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
本文目录索引
- 1,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这意味着什么?
- 2,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你怎么认为?
- 3,如何看待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这件事?
- 4,教师绩效工资应向一线倾斜,是真的吗
- 5,2022年调资,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到底会不会取消10%?
- 6,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原则
- 7,教师绩效工资如何发放
1,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这意味着什么?
绩效工资向一线的班主任教师倾斜,这意味着越来越重视基础的教育了,越来越注重教育的效果了,而不是单纯的教育体系的建设了,以前教育体系的建设更多的侧重于管理,就是有管理好学校里的教师的日常活动,但现在基本上不需要太严格的管理了,学生和老师该上什么课心里都有数了,更多的应该侧重于一线的教学了。 一个学校它本身好不好怎么判断标准,大部分都认同的就是教师的学生好不好,老师本身的素质高不高,光学生在这里上学了三年,或者说更久的时间对于他的人生发展会造成哪方面的影响?毕竟学校就是一个教育孩子给孩子知识的地方,而主要和孩子进行接触的就是一线的老师和班主任,班主任是这个思想上的引领比较多而已,一线的教师就是知识上的引领比较多,这个都是很重要的两个。 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一线的教师和班主任的薪资水平都不高,如果说是在一些小县城的话,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能一个月3000块到4000块可能也不少了,但是说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房价都上升到6000乃至8000的一个老师,不吃不喝,两个月都买不起一平米房子的这种,那这个行政水平就真的不够了,一年他不吃不喝可能能买得起5平米的房子,意味着他买一个100平的房子要干20年到30年,他平常还要有一些经济支出,可能一个老师经济业干一辈子买不起一套房,这个薪资水平就不合理了。 想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让老师拥有更多渊博的知识,要从人才上下手,让更多的人才涌入教师这个行业,让人们觉得教师这个行业是光荣的,而且也是有前途的,不能单纯的通过夸赞的方式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有什么用呢?老师也是人呢,老师也得活着呀,房子买不起,车子买不起,活着都费劲,谁都不愿意选择这样一个行业,但如果说这种现象改变了,那可能就不一样了。
2,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你怎么认为?
我认为部分地区最近出台的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是十分正确的,对各方各面都有好处。 首先,我认为这项措施比较合理的原因是,它的根本原理是多劳多得。由于班主任一般不仅仅承担着某门课程的授课责任,还负责者班级里的日常大小事务,所以我认为班主任比其他老师付出的还要多,所以这项新规很好的奖励了辛勤工作的老师们,值得发扬!同时,处在一线的教师们也很辛苦,不仅要批改作业,还要看自习跟班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举措,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让老师们更加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促进良好教学风气发展 。 其次,这样的举措会让老师们获得深深的满足感、幸福感,还会有一种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得到认可与回报的感觉。俗话说得好,老师就像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大部分老师都默默付出着,很多教师做着原本不属于他们分内的事情,把自己的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有时候他们也可能会感受到疲惫与无助,我认为这项新规非常及时。它能够很大程度上代表对老师们工作成果与态度的认同,这种正向的鼓励有利于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 这项新规用词也很恰当,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我认为它是在大家都认真工作发放工资的前提下,对承担着更多责任的部分教职工的赞赏。这是非常有效果的。总的来说,对受到奖励的教师来说,能够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坚持认真负责。对于没有收到奖励的其他教职工来说也是努力的目标。所以我认为这项举措是值得赞扬的。
3,如何看待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这件事?
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这也是一个好的转变,是有利于提升教师行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来进入这个行业的,因为现在一线教师和班主任的这个工资水平真的不高,以自己所在的高中为例,一个区的第一中学一个刚毕业,老师也就是3000块左右的样子,但是当地的房价是6000~8000。 老师也是正常的人,老师也要生活的,年轻刚毕业的老师,他选择进入这个行业,也不得不考虑很多经济因素,因为他也要买房子也要买车子,也要娶媳妇生孩子,这些都要钱的支持,老师的工资太低,必然就会让很多人看到这个行业就不进去了。因为你要是选择另外一些行业,一个月赚到7000块8000块可能很简单,但你选择老师刚开始的几年可能只能挣3000多块钱5000块多费劲,同样都是学,你为什么不赚一个钱更多一点的呢? 提高老师的这个绩效工资是能够激发老师更大的热情的,比如说这个班级的学生考的成绩好,证明这个老师的教学效果好,人家教的好就应该拿到更多的钱,从这个学校运行的制度来说,市场运行的制度来说,老师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工人,设计者学生就是他们的商品,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好,就证明他们所设计的制造的这个商品质量过高,那人家就应该拿到绩效的工资。 真正像那些一线的工作人员倾斜,才能激发一个行业的活力,如果说你给校长涨个工资,校长原来一个月拿2万块,你现在给他涨3000块,涨到23,000,涨到25,000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你这个钱要是换一下,你把它分成三份分成5份给一个老师一个月涨1000块钱,那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产生的这个激励效果是不一样的,从需求的角度来说,越是底层的工作人员对于这个金钱越是有着较好的激励效果。
4,教师绩效工资应向一线倾斜,是真的吗
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学校的中层干部每周只上2节课就够基本工作量了,超过的要算超课时奖励,每月还可领240元的津贴。班主任只用上4节课就行了,多余课时算超课时奖励,每月可领近400元津贴,还可领近300元的生活补贴,中层干部也如此。我们一线教师每周至少上12节课。合格一线教师(非班主任,非中层)只能领到3500元左右,而中层中高的可领20000左右。一个中层干部的工作量可以顶替5个班的物理教学或两个班的语文教学。那几个即当中层又当班主任的,不用上课就能拿到上六个班的英语的一线教师的奖励。根本就没把教学当一回事!我们学校的超课时奖励基本是为中层和班主任设置的。我们一线教师就是每周上正科15节野领不到什么超课时奖励。我们是四川省简阳市的某个中学的教师。
5,2022年调资,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到底会不会取消10%?
