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

本文目录索引

1,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什么意思?

译文:既然你不再回来,又何必记着(不忘了我)?既然你我没有缘分,你的誓言又有什么用(又怎么还会需要誓言)?今天的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就像水一样没有了痕迹 ;(我)明天(以后)会怎样,(都)以和你变成陌生人了(和你没有关系了)。 出自:《仙剑奇侠传》 游戏 解析:灵儿不舍得逍遥离开,她怕逍遥会忘记她,在分别前和他说的话,李逍遥失忆前赵灵儿所吟,有谶语的味道,一切皆不幸而言中。 扩展资料: 《仙剑奇侠传》游戏讲述了平凡的客栈小伙计李逍遥因为机缘巧合结识了女娲族后裔赵灵儿。赵灵儿所居之仙灵岛意外遭人袭击,李逍遥遂担任起护送灵儿往苗疆寻母的重任。在旅程中,李逍遥先后结识了林月如、阿奴。 在赵灵儿帮助苗人祈雨解旱、惩奸除恶的过程之中,赵灵儿的身世之谜以及她母亲的下落,也终究水落石出。此时,拜月教主的阴谋摆在众人的眼前,李逍遥、赵灵儿等人却不知这与拜月教主一战,将会铸成一段永恒的悲剧。 拜月被打败后,强行与水魔兽合体,造成南诏国洪水滔天。灵儿履行她女娲族的使命,为拯救天下苍生,手持天蛇杖飞上半空,凝聚全身力量,毅然向水魔兽冲去。霎时间,一团白光照亮天地,灵儿与水魔兽同归于尽。洪水退去,而受灾后的南诏国,却只剩下断壁残垣。 天空放晴,在金色的阳光下,天蛇杖缓缓而落。天蛇杖在阳光中闪闪发光,却久久不见灵儿归来,逍遥悲痛欲绝。落日的余辉下,逍遥辞别阿奴,踏上返乡之路。一缕笛音传至整个山间,阿奴黯然神伤地吹笛为他送行,也送走了她的心。 风雪茫茫,逍遥举步为艰。迷茫间,远远看见雪中的一棵大树下,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默默守候。原来是月如手撑一伞,怀抱忆如,深情地望着逍遥,等待着他归来。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什么意思?

2,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什么意思

你好,满意请采纳哦!
李逍遥:“大恩大德,我李逍遥永世不忘,不忘……!?”
赵灵儿低头吟唱着: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赵灵儿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仙剑奇侠传》

灵儿不舍得逍遥离开,她怕逍遥会忘记她,她怕她和逍遥的一切会如水流过一般了无痕迹。

PS解释:既然已经离开了,不能回到过去了,又何必去记得那些过去不忘记,既然没有缘分的,何必需要誓言,我们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就像水划过一样的没有痕迹,明天还是以后,你和我已经是陌路人.

也不知道解释的对不对.

3,“既不回头 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 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 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 君已陌路”出自哪里?

意思是既然没有缘分的话就不要再去强求。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 原文: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译文: 既然不想要回来,为什么不忘记,既然没有缘分,为什么还要发誓。今天发生的种种事情,像水一样飘过。明年这个时候,已经不认识你了。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 《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六义”是《诗大序》(《毛诗序》)最先提出,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 [15] ,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4,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必誓言;昔日种种,似水无痕;今夕何夕,君已陌路。哪首

《仙剑奇侠传》赵灵儿的一段低头吟唱着: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赵灵儿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既不回头 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 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 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 君已陌路 在游戏中,灵儿对逍遥的离开很伤心,认为逍遥一走,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逍遥说:“大恩大德,我李逍遥永世不忘!”但这对灵儿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灵儿才会对他说道:“既然你不再回来,又何必记着(不忘了我)?既然你我没有缘分,你的誓言又有什么用(又怎么还会需要誓言)?今天的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就像水一样没有了痕迹 ;(我)明天(以后)会怎样,(都)以和你变成陌生人了(和你没有关系了)。”
在电视剧里则是逍遥失忆,要离开,忘记了对灵儿的海誓山盟,所以灵儿说:“既然你不再回来,又何必记着(不忘了我)?既然你我没有缘分,你的誓言又有什么用(又怎么还会需要誓言)?今天的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就像水一样没有了痕迹 ;(我)明天(以后)会怎样,(都)以和你变成陌生人了(和你没有关系了)。” 最后灵儿牺牲,逍遥最后知道爱情真谛。但是却天人永隔。远在天堂的守护,遥望着再也无法触摸的笑脸,这样的幸福是多么的遥不可及与悲凉……

5,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李逍遥:“大恩大德,我李逍遥永世不忘,不忘……!?”
赵灵儿低头吟唱着: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赵灵儿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仙剑奇侠传》

灵儿不舍得逍遥离开,她怕逍遥会忘记她,她怕她和逍遥的一切会如水流过一般了无痕迹。


PS解释:既然已经离开了,不能回到过去了,又何必去记得那些过去不忘记,既然没有缘分的,何必需要誓言,我们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就像水划过一样的没有痕迹,明天还是以后,你和我已经是陌路人.

