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全解和课文目录语文版

导读: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内容(一) 《世说新语》两则 1.字词解释 ①内集:家庭聚会。 ②儿女:子侄辈。 ③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 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

《春望》 首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因而成发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的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10句) ,写漫天大雪中边地的壮丽景象。这部分紧扣诗题中“白雪歌”三字,为送别作铺垫,展开了一幅广阔的飞雪图,以透露诗人的豪放感情。可分三层。 第一层(1~4句),写大雪纷飞,遍地银妆的图景。 第二层(5~8句),写雪天的奇寒。 第三层(9~10句),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图景。 第二部分(11~18句) ,写送别武判官的情形。这部分紧扣诗题中“送武判官归京”六个字,一边叙事,一边抒情,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1~14句),写送别宴会。 第二层(15~18句),写轮台东门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惊飞不定。清风徐来,半夜还有鸣蝉的“吱吱”声。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留下伏笔。前两句以动写静,以声写静,使人越发感到乡村的幽静。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以闹写静,乡土气息更浓厚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自己也陶醉在丰年在望的欢乐之中。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青蛙,青蛙也为丰年欢唱,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 骤雨将至。乌云几乎布满天空,只在一角露着七八个星,数也数得清,词人写星而不写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增画面的美而不煞风景。“两三点雨”,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