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纳卡到底属于哪个国家,纳卡是不是一个国家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

本文目录索引

1,纳卡是不是一个国家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

纳卡国土面积:4400 km²,人口数量:172124人(2020年)。纳卡位于南高加索。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之间,包含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南支脉该地区多属山地与森林。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普遍被国际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但大部分地区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阿尔察赫共和国)实际统治。 纳卡以前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范围为基础所建立,实质独立但尚未被普遍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行政区边界涵盖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1988年卡拉巴赫运动发生起,阿塞拜疆就无法对该地区行使政权。1994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结束后,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明斯克小组的调停下,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政府代表已经针对该地区的争议状态举行过多次和平会谈。 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率先发动军事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纳卡是不是一个国家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

2,纳卡地区有多大相当中国什么地方?

纳卡地区面积为4400km²,相当于中国的盘锦,盘锦的面积为4102.9 km²。 1、纳卡地区: 纳卡地区位于南高加索,面积为4400km。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之间,包含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南支脉该地区多属山地与森林。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普遍被国际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2020年11月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根据停火声明交换阵亡士兵遗体 ,俄罗斯将在纳卡地区部署维和部队,亚美尼亚将克尔巴贾尔区、阿格达姆区、拉钦区交给阿塞拜疆。 2、盘锦: 盘锦市是辽宁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是辽河入海口城市;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辖一个县、三个区,总面积4102.9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多数为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此外,还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以及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和格鲁吉亚人、1923年以前该地区属亚美尼亚管辖。 1923年7月7日,该地区成立自治州并由联盟中央政府决定划归阿塞拜疆管辖。对此亚美尼亚一直十分不满,一有机会就要求联盟中央“纠正”为此亚美尼亚不少领导人在斯大林当政年代被作为“民族主义分子”惨遭压迫。 自1987年开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的民族主义运动强化起来,以不同方式要求将该自治州归还亚美尼亚管辖由于此使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两族之间的关系也紧张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纳卡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盘锦

3,在纳卡欣赏高加索瑟缩的花,是什么感觉?

