- 8,刘云的主要学术成果
- 9,刘云的介绍
1,什么大学学报比较容易发,而且审稿快的?
大学学报一般都不太容易发,稿件如果质量很高且针对性强,则找有熟人的学报,可能更容易发,审核的也更快些。 学报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 识别期刊方法 第一步,登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 第二步,向下拉滚动条,位于最下方有个“在线查询”,点击“新闻机构查询服务”; 第三步,在箭头处输入想要查询的杂志直接回车即可。还可以查询报纸广电等; 最后会显示你查的期刊的一些情况。
2,什么大学学报比较容易发,而且审稿快的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
3,咸宁学院学报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是一个刊物吗?
是的。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的前身就是咸宁学院学报。 咸宁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1982年更名为《武汉师院咸宁分院学报》,1983年更名为《咸宁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又更名为《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10月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湖北省教育厅主管,咸宁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咸宁学院学报》目前已被10余家著名文献检索系统收录,其中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等。
4,咸宁有哪些大学
咸宁目前只有4所大学。 1、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坐落于长江之滨的中国香城泉都——湖北省咸宁市,是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Xianning Vocational TechnicalCollege),地处湖北省咸宁市,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职院校。 3、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咸宁校区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咸宁校区位于咸宁职教新城园区南部,用地规模近760亩。咸宁职教新城园区位于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横沟桥镇区域范围内,规划用地10011亩,已经筹备开工的启动区占地面积达1210亩,为咸宁市城区八所中职学校合并后的聚集地。 4、咸宁广播电视大学 学校内设有“湖北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咸宁分学”、“咸宁电子科技学校”、“咸宁市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家重点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分院或教学站。 扩展资料:咸宁,为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地势南高北低。 咸宁市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创新型城市、全国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湖北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市、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首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咸宁
5,湖北咸宁学院属于几本
对外省来说就是二本院校,对湖北来说是二本二对院校,因为湖北分二本一和二本二。 湖北科技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咸宁市,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 1946年,成立于1937年的蒲圻师范学校和成立于1942年的湖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湖北省咸宁高级学校合并为咸宁地区师范学校,先后更名为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咸宁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65年,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创立,1994年独立设置咸宁医学院。2002年3月,咸宁医学院、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咸宁学院;2011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 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温泉、咸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61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设有教学院19个,本科专业64个,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学校拥有服务国家特许项目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97人、留学生176人,有教职工18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咸宁学院
6,廖永安的人物评价
《明史》:①永安长水战,所至辄有功。②明祖之兴,自决策渡江,始力争于东南数千里之内,摧友谅,灭士诚,然后北定中原,南图闽、粤,则廖永安胡大海以下诸人,厥功岂细哉!计不旋踵,效命疆场,虽勋业未竟,然褒崇庙祀,竹帛烂然。以视功成命爵、终罹党籍者,其犹幸也夫。 明朝礼部:有元失驭,四海糜沸。英杰之士,或起义旅,或保一方,泯泯棼棼,莫知所属。真人奋兴,不期自至,龙行而云,虎啸而凤。若楚国公臣永安等,皆熊罴之士、膂力之才,非陷坚没阵,即罹变捐躯,义与忠俱,名耀天壤。 《国朝献征录》:永安少倜傥,以气自豪元季。 《明史纪事本末》:常遇春怀远之雄,廖永安巢湖之杰,一时功臣,人如棋布,地皆错壤,岂高祖从龙,多由丰、沛,萧王佐命,半属南阳,天生真人,固若类聚而扶掖之者耶!
7,廖永安的人物荣誉
2001年《对民事诉讼中法院不作为行为的思考》获中国法学会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独著)。2003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地方性大学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2-2003年度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民事诉讼认证制度中若干问题之再思考》获湘潭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4年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个人);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 2004年 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2005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地方性大学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论我国民事诉讼费用的性质与征收依据》获中国法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独著);《诉讼证据法学》荣获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称号(主持人)。2006年《诉讼法学案例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获2006年度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诉讼费用制度研究》获湖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 ;《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之运行现状——以一个贫困地区基层法院为分析个案》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荣获湖南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荣获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法学家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诉讼费研究——以当事人诉权保护为分析视角》(排名第一)获湖南省第九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教学名师。2008年《诉讼费用研究——以当事人诉权保护为分析视角》获湖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获湖南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入选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人才培养对象;被列为湖南省理论学习服务体系第一批省级服务专家;《发扬特色与优势,强化课程建设,培养多层次、高素质法律人才》荣获2009年度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潜在的冲突与对立:诉讼费用制度与周边制度关系考》荣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荣获湖南省第二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称号;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2012年经湖南省人事厅评定为二级教授岗位;《实施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块化教学,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荣获2012年度湘潭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再思考》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刘云的主要学术成果
1.刘云《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2.刘云《汉语虚词知识库的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1. 参编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2. 参编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 参编俞士汶、黄居仁主编《计算语言学前瞻》,商务印书馆,2005年。4. 参编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商务印书馆,2006年。5. 参编李宇明主编《语言学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6. 参编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第2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9,刘云的介绍
刘云,1963年生于安徽合肥,管理学博士。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评价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投资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985”二期工程“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方向学术带头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责任教授组长。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安徽大学学士学位;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