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儿童幸福感最低,幸福感指数的情况调查
本文目录索引
- 1,幸福感指数的情况调查
- 2,我想去日本工作怎么才能去?
- 3,日本人的习俗有哪些?
- 4,调查显示日本儿童幸福感最低,日本儿童为何幸福感低?
- 5,日本经济停滞24年, 为何日本人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强?
- 6,日本人口在逐年减少,为何日本人都不爱“生小孩”?
1,幸福感指数的情况调查
辽宁居民生活最幸福 北京成“幸福低谷”中国20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天津:幸福感最无年龄差异2012年9月12日,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与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20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在调查的全国20个城市中,大连、沈阳等辽宁居民幸福感最高,其次是天津及山东城市,而北京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则低于全国平均指数,北京也因此成为此次调查中的“幸福低谷”。辽宁居民生活最幸福报告共从北京、上海、沈阳、烟台、洛阳等20个大中小城市抽取了2000个有效样本进行调查分析,被调查人群为25至50岁的社会“中坚”层人群。在调查的各城市中,辽宁省内如大连、沈阳等城市居民生活最幸福,其次是天津及山东省。辽宁省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及社会保险能够带来的保障力度相较其他地区更有信心。而天津居民不论老少,均感觉生活幸福,是幸福感最无年龄差异的城市。而北京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则低于全国平均指数,在居住成本、物价水平、就业、社会发展预期和社会保障力度方面的评价很低,成为此次调查中的“幸福低谷”。年龄越大越不觉幸福在分析各地区幸福感指数不同原因时,报告称,在不同规模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其对幸福的期望与感知也不同,中小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受明显超过一线城市。北大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专家何建新表示,大城市的生活压力明显降低了幸福感指数在家庭收入、住房按揭、赡养老人等方面的评价,所以北京和上海的居民幸福指数都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虽然20个城市居民幸福感受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身健康和未来的风险持担忧态度。而有高达七成的被访者认为赡养老人的资金开支较大,近八成被访者认为现在子女教育的费用很高,《报告》称,以中国传统的存储理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医疗、财务支出等方面的保障。此外,《报告》还显示,整体上看,女性群体更容易感受到幸福,而45岁以下人群的幸福评价高于更年长者(46-50岁的人群),越接近退休养老的年龄,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与焦虑感相对越强,也越不容易感受到幸福。 2015年2月12日,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首份国民幸福报告。报告显示,国民普遍感到幸福,山东省幸福指数最高,贵州省垫底,京沪位居前十。京沪幸福指数均为135该报告把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幸福的指标,指数的计算来源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对受访者主观幸福感的询问。具体问题为“总的来说,您现在觉得幸福吗?”可供选择的答案有五个:非常不幸福、不幸福、一般、幸福、非常幸福。国民幸福指数以100为参照基点,表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一般;以50为一个间隔,如回答“不幸福”与“幸福”的指数分别为50、150。幸福指数越高,表示幸福程度越高。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普遍感到幸福,幸福指数在130以上,城镇地区居民幸福指数为133.1,略高于农村地区居民的127.0。从省际来看,各省的幸福差异非常大。幸福指数最高的是山东省,为147.5,而幸福指数最低的贵州省仅为118.6,二者相差近30个点。此外,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这两大因房价高耸、生活压力大常被国民抱怨的一线城市,人们的幸福感并不如想象中低——京沪两地的幸福指数均为135.0,在接受调查的29个省市中并列第七位。越容易买房越幸福房价已成为阻碍国民幸福感的一座大山。房价收入比越高,城镇居民幸福指数越低。以山东省与贵州省为例,山东省的房价收入比为7(即买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最短需要7年的收入),属于买房最容易的三个省份之一(另外分别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而贵州省的房价收入比为16,在全国各省中高居第五。 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舍得投入,举措得力,攻坚克难,抓铁有痕,有福之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仅去年,福州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452.27亿元。
2,我想去日本工作怎么才能去?
