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5年高中2年,小学改5年,高中改2年,这么做现实吗?
本文目录索引
- 1,小学改5年,高中改2年,这么做现实吗?
- 2,推行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缩短基础教育合理吗?
- 3,2018年9月1日开始小学五年制 中学五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
- 4,将小学缩短至5年,你支持吗?
- 5,为了避免走出校园已“高龄”,将小学缩短至5年你支持吗?
- 6,小学几年制、初中几年制、高中几年制、
1,小学改5年,高中改2年,这么做现实吗?
这样做一点都不现实,换一句话说,如果有人觉得把时间耗在学习上非常可惜的话,说明这个人非常不重视教育,这样的人也不会得到长久的发展。 教育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我们正在想办法提高大多数人的受教育水平,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竟然会有人建议缩短学制,把小学改为5年,同时把高中改为两年,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让人们更早的参加工作,我觉得这种想法有些天真,甚至有些欠缺思考,很难想象这样的建议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提出来的。 有人建议缩短学制。 当我们提到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时候,有人会觉得现在的青少年劳动力太少了,因为很多大学生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已经20多岁了,这个时候有人就建议缩短学制,通过把小学和高中的学习时间缩短的方法,来让这些年轻人尽快参加工作。 这样做一点都不现实。 正如我在上面的时候提到的那样,我觉得一个但凡受过教育的人都不会提出这样欠缺思考的建议,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非常重要。对于个体而言,一个个体可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美好明天。对于集体而言,当个体的素质进一步提高的时候,整个社会都会产生良好的转变。很难想象当所有人的受教育程度都降低以后,这个社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教育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我们一直在讲所谓的终身教育,也就是意味着我们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对那些希望通过缩短学习时间而改善社会问题的人来说,这样的人可能完全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想法也过于简单。如果一个积木群不稳定的话,不是想着补一个积木就可以了,而且要想着积木的整体怎么样变得更加和谐,这句话建议那些人好好理解一下。
2,推行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缩短基础教育合理吗?
张宏伟说,正常情况下,孩子7岁上小学,高中毕业19年,大学毕业23年。如果再接受研究生教育,离开校园的时候就26、27岁了。如果遇到就业困难,很可能在快30岁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她是女性,按照现在55的退休规定,只要学习了就没有工作过。 12年制中小学教育缩短为10年,可以减少教育支出,减轻家庭负担;提前两年毕业,提前两年工作,提前两年婚育,可以缓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另外,如果大家提前两年毕业,退休年龄不变,工作年限增加两年,可以缓解老龄化问题。而且,有才华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多工作两年,每年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和新发明,也是一件好事。 中国教育在线主编、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指出,学业评价在中国根深蒂固。今天,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进入大学相当困难。在学会的推动下,学术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过度的学历竞争带来了“高学历低就业”的特殊社会现象。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由于过度教育的普遍存在,给就业市场带来了薪酬惩罚。 熊丙奇认为,让学龄青少年更早进入就业市场的更有效方法是打破基于学历的人才评价,不要让学生花太多时间追求更高的文凭,减少教育内卷化造成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事实上,一个企业需要的人才,一定是那些有真才实学,满足需求的人。一个人有没有学历,关键是看他能不能承担起企业急需岗位的重任。 更何况比起让年轻人早点进入劳动力市场,年轻人对社会的贡献更重要。 对此你怎么看?是否觉得合理?
3,2018年9月1日开始小学五年制 中学五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
文革间学制比较乱,各地都略有不同。当时的政策是学制要缩短,这一点是准确无疑。原来的学制是小学6年,初、高中各三年,到高考时刚好12年。文革间将学制改为10年制,有的地方是9年制。一般小学5年,初中、高中就不一样了。有的地方初中3年,高中2年。有的地方初中2年,高中3年。有的地方也不分高中初中了,反正连着读,读完9年算高中毕业。至于高中二年制什么时候结束,各省市也有先有后不一致。
4,将小学缩短至5年,你支持吗?
