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更不等于爱皇帝"
本文目录索引
- 1,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更不等于爱皇帝"是谁提出的
- 2,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更不等于爱皇帝,是谁提出的?
- 3,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更不等于爱皇帝"是谁提出的
- 4,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
- 5,如何驳斥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的观念?
- 6,如何驳斥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的观念
- 7,爱国主义的演讲稿
- 8,爱国主义演讲稿1000
1,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更不等于爱皇帝"是谁提出的
洪振快历史学者,专栏作家,目前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上海证券报》等报设有专栏。出版的著作有《讲武论剑》、《红楼梦古画录》、《亚财政》等,其中2008年出版的《亚财政》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研究经济史,特别关注财政、税收与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关系。
发表数篇博文,反应社会不正之风,颇受现代人追捧,被人们称之为当代鲁迅。代表作品有《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没有制度现代化,中国难以真正实现现代…》、《权利的贫困是当代中国最大的贫困》、《“官二代”,何时会退出历史舞台?》、《统计数字不精确原因何在》、《国家财政不能变成私家财政》等。
2,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更不等于爱皇帝,是谁提出的?
洪振快历史学者,专栏作家,目前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上海证券报》等报设有专栏。出版的著作有《讲武论剑》、《红楼梦古画录》、《亚财政》等,其中2008年出版的《亚财政》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研究经济史,特别关注财政、税收与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关系。
发表数篇博文,反应社会不正之风,颇受现代人追捧,被人们称之为当代鲁迅。代表作品有《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没有制度现代化,中国难以真正实现现代…》、《权利的贫困是当代中国最大的贫困》、《“官二代”,何时会退出历史舞台?》、《统计数字不精确原因何在》、《国家财政不能变成私家财政》等。
3,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更不等于爱皇帝"是谁提出的
梁启超,他指出,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确区分国家与朝廷的概念,以致爱国心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国家是什么?朝廷又是什么?“今夫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私业也。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此皆朝名也,而非国名也”。从殷族的商、姬族的周,到嬴氏的秦、刘氏的汉、李氏的唐、赵氏的宋、朱氏的明,还有蒙古人的元、满人的清,它们都是一族一姓的朝廷,而不是国家,都是一族一姓的私业,而非全体中国人的公产。然而,中国人常常将国家与朝廷混为一谈,这是中国人的大患。
4,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
爱 国 家 不 等 于 爱 朝 廷
洪振快 历史学者
据说法国波旁王朝的君主路易十四说过“朕即国家”的话,尽管全世界的君主都喜欢专制,但很少有人会像路易十四那样露骨和无所顾忌。路易十四于1643—1715年在位,同时代的中国皇帝是康熙,康熙的心里想的未必不就是“朕即国家”,但他显然比路易十四更具“中国特色”的“智慧”——经常作些仁君秀,既行专制之实,又享仁君之名。
按照路易十四之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所以不是“朕即国家”,而应该是法国人民说的“我们才是国家”。当然,这种思想观念是路易十四的时代之后才形成的。在路易十四的时代,世界上其实还没有多少人能够区分君主、政府、国家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在中国,虽然先秦的孟子已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但实际上秦汉以来的二千余年中,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亦即爱国,君主与国家在观念上还是混淆不清的。直到西方思想传入之后,中国人对国家、政府(朝廷)、君主的概念才逐渐形成清晰的现代认识,这其中第一人当推梁启超,他是在经历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海外的痛苦之后,才获得这种认识的。