在最近这些年当中,由于我国对于高科技人才高校招收人数一直在不断的扩张,近些年来毕业的高校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那么中国内部的一个人才需要一直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在现如今中国人才市场越来越饱满,而且工作岗位越来越少,这无疑让许多年轻人面临到就业问题。而这时候就有一部分人,他们想起了方法,去国外就业。近些年出国找工作越来越火爆,日本找工作怎样才能去?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向中国申请出国。首先第一点就是向中国申请出国,不过向中国申请出国的一个政策来说,一定要按政策来进行办事,有着合理的签证。同时在目的地日本一定要有一个洽谈的单位,这样出国才能顺利进行,毕竟如果去了日本没有一个恰当的单位,这无疑是给自己增加压力。毕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特别容易遭遇到各种不测。签证的时间一定要久,每年基本上都会有许多人由于签证时间到期后无法再次申请签证时间,所以就造成一部分人被遣送回国。 二、一定要进行申报工劳动力出国。其次,另外一点就是我们一定要申报出国是进行工作,签发单位才有可能批准你的审批。毕竟任何人才出国,对于中国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所以这时候一定要进行生产劳动力出国等相关签证,这样才能合理的出国。 三、关于签证一定不能到期。最后一点就是关于签证我们一定不能到期或者快要到期的时候去进行申办,这无疑会给当时的签证机关带来更大的压力。因为快要到期以后,如果签证机关他其实不能签发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被直接遣送回国,对于签证的日期一定要完成。
3,日本人的习俗有哪些?
1.称呼:称呼日本人时,可称之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后加上一个“君”字,将其尊称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况下,称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 2.日本人相互见面多以鞠躬为礼。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好友,腰弯的时间要稍长些;在遇见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和长辈的时候,要等对方抬头以后把头抬起来,有时候甚至要鞠躬几次。他们在社交场合上也施握手礼。 3.日本人对送花有很多忌讳:忌讳赠送或摆设荷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仙客来及淡黄色和白颜色的花。 4.饮食,日本的主菜是鱼。日本人烹煮鱼类的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并且选用的鱼类都是健康的海鱼。日本的冷面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放在冷汤里进食。有些餐馆没有附上汤匙,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 扩展资料: 日本的旅游景点 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 东京铁塔:位于东京市内,于1958年建成。它是仿造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造而成的,高333米,塔身为棱锥体,有黄、白、红三种颜色。 金阁寺:原为大臣西园寺恭经的别墅,修建于14世纪,后归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所有,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和扩建。它高达三层,第二和第三层的外墙用金箔贴成,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所以叫做“金阁寺”。第一层为平安时代的贵族风格,第二层为室町时代的武士风格,第三层仿照中国唐朝的“究竟顶”。寺前是以镜湖池为中心的庭园,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堪称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银阁寺: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山麓,1482年由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孙子足利义政按金阁寺的造型修建,是一座精致的两层阁楼。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759年为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大阪城天守阁:安土桃山时代的建筑。天守阁内存放着有关天主教的珍贵史料,十分具有历史价值。 阿苏火山:东大寺、严岛神社、平安神宫(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京都必游景点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东寻坊、樱岛、姬路城。 台场:或称御台场,位于东京都东南部东京湾的人造陆地上,是东京最新的娱乐场所集中地。 浅草寺:创建于628年,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江户时代将军德川家康把这里指定为幕府的祈愿所。 白山历史乡村:是将日本传统完整保存的范例。村庄靠种植桑树。为了减轻寒冷冬季的积雪压力,居民们把屋顶倾斜度加大,建成独特的双层茅草陡坡顶木住宅。这种由于屋顶的形状很像日本人拜神时双手合掌的样子,故称“合掌屋”也称“三角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
4,调查显示日本儿童幸福感最低,日本儿童为何幸福感低?