将小学缩短至5年,我举双手双脚支持,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上学的时间太久,一直都是一种生活状态,枯燥乏味就不说了,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且把最好的时光全花费在读书上,是不是赌的太大了。 提早进入社会也有很多好处,他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让人能够及早的接触社会,进入到这种状态,那么他就能够更早地进入下一个状态,这样他的压力也不会特别大。 近日,2021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红伟提交了一份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育学制的建议。张红伟提出“十年义务教育”,将小学缩短至5年,高中由3年制改为2年制。他表示,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大学毕业23岁,研究生毕业是26、27岁“高龄”。而20岁左右是人生的黄金年龄。学制太长,教育成本高,还推迟了人们就业时间,增加了压力。特别是女性,最美的黄金年龄就是上学的年龄,大好光阴全花在学习上。而且女性55岁退休,她工作的时间还没有读书时间长。这样算来,女生真的是太吃亏了。 目前“九年义务教育”仅是初中水平,而“十年义务教育”则是高中水平,有利于社会进步,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不仅如此,压缩学制可以让毕业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分配工作、事业、家庭,减少压力。很多人觉得上学的时间太长了,读完高中都12年了,加上大学16年,这么长的时间全花在一件事上,或者说全部是一种生活状态,其实真的可以做很多事。现在的孩子也比较早熟,也可以提早进入社会,并不是说提早做社畜,而是提早去体验另一种人生状态,这未尝不是件好事。所以,我个人是非常支持压缩学制的,我觉得更有利于人未来的发展。
5,为了避免走出校园已“高龄”,将小学缩短至5年你支持吗?
支持,因为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从7周岁开始上小学,高中毕业19岁,大学毕业23岁。如果再接受研究生教育,走出校园时已经是26、27岁“高龄”。如遇到就业难,很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时已经接近30岁。如果是女性,按现有55岁退休的规定,她工作的时间还没有读书的时间长。学制太长,推迟了就业时间,社会各方面压力又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如教育成本高,增加家庭负担;婚育时间明显延迟,老龄化问题显著等。 详细信息3月4日,2021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育学制的建议。 代表提出建议:缩短教育学制,小学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高中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推行“十年义务教育”即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的学制。目前九年义务教育仅是初中水平,与广大民众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中教育还有距离,而要实施普及高中的义务教育,又面临国力财力压力。如果按“5+3+2”的模式,现阶段应完全有可能普及到高中,这将大大优化我国人口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 “正衣冠”“净洗手”“击鼓明智”,成人礼作为自古便有的重要仪式,代表着少男少女从此迈向成人阶段。全国政协常委表示,这些礼仪不仅有意义,而且很必要,建议将每年的9月30日定为我国“成人节”,并在全国统一举行成人仪式。 小学学制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小学包含在九年义务教育内,小学教育不收取任何费用。 2017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8.1万所,比上年减少0.3万所。全国小学招生1752.6万人,比上年增加23.5万人,增长1.5%;其中,城市小学招生765.3万人,同比增加44万人,增长9.3%。小学在校生9913.0万人,同比增加220.8万人,增长2.3%。 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5.80万所。小学招生1808.09万人,在校生10725.35万人。小学共有专任教师643.4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
6,小学几年制、初中几年制、高中几年制、
小学6年制,初中3年制,高中3年制。 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有些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 初中,是初级中学的简称。初中是中学阶段的初级阶段,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 高中,是高级中学的简称,我国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其中高中属于高级中等教育的范畴。高级中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上承初中,下启大学,一般为三年制。 扩展资料: 小学的分类: (1)初小。初小是指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教育阶段。读完四年级合格者,取得“初小”学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欠发达地区才普遍建立初级小学。 不少地区的农村学校是“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个教室、一个班级”初级小学复式班。一名教师包揽了4个年级、所有课程。初小教育对于扫除文盲有重大意义。 (2)高小。高小全称为“高级小学”。小学五年级、六年级被称为“高年级”。读完高年级合格者,取得高小学历。1949年之前,中国的高级小学并不普遍。 (3)完小。具备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的学校,称之为“完全小学”,简称“完小”。中国实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建立农村完小,已经成为基本标准。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小学普遍是完小,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就不再作标记,而农村小学的完小仍然是教育普及程度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