也不知道解释的对不对.

6,文学形式有哪些

文学艺术形式 按类别分,有大的两类:文学形式: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哲言、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电影剧本(主要四类: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艺术形式: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主要四类:绘画、雕塑、音乐、戏剧) 按表达方式有:1.语言艺术:戏剧,诗歌,小说,散文2.表演艺术:音乐,舞蹈3.造型艺术:绘画,雕塑4.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等 拓展资料: 文学简介-百度百科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7,求应对的诗词?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若是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还有这个

你猜中 你看清 原是因你太聪明
我容忍 我信任 也是因我更自信
我共你 作天造地设完美假知音
非不爱 但知彼此都更爱自己

8,仙剑1里"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的意韵?

相传,黄泉路上会经过一座桥,叫奈何。
桥尾,有一个叫孟婆的女人候在那里,给每一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浓汤。
日复一日,孟婆的汤便有了另一个名字----忘情水。凡是喝过忘情水的人就会忘却今生所牵绊,
了无牵挂的进入轮回道开始下一世轮回。

她站在桥头,眼神茫然,一袭青衣罗裙像凋零的树叶,在寒风中随风摇曳。

她苍白的脸,单薄的身子,还有眼里那份若有若无的哀怨都给那绝世的容颜平添几分凄怜。

一个个面无表情的人从她的身边经过,都是一样的的白色长衣,一样的足不触地。

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当中有的垂首而过,有的不停回头,有的健步如飞,有的足上却套着脚链。


她看着他们过桥,发现这是一座只能单向而行的桥。上了桥就不能再回头,没有后路可退。

“过了奈何桥,喝过孟婆汤,就会忘记尘世间所有的一切,忘记自己。”
她记得三百年前当她还未化成人形时姐姐告诉过她关于奈何桥的故事。

那日,风和日丽,春意正浓。她和姐姐在断桥之下嬉戏缠绵,她一度认为在这个世间上再也没有什么桥可以比得上断桥。后来姐姐告诉她有一座叫奈何的桥可以让人忘记所有的悲伤痛苦。遗忘,总是让人觉得幸福的。

于是,这座美好的桥百年来就一直在她的记忆里徘徊,久久不去。

而今,奈何真的就在她眼前了,她却踯躅不前。踏过去,所有的回忆烟消云散,千年的等待付诸一空。不踏,那些记忆的片段逐渐清晰,拼凑出一曲悲歌让她肝肠寸断。

终于决定要过去了,就像姐姐说的,遗忘才能换来幸福。

只不过一动念,她青色的身影便已跃到桥尾。低头,面前坐着一个半老的妇人正在用勺子把一锅浓汤搅得沸腾。

她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孟婆吧。


孟婆递汤给她的时候手突然一颤,一滴混浊的泪便滑落碗中。

听说孟婆只为经过三世情劫的沦落人掉泪,而她的泪可以让其看到前世今生。

重温那些回忆是极其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彻底的痛又怎能彻底地遗忘?

她听到梦婆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接着意识就逐渐模糊,陷入了千古的幽冥之中。

(1)


西汉末年,匈奴为患。

楼兰国,一个常年受匈奴侵犯的小国。楼兰王迫于匈奴的凶猛,抵抗无益,只得采取和亲策略,凡隔十年就送上一名公主和亲。

楼兰后宫一处。

红木所雕刻的宫阙,白玉所堆砌的走廊庭院。奢侈而浮华,却又隐隐透露着空寂和凄凉。

宫廷楼阁、锦衣玉食丝毫不能让她快乐。锦绣宫中,只有这潭天然的湖水为她独爱。

她在湖面凌波而舞,体态婀娜、霓裳缥缈。身后,却竟是水过无痕。

她是楼兰王数之不尽的女儿之一,她是整个楼兰最美的女子,同时她也是楼兰国里地位最特殊却不讨楼兰王欢心的公主。

她叫锦绣,她的母亲是楼兰的王后。

若不是母亲对她仍然宠爱,或许她这个公主早就被驱逐出楼兰,哪能在此凌波而舞。

凌波而舞?
是,在水面上跳舞是她唯一喜欢的一件事。

她自小与众不同。三岁,当她失足掉进锦绣湖里时,在宫女和母后的呼救中她居然安然无恙的飘凌在水面之上,向众人露出天真而甜美的笑容。

自此,宫中众人看她的目光多了一种恐惧,父王认为她是不祥的妖人避而不见。而母后虽然时常来锦绣宫给她添置一些绫罗绸缎、翡翠珠钗,但是仍然掩饰不了眼神里的怀疑和畏惧。

十六个春华秋实,她就在锦绣宫中黯然度过,陪伴她的只有足下的这一潭湖水。

昨夜,父王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踏进锦绣宫。她受宠若惊的行了跪拜之礼后,父王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来意。