很遗憾地看见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这两个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又在纳卡地区发生了武装冲突,确切地说,是战争。硝烟弥漫在南高加索地区这片4000余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纳卡位置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这两个默默无闻的小国在国人眼中实在没什么存在感。如果不是燃烧成了火炬的坦克看上去实在太过震撼,它们将一如既往地沉默下去。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它们会这么你死我活,我只能报以苦涩一笑,说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纳卡很美。 作为一个把旅行当作常态的人来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我都去过,而纳卡,全名叫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我也去过。它是阿塞拜疆地图里的一大部分,但却在亚美尼亚的控制之下。 我无意去判断它的归属,那是宗教与地缘政治的针锋相对,是无法化解的矛盾,是血与火,是大国博弈的没有结果。 我就说说我看到的纳卡。 那时,独自由阿塞拜疆入境,先到首都巴库,在游览了古城之后,第二天去到西部小城Sheli,遇见了自告奋勇当导游的中学生,被带到了一座设在百年老楼内的图书馆。 老图书馆 我以为这是个惊喜,心无旁骛地参观拍照。中学生知道我的下一个目的地是纳卡,还专门给我找来了一本大部头的地图集,一边为我翻开,一边介绍纳卡自古就是阿塞拜疆的领土。 看着他稚嫩认真的面孔,我没有观点而只有尴尬的感动。争议地区的归属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我的承认与否认就能得到解决。但我能说什么呢? 好不容易听完他的介绍,我礼貌地谢绝了他的继续陪伴。一个人到小城中去逛逛。 美丽的Sheli 我很难形容这座小镇的特色,它在金色的阳光下氤氲着一种沧桑的奇妙。像一只前苏联安详的歌,带着凄凉之倔强,坚韧的美好。她是时光的喀秋莎,袒露着硬朗美丽的面庞。 停留从来不是旅行的目的。在Sheli呆了一天,便向纳卡出发。 由于纳卡的实际控制国为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边境都是戒备森严的前线。到纳卡,必须绕道亚美尼亚。 行驶的过程并不艰辛,但天黑下来之前没有赶到纳卡首府斯捷潘纳克特的可能。谁也不想熬夜赶路,但沿途根本就找不到合适投宿之处,纳卡没有旅游业。能碰见的寥寥数家酒店的受众仅为富有的亚美尼亚人,价格贵得离谱。 住不起的度假村 天眼看着就黑透了。在冬季的蜿蜒公路上疲劳开车,显然是一种不智,无奈的我只有选择在某一户路边人家的小院里花点钱泊车过夜。 纳卡的居民对东方面孔的我还算热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允许我在卧榻之侧窥伺。几经周折,终于以1500AMD大约20块人民币的价格说服了一家人,得以为这趟猎奇之旅临时找到栖身之处。 夜色中背后是一座保留着浓郁苏联风的农家小院,恍若穿越到《静静的顿河》之畔;他们在做晚餐,意大利通心粉与煮土豆,我厚着脸皮借用热水泡了碗行之四海皆准的万能的方便面。 孩子们围着我,就像许多年前我在重庆的大街上看见高鼻蓝眼的西方人一样好奇。 一夜不表,晨曦催行。道路旁是巍峨的雪山。 雪山伴客行 顺路去看了下村子外山岭间的修道院后,一路逶迤前行,进入了斯捷潘纳克特的范围。纳卡的象征“我们是我们的山”高耸山顶。自然得上去看看。 这是一男一女两座雕塑的合塑,被纳卡人亲切地称为“奶奶和爷爷”。 奶奶和爷爷 雕像没有腿,寓意他们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 真正走进了斯捷潘纳克特,才发觉这里虽称首府,却连很多国内的四五线小县城都不如。全城没有几家接待游客的客栈。几乎没有人来这里旅游,战争的阴霾让此地没有机会成为大众的旅游目的地。 尽管有些超然世外的姿态,这里的现状的确乏善可陈。整座城市都被时光遗忘,似乎一直停留在二十多年前苏联解体的那一刻。满街跑着的车子是拉达和涅姆,道路旁的建筑,全是方盒子式的“赫鲁晓夫楼”。 纳卡首府街景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里是个很安静的地方,但是,不经意的闲逛中,当你发现城市的标志时,战争的阴影就仿佛天上随时涌过来的云,将你笼罩其中。 纳卡城市标志 因为纳卡的城市标志是一辆挂满反应装甲的T-72! 纳卡还有个革命博物馆,可能是此地唯一值得一观的艺术场所。墙壁上挂满了战争中牺牲的战士遗像,然而只用亚美尼亚语解说,不知道意思。 在博物馆的地面上有一面阿塞拜疆的国旗被当作地毯,游客要参观博物馆,必须从上面踩过去,否则就谢绝入内。 博物馆中 从博物馆出来,向东北方向驱车20几公里,可以去参观到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希腊遗迹Tigranakert,一路惊心动魄,因为穿越的线路几乎与阿、亚停战线重叠。一路会遇见路边好几座人去楼空的废弃村庄。让人不由脑补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古希腊遗迹 提心吊胆地草草看过遗址便回到城中,时候尚早,去办了签证。 其中有个细节:当签证花3000德拉姆办好后,签证官会很和蔼地问你要不要贴在护照上,以免日后你要去访问阿塞拜疆时遇到麻烦。因为阿塞拜疆规定:任何未经他们批准就访问纳卡的人士,会被永久禁止入境阿塞拜疆。 但是,据说只要你写一份承认之前是误入纳卡,并绝对支持阿塞拜疆领土完整的声明,严厉的惩罚便会取消。 纳卡并无什么特别值得一观的景点,但没有战争时的安详与静谧,或者你对逝去时光有些自己的想法,值得来这里走一走,在外高加索的山地间发世界的呆,陪伴这朵总在战争阴云下瑟缩的小花,那是种很有范的流浪。 如今,这里的局势又陷入了极度紧张,尽管远隔千里万里,心中亦有些心痛与绝望。 最后还是希望,亚阿两国、两族、两教能睿智而包容一点,找到真正和解的方式;也希望介入争端的其他国家,别视当地人的生命为无物!

4,关于地理的成语

  “沧海桑田”原来的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的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

地质作用使海洋抬生成陆地,岩石风化成土壤

风调雨顺 (夏季风强弱进退正常,降水量适中,无水旱灾害)

日久天长 (太阳寿命还剩46亿年,日地距离为1.5亿KM)

海市蜃楼 (在沙漠和海洋的晴天出现的大气折射现象)

一泻千里 (从河流的源头到入海口的距离落差和距离很大)

百川归海 (所有外流河最终注入海洋)

一衣带水 (像衣带那样窄的河流,指隔海向望的国家,如日本等)

源远流长 (河水从很远的源头流来)

因地制宜 (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被如树林,草原,荒漠等)

泾渭分明(黄河支流泾河和渭河,因含沙量不同,导致河水一个清澈一个浑浊,差别很大)

5,地理是什么?

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扩展资料: 核心分支学科 1、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 与自然地理相关的基础学科:生物,化学,物理,天文,数学,技术等。 2、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灾害地理学等。 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基础学科:经济,政治,历史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理

6,纳卡是哪个国家的

在阿塞拜疆共和国境内,至今不被国际社会认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位于南高加索,为阿塞拜疆领土。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80%为亚美尼亚族人。历史上阿亚两族就纳卡归属素有争议。 1988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侵略占领纳卡及其周围阿塞拜疆领土。1994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扩展资料: 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事件已造成至少2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阿塞拜疆总统称,有平民在事件中伤亡 ;10月4日纳卡地区冲突已致至少230人死亡。10月10日12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不过在停火协议生效的数分钟后,两国再次爆发冲突,并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 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领导人2020年11月9日签署声明,宣布纳卡地区从莫斯科时间10日零时起完全停火。根据该声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将交换战俘、其他关押人员和遇难者遗体,俄将在纳卡地区部署维和部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卡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