引言:2022年调资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是不会取消10%的,这是因为教师工作是有一些特殊性的,因为这也涉及到两种教师的划分,一种是义务阶段的老师,一种是非义务阶段的老师,那根据政策的相关规定取消10%的涨幅,主要针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而非义务教育阶段老师并没有取消这部分的补贴。那么就有义务阶段,老师会表示出不满,未认为作为老师为什么薪资待遇就遭遇下调,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存在的,要知道义务阶段的老师整体薪资待遇并没有下降,反而在此次薪资调整当中,工资还是有提升的,进行薪资调整,主要是调整教师的岗位工资以及星级工资,这个主要是对于义务教育有所补贴的,所以对于教师的工资调整都是上升的,虽然取消了10%的涨幅,但是也上调了整体教师的薪资水平。 教师工资绩效 大家都知道教师工资是有绩效的,但是很多地区的教师绩效工资都是从基本工资当中抽取30%来进行充当的,如果绩效不高的话就可以让教师的工资比较低,这种激励方式对于教师来说是可能并不公平的,会无法满足教师的日常生活需求,所以就对于教师的工资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对教师工资的改革更偏向于工龄,计算工资而减少职称工资,在工资水平当中的比重对于教师来说也能够体现公平公正。 教师工资组成。 教师工资主要是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还有各种津贴补助,共同形成的教师的工资也随着自己的教龄和职称有所改变。现在大家也更加注重教师的工资,根据最新的工资标准来进行调整的话,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都有上涨,上涨幅度将近在500元左右,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每个月可以拿到的钱也会更多一些。 总结 最后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来说,在未来工资只会越来越高,工资待遇也会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因为国家也会更加注意教育的问题。
6,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原则
分配原则如下: 1、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肃分配纪律 2、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 3、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强化地方和部门职责 4、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5、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扩展资料 基本原则 绩效工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激励个人提高绩效促进组织的绩效。即是通过绩效工资传达企业绩效预期的信息,刺激企业中所有的员工来达到它的目的; 使企业更关注结果或独具特色的文化与价值观;能促进高绩效员工获得高期望薪酬;保证薪酬因员工绩效而不同。 考核目的 1、考核部门及员工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为核定实际薪酬提供依据。 2、对上一考核期间的工作进行总结,为下一期间的绩效改进及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3、为公司整体和局部薪酬调整、年度员工职等评定、岗位调整、资历评价等提供重要依据。 4、提高员工队伍技能和绩效素质,优化人员结构,保持公司人力资源的活力和竞争力。 激励作用 达成目标 绩效考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而不是仅仅对结果的考核。它是将中长期的目标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不断督促员工实现、完成的过程,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帮助企业达成目标。 挖掘问题 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制订计划、执行、改正的PDCA循环过程,体现在整个绩效管理环节,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要求达成、绩效实施修正、绩效面谈、绩效改进、再制定目标的循环,这也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绩效工资
7,教师绩效工资如何发放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使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这一写于纸面多年的法律条文成为现实。这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但绩效工资究竟如何发放,根据什么标准发放?一直是广大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日前,教育部出台了有关规定,明确教师工资以绩效考核为基础。 最近,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教师绩效工资要以绩效考核为基础。 《意见》指出,教师绩效考核内容为教师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为依据,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要引导教师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或品行上有偏差的学生。 《意见》将师德放在绩效考核的首位,明确要求“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并将此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的必备的基本要求。” 《意见》指出,要鼓励教师尤其是优秀骨干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使他们有热情、有时间、有精力,高质量高水平做好班主任工作,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意见》指出,绩效考核结果要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对有突出表现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视不同情况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要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次,坚持向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 《意见》指出,绩效考核结果也要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意见》指出,教师对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学校考核工作组织和学校主管部门申诉。 《意见》指出,要严肃考核工作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考核失真失实的,实行责任追究。 综上所述,这些规定都很正确,但又都很原则,无疑又成了基层教育部门及学校对教师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一大难题。因为,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很难拿量来衡量,很难拿工作的时间来衡量,很难拿眼前的效果来衡量,也很难与教师的付出成正比。比如,对教学效果的考核,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而应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为依据,那么学生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究竟怎样来尺度?再比如,对有突出表现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视不同情况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那么所谓突出贡献是不是论文写得越多越好、公开课上得越多越好?众所周知,现在的论文含水量很高,不等于写得多的就是教得好的,上公开课更是和学校领导的个人偏好培养意图论资排辈关系密切,如果以此衡量教师的表现或贡献,势必造成“滚雪球”效应,你越有的你就会越有,你越没有的你就会越没有,势必造成广大教师的心理失衡,甚至滋生新的教育腐败,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义务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绩效工资考核不是教师职称评定,它是为了鼓励全体而不是为了少数拔尖,所以还是粗线条些好,考核还是模糊些好,只要教师在认认真真的工作,该给的主管部门就痛痛快快地给,千万不能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机械地以硬性指标来考核教师工作,那样就会适得其反把好事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