日本儿童的幸福感在这次调查中显示为最低,在笔者看来十分正常,原因主要介绍学校和家庭两方面,一是校园欺凌和竞争激烈,二是家庭教育关系的不和与教育的缺失。 首先,日本的校园欺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根深蒂固的土壤。学生内部会根据外貌,性格乃至身体状况划分等级,部分学生会被孤立排挤甚至辱骂殴打,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忍受不了从而自杀。教育评论家尾木直树将日本的学校一线称为欺凌地狱,每年都有数百个小中高学生自杀以及数十万起欺凌事件,尤其是开学季,学生更是集中自杀。日本政府为解决校园欺凌事件,每年花在这上面的资金折算人民币有数亿元,可仍治标不治本,校园欺凌一次次发生,氛围不断增强,一时间,日本学校网传为校园欺凌的地狱。 在学校,除了校园欺凌外,学习竞争也相当激烈。日本社会地域狭小,资源有限,为了更好生活,普遍追求高学历,使得日本人在儿童阶段就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被大量安排各种补习班。在学习上过去偏重,注定儿童得不到太多兴奋感。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日本家庭关系的不和与教育缺失。日本许多家庭成员关系非常虚假,大家按照分工和等级过日子,离婚家庭特别多,家庭关系不和,自然对儿童幸福度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在日本,父亲这个角色常年以公司为家,经常可见日本男人整天加班加点,家庭仿佛成为了旅店,对于儿童来说,缺失了父亲的陪伴,如何能有比较高的幸福感呢?同时,日本讲究服从,日本家庭对儿童学习要求非常高,日本儿童只能顺从。 在家庭不和与教育失衡的共同作用下,日本在家里的幸福感偏低,在学校这个欺凌地狱里更加压抑。于是日本在调查中就只能沦为垫底国家。
5,日本经济停滞24年, 为何日本人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强?
首先,日本经济真的停滞了吗?日本在海外资产迅猛增长。日本教育全球第一,精工、机床、电子等全球第一。科技仅次于美国。废料回收利用全球第一……就是足球也是亚洲一流。日本善于隐藏各项实力,根本无需张扬,诺贝尔奖近年也几乎每年获一项…… 其次,日本仅是一个资源匮乏自然灾难频发的小岛国,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5倍。日本楼市崩盘经济停滞了24年,可当今日本仍是以科技制造业为主的发达国家。日本人民消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福利民生都很优越,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都很好很稳定无大起大落。 还有,日本人和中国人理解的幸福完全不同,我知道日本人的幸福感大概以下,能健康工作到80岁以上,能生活自理到90岁以上,能像樱花落花一样死去。中国人的幸福感是啥?嫁个有钱人,拥有多多的车和房,一群佣人保镖围着转,天天炫耀自己的名牌,地铁能抢到个座位,连普通大妈能抢到最多自助餐食物都是一种幸福。有人把日本人自杀率高作为一种不幸福的现象,其实绝大多数自杀者并不是因为生活不下去,多数各种忧郁症,选择自杀手段其实符合日本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习惯。 总而言之,之所以说日本经济停滞了,因为仅仅看到日本GDP增长缓慢而己,但并不影响日本人民的高质量生活福利、工作等方面的稳定和安全,而中国去年如果扣除房贷后GDP近负增长了!因此不能仅用GDP总量或增速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哀退!不能用GDP总量或增速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的幸福感强弱。
6,日本人口在逐年减少,为何日本人都不爱“生小孩”?
最近国外媒体爆日本副首相将人口下降归因于日本女性不肯生孩子。大家都知道,日本的人口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人口老龄化使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倍感焦虑又不能找到快速解决的办法。比如,日本企业缺人手,年轻人数量不多,军队也找不到人,男女还是想进入婚姻的,但又害怕育儿费用负担过重,所以不敢生孩子。出生率下降,人口越来越少。 在日本副首相发表此次讲话之前,有数据表明,日本是一个“老龄化”国家。这说明六十五岁人口是总人数的两倍。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人口数量始终在匀速下降。 跟据日本劳动省调查,前年新生儿数量不到百万,而死亡人数却达到最高水平。这一趋势值得警惕:老龄化人口的健康福利成本在螺旋式上升,而劳动力却萎缩,这将在未来给日本经济体带来更大压力。 而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将这一趋势归咎于夫妻、特别是女性。去年六月,日本自民党秘书长批判那些不准备生孩子的夫妻是自私的,两个月前,自民党议员也发表意见,说日本女人应该最少生三个小孩,并提醒那些喜欢单身的女性,她们会成为整个国家的负担。他警告单身女性,如果她们没打算结婚,就不会有孩子,年龄大了就会住进其他人的养老院,支付老年生活的税金就会成为问题。 而这些还不是日本人想法奇特的地方,十几年前,柳泽伯夫任卫生大臣,他将女性形容为——生育机器,并表示提高日本的生育率是她们的国家责任,还赞美过这一点。在近期的演讲中,麻生太郎副首相还对日本的预期寿命比三十年前大有增加的讲话,令人感慨。但他在此前却表示老年人应该许可“尽快死去”来减轻社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