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指什么地方,天府之国指的是中国的什么地方?
本文目录索引
- 1,天府之国指的是中国的什么地方?
- 2,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 3,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 4,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
- 5,被诸葛亮称为"天府之国"的是何处?
- 6,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 7,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1,天府之国指的是中国的什么地方?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7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扩展资料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东北与德阳、东南与资阳毗邻,南面与眉山相连,西南与雅安、西北与阿坝州接壤。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66米。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都
2,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四川盆地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搜索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选择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然就要被称为“天府之国”了。
3,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天府之国最早出现在秦朝,指秦国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关中即秦中,是指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这个地方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在《战国策·秦策》记述了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以上是最早出现的“天府之国”的文字,主要指的是关中平原,一个富庶之地。当时与关中同时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还有“燕”——今北京地区。后人所称天府之国主要指四川盆地。
4,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
天府之国指的是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汉语成语,形容土壤肥沃物质富饶的土地。拼音是tiān fǔ zhī guó,意思是指秦国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后来被世人所指为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Chengdu Plain),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四川话称之为“川西坝子”,是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积平原,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各区县及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区域,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扩展资料: 地形地貌 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环抱。龙门山山脉(邓峡山)斜列于西,龙门山横拦于东,南连名邓冰汛形成之高台地,北接安县秀水一带山地丘陵,地形上形成南北对峙,东西夹持,从平原中心向周边阶梯状抬升的、封闭的菱形盆地景观。 平原内部地形平坦,南北长约200千米,东西宽近90千米,地面高程730-460米,由北西向南东倾斜,地面比降3-11‰。从地形上可将平原分为扇状平原和周边台地两大部分。前者位平原主体,称为平坝区;后者围绕平原周边断续分布。
5,被诸葛亮称为"天府之国"的是何处?
被诸葛亮称为"天府之国"是现在的成都。 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中写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里的“天府之土”,就是现在的成都。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2017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面积1.4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4.5 万人(2017年),GDP超13889.39 亿元(2017年),城镇化率达 71.9%。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内陆地区领事机构最多的地区。 扩展资料: 地理环境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 东北与德阳、东南与资阳毗邻,南面与眉山相连,西南与雅安、西北与阿坝州接壤。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66米。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都
6,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天府之国最早出现在秦朝,指秦国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关中即秦中,这个地方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在《战国策·秦策》记述了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以上是最早出现的“天府之国”的文字,主要指的是关中平原,一个富庶之地。
后世还指四川盆地、成都平原、嘉南平原、胶东半岛、闽南丘陵等地。
7,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现多指称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的富庶之地。 在四川省,秦太守李冰在成都建成了举世闻名、万代受益的都江堰,使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从此被誉为"天府之国"。
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
1、关中地区(战国至明代), 2、成都平原(唐代至今), 3、华北北部(明清时期), 4、江淮以南地区(北宋时期), 5、太原附近(五代时期), 6、闽中(明代),7、盛京(清代),8、汉中地区(汉代)
十大“新天府”
十大“新天府”的排名是:1.成都平原、2.台湾嘉南平原、3.伊犁河谷、4.山东半岛、5.闽南丘陵平原、6.三江平原、7.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8.呼伦贝尔、9.苏北平原、10.宁夏平原。 这些地方多集中于富饶、生态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等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所倡导的,人类与自然、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要和谐相处;发展要适度与可持续,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体关于“天府之国”的资料可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47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