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代长篇白话通俗小说累积成书的过程
编辑:范文君 更新时间:2024-07-14 12:02:00
导读:降至元明,传奇小说俗化趋势愈益明显,从明代中后期流行的各种通俗类书如《国色天香》、《万锦情林》、《绣谷春容》、《燕居笔记》等竞相转载来看,它们在士人中还是颇有读者的。人们总爱附庸风雅,标榜不俗,而实际却有难以脱俗的一面。 这类半文半白的、篇幅已拉得很长的传奇小说继续走着俗化的路,到明末清初,它们...
白话小说 1.发祥期:唐代 当时,市人小说、寺院俗讲成为白话小说的两个发展源头。 2.黄金期: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 3.宋末及元代,在白话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 3.全盛期:明、清 这一时期,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等。如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长篇章回体演义小说》《金瓶梅》;明代的拟话本小说“三言”“两拍”;“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双峰”:《儒林外史》《红楼梦》。而《红楼梦》更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辉煌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