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 参政消息,参考消息的标题为什么是参政消息?
本文目录索引
- 1,参考消息的标题为什么是参政消息?
- 2,参考消息和参政消息有什么不一样?
- 3,到底是参考消息还是参政消息???
- 4,参考消息为什么用“考”这个异体字?
- 5,《参考消息》属于什么报纸?
- 6,《参考消息》报头是谁题写的?
1,参考消息的标题为什么是参政消息?
参考消息用的是这个字:“丂夊”
其实应该不算是繁体字,而是异体字
“丂夊”不完全等于考,考有6个意思:
1 试验,测验:~试。~查。
2 检查,查核:~察。~勤。稽~。~核。
3 推求,研究:~古。~据。~订。~证。
4 老,年纪大:寿~。
5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先~。如丧~妣。
6 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仅当前三个意思时,“丂夊”与考通用。
(以上答案非原创,引自网友)
2,参考消息和参政消息有什么不一样?
其实所谓的“参政消息”就是“参考消息”,只是“考”字的繁体字被部分人误认为“政”,而被部分人误以为有“参政消息”。其实所谓的“参政消息”是不存在的。 《参考消息》1931年11月7日创刊于江西瑞金,1956年12月,《参考消息》筹备改版,确定从1957年3月1日起正式扩大发行,筹备工作中的一项任务是设计报头,相关同志作了各种设想,最后决定从鲁迅手迹中选集。“考”、“消”、“息”三个字很快就找到了,唯独‘参’字难觅。后来终于在鲁迅的一封书信手稿中所提到的一个人名里找到这个“参”字。在经过一番加工处理后,《参考消息》报头诞生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其中“考”为“考”字的繁体字。 “参考消息”的刊名如下图:
3,到底是参考消息还是参政消息???
《参考消息》由新华社主管、主办,与人民日报社的《环球时报》并列为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能够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它也是现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世界排名第五。报头的“叄考消息”四字摘自鲁迅笔迹,“叄(厽人三)”是“参”的正体,读音cān,与“参”字相同;“考(丂攵)”是“考”的异体,读音kǎo,与“考”字相同。“考”字与“政”相似,又大致能读通,于是常被误解成“参政消息”。但由于字体与中国前总理周恩来相似也有人误认为是出自周恩来手笔。
4,参考消息为什么用“考”这个异体字?
“考”在古汉语,就是指考试、会考、参考的意思。“考”在古汉语,专指他人或自己的长辈去世。1955年大陆文字改革时,将“考、考”两个字,合为一个字使用。 由来:由于汉字特有的造字原则和结构体制,创造它和使用它的人口众多并且分布的地面十分广阔,加之汉字已有四千年以上的发展历史。 因此,它所产生的异体字类型多、数量大,是理所当然的。影响:异体字的使用、流行,给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都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整理异体字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产生原因: 造字的方法不同;偏旁位置不同;改换意义相近的形符和意符;改换声符。 有时候,异体字特指与官方正体字相对应的规范外的异体字,因而随着各中文地区对正体字的不同认定,哪些字是另一些字的异体字,甚至完全相反。例如:在中国大陆「够」是「够」的异体字,而在台湾地区却恰恰相反。
5,《参考消息》属于什么报纸?
我单位订阅了这种报纸,讲的一些国际新闻的事,权威不权威我不知道,不过很及时。主要版块栏目: 新闻评述 时事纵横 世界经济 军事·体育 社会·文教 科学技术 中国大地 这个报纸只要国外有赞扬中国的文章,照登不误。一方面增加了中国人的自豪感,同时也加强了人们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自鸣得意的心态,以至一些到其它国家去谈生意的中国年轻人,有的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这是要不得的。不要太自我得意,太骄傲,中国在各个方面,与一些西方先进国家比,还差得远呢。
http://www.gotoread.com/2002/magazine/?MagID=7241这是介绍这个报纸的网站。
6,《参考消息》报头是谁题写的?
现在发行的《参考消息》的报头是从鲁迅手迹中搜集的,但不能认为是鲁迅题写的,因为《参考消息》改版决定用鲁迅手迹时,鲁迅已经去世多年了。 《参考消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是国内发行量第一、世界排名第五的报纸,拥有日均340万份的发行量。1956年《参考消息》筹备改版,重新设计报头,决定从鲁迅手迹中搜集了这四个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