梁启超指出,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确区分国家与朝廷的概念,以致爱国心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国家是什么?朝廷又是什么?“今夫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私业也。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此皆朝名也,而非国名也”。从殷族的商、姬族的周,到嬴氏的秦、刘氏的汉、李氏的唐、赵氏的宋、朱氏的明,还有蒙古人的元、满人的清,它们都是一族一姓的朝廷,而不是国家,都是一族一姓的私业,而非全体中国人的公产。然而,中国人常常将国家与朝廷混为一谈,梁启超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大患。
国家和朝廷不分的不良后果,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爱国变成爱朝廷,甚至变成爱领袖——君主。梁启超说:“试观二十四史所载,名臣名将,功业懿铄、声名彪炳者,舍翊助朝廷一姓之外,有所事事乎?其为我国民增一分之利益、完一分之义务乎?而全国人民顾啧啧焉称之曰:此我国之英雄也。夫以一姓之家奴走狗,而冒一国英雄之名,国家之辱,莫此甚也!乃至舍家奴走狗之外,而数千年几无可称道之人,国民之耻,更何如也!而我国四万万同胞,顾未尝以为辱焉,以为耻焉,则以误认朝廷为国家之理想,深入膏肓而不自知也。”二十四史中的那些将相们,他们为一姓之功业杀人,以“万骨枯”换取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本来与爱国无关,但却被各王朝树立为爱国的模范,而国人因不能正确区分爱国家与爱朝廷的差别而跟着礼敬之颂扬之,实在是可悲可悯。
比梁启超晚一些时候,陈独秀写过一篇题为《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的文章,文中说:“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原来国家不过是人民集合对外抵抗别人压迫的组织,对内调和人民纷争的机关。善人利用他可以抵抗异族压迫,调和国内纷争;恶人利用他可以外而压迫异族,内而压迫人民。”所以,“若有人问: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我们便大声答道:……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国家的功能,如陈独秀所说,一是抵抗异族压迫,一是调和国内纷争,前者对外,后者对内。调和国内纷争是就消极方面来说的,积极方面国家还需履行一定的公共职责,如救灾、赈济等。
国家功能的实现,须通过政府去完成。如果政府能完成国家功能,国家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如果政府不能完成国家功能,国家则有可能成为“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人类历史实践中的普遍情况是,政府常常不能完成国家功能,或者完成得很差,这样就有可能出现有政府等于无政府,甚至有政府还不如无政府的状况。
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有一项统计说,中国在民国前的2270年中,见于官方报告的旱灾有1392次,水灾有1621次,可见年年有灾。因此,中国古代的政府最重要的一项公共职责便是领导抗灾,这可以说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之一,灾异现象历来也是帝王们最关心的事。清代的皇帝还要求各省大员定时汇报雨水、收成、粮价等情况,以便随时了解各省灾情和民生,如出现灾荒可以及时组织赈济、减免受灾地方的税赋。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受灾得不到及时救助的情况还是非常普遍。当大规模灾害出现而政府不能履行其职责时,灾民为了生存就会铤而走险,如明末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其主要活动空间是在陕西、河南,原因即是两省大旱,而明政府却不能组织有效的赈济,使得灾民成为流民,进而升级为暴民。
一个社会,有许多涉及大范围、众多人群的公共事务是无法由其他社会组织去完成的,而只能是由政府去完成。一旦政府不能履行其职责,社会就会无序,公共利益就会受到侵害。比如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环境保护之类的公共事务都要由政府去完成。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长期陷入一个难解的困境:即人们需要政府,但政府却不能履行人们期待的外而抵抗异族压迫、内而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功能,在很多情况下还常常演化成一个与民争利、侵害民权的组织。要使政府尽职尽责,人民必须有监督政府的权力,而最有效的监督方式是用投票的方式去选择政府的权力。人们有必要了解一个常识——即梁启超所说的国家不是朝廷(政府),朝廷可换而国家永存,人们应该爱的是国家而不是朝廷。
5,如何驳斥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的观念?
找一点片段给你:
最基本的逻辑问题,政府是构成“国家”的必要条件,这个世界上似乎还找不到那个没有政府还能称之为国家的地方,说爱国不等于爱政府这种傻话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
爱国爱政府不等于不挑政府的错 我们不自大妄尊也不妄自菲薄 我们看不惯为了黑而黑政府的人政府的错我们也看在眼里 至于什么爱国不等于爱政府更是扯淡
他根本不理解什么家国天下,也根本不理解什么爱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纳粹的区别。片面的强调工人阶级的强大优越被轻视,却没有一套自上而下治国理论,指望可笑的自我监督,简直让人笑晕了。
为什么?看一下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历程,为什么能存在这么久,那就是群众基础,我很怀疑某些人说爱国不爱党之类话的目的,作为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年轻人,不应该否定党所做的一切,不应该否定无数党员和烈士为国的牺牲,不应该否定当初战场上的浴血奋战!