原来与匈奴的十年之约又到了,在必须派送一名公主和亲的情况下,她这个皇后所生又极不受宠的锦
绣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人选。

在一些形式上的封授仪式后,她便成了和亲公主。

无意中听一些多嘴的宫女谈论过关于匈奴的种种。匈奴好像是一个极其残暴的民族,历代的匈奴王都荒淫无道,尤其是现在的王--浑邪单于更是凶残淫亵。

她想罢,淡然地笑了,其实嫁与不嫁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分别,不过是换了个牢笼,换了个囚禁的方式。

母后泪流满面,搂着她直呼:“我可怜的女儿。”,宫女们窃窃私语,大有幸灾乐祸的成分。

她盯着父王,想从他眼睛里看到点什么,可是得到的却是他的解脱和惶然离去的背影。

漫无人烟的荒漠,可听到远处风卷狂沙的呼声,如歌如泣。

快要到匈奴的都城了,她掀开车帘再一次眺望这荒凉的大漠。

今次是她第一次远行,却也是最后的一次。

她是个注定活不过十八的女子。当她会凌波起舞的事在楼兰传开之后,父王就请来了一位巫师为她算命。巫师说她是三世情孽,不仅不祥而且短命,十八岁已是最高的极限。

她又是淡然地笑。父王实在是个很聪明的王,懂得物尽其用。她这种妖孽与其留在宫中祸国殃民,不如顺势送给匈奴王,一来可以缓和民族关系,二来又可以把她所带的不祥转移给匈奴。

原来不祥也可以成为一种武器啊!她想,如果匈奴王知道自己迎娶的竟是一个短命的灾星不知将是何等的勃然大怒。

车马终于抵达匈奴城。

迎亲的队伍稀稀散散,卫士们一个个眼神不屑。

浑邪单于没有亲自迎接,听说他的宠妾正好怀上王子。

匈奴的都城没有楼兰那样秀丽婀娜,却独在天地之间霸气横秋。

七天的沐浴斋戒后,她终于见到了众人口中的魔鬼--浑邪单于。

一个很高大的男子出现在她的面前。蓝色的眼珠,就像深邃的湖水,她突然很想凌波而舞。

她不自觉的就伸出青葱般的手指轻轻的抚摸他的眼凹,然后把指尖停留在他的眼睛上,感受他的蓝在她的指间跳动。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其实浑邪根本不像外界所谣传的那么残暴。他是很好战,但战争的过程中从不伤害无辜百姓。至于荒淫一词更是没有根据,他在她之前有一个宠妾,现在怀了他的孩子。

他会带她去看大漠飞鹰,会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会用长满胡荏的下巴磨蹭她白嫩的脸,还会在她的颈窝呵气,让她笑个不停。


他在看到她凌波而舞之后,除了一刹那的惊慌,替之而来的居然是欣赏。他喜欢站在岸边看她在水面上跳舞,舞末,他便轻轻的咬她的耳垂,告诉她她有多么美丽。


后来她知道那个怀了他孩子的宠妾叫胡姬,是他受成人礼的那天,父王送给他的礼物。

他说他从来不爱胡姬,但是他需要一个孩子,这是他对这个国家的责任。

胡姬来找她的时候,她从她的嫉恨的眼神里已经看出了点什么。

但她没想到胡姬会在推她的时候故意把自己弄倒。

那是个丰满而妖艳的女人,她的眼神告诉她,凡是她想要的东西没人能抢得走。

胡姬跌倒的瞬间,唇角扬起了鬼魅的笑。

在遍地的鲜血以及宫女的惊慌呼叫中,他来了。

他给了她一记狠狠的耳光,从血泊中抱起胡姬头也不回地走了。临行,丢下了一句话:“收监待审。”

胡姬的孩子终究没有保住。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她的过错。

他来过监牢一次,他说:“只要你肯给胡姬赔礼道歉。我这次可以饶过你。”

她默然。半响,淡淡的笑,仍旧不语。

于是他便恼怒的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妖孽。”