几十年前没有医保,几十年前还设有农业税……所有的进步大家都能看到,没有共产党你现在能做在电脑面前发表你那可笑的言论吗?没有共产党你现在还在为下顿为担忧吧,没有共产党,你以为国民党统治大陆真的会比现在好吗?你看现在台湾的现状就知道了,某些人自己不努力,得不到发展就全部归结给政府的原因,共产党的原因,拜托你自己不努力关人家政府什么事情?政府差你的么?几十年前改革开放,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看中商机发了财,那就是人家努力的结果,为什么你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努力一下,有句话说:这辈子做不了富二代,就要做富二代的爹,是什么意思不用我说了吧?总有那些人自己不努力总怪政策不好,国家剥削。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做了这么多,为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吧?以前不说远的,就79年以后,三十年时间发展到现在GDP全球第二,不要说GDP没用,就算是没用全球能用短短三十年时间达到世界第二的能有几个?还有国家的军事力量,几十年时间,J-10,J-20,瓦良格,DF-21,DF-31……等等都出来了,这些和共产党总分不开吧?世界上有几个执政党能把十几亿人从以前的吃了上顿没下顿到现在的慢慢步入小康社会?要是没有共产党,能有现在的生活么?大家不要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另一个侧面说明,能让你说这些话,也就代表我们是言论自由的,要是几十年前早批斗了,这就是进步!)
1、国家利益不等于政府利益
2、支持政府不等于支持组成政府的人,请参考各国选举
-----------------------------
各国选举的政府难道不正是他们的代理人吗?
美国这个选举的机制只是政府的执行人变了,并不是政府变了。
政府不代表人,政府是一种权力机构。
换届换的不是政府,而是政府的工作人员。
这一点请搞清楚点。
如果说这点都搞不清楚,讨论这个话题就太吃力了。
如果政府不代表国家,那为什么朝鲜有两个政府?
6,如何驳斥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的观念
爱国是个虚无缥缈的名词,是精神方面的。
爱政府恰恰相反,他是实际的。
在哲学方面探讨爱国你是讨不到好的,因为这是俩个方面。
你可以从实际出发。
国家的构成难道跟政府没有关系吗?
没有政府哪来的安定?
没有安定你还谈什么爱国?
执政党只有一个,爱国难道就不等于爱了政府吗?
还有很多,自由发挥。当然我所指的现在的和平年代。
如果在战争年代情况会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在战争年代。
爱国就是实际的,爱政府就是恰恰相反了。
但关系还是密不可分。
政府在飘摇,救国就是救政府。
俩者密不可分,没有政府国家这个名词相对来说就不会成立。
反之没有国家哪来的政府。
7,爱国主义的演讲稿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大国,一个现今综合国力无比强大的国家!可是,我们不会忘记,所有中国人也永远不会忘记,从前中国耻辱的历史。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终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香港、澳门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神州飞船成功发射!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圆满落幕!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8,爱国主义演讲稿1000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复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给我们提出的历史使命。惟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去实践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爱国就必然和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爱中国的社会主义。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条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方向保证,而爱国主义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社会主义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就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也是不可分割的,缺乏集体主义的爱国主义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没有爱国主义的集体主义就等于没有灵魂和方向,发展下去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而得出的一条真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此之前,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一系列起义、运动和革命都失败了,都没有能够挽救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命运,历史的重任现实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当代历史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又审时度势地做出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英明决策,开创性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又制定了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正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总结起来,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发展就迈入了快车道,整个中华大地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繁荣昌盛的景象,中华民族的国际声望越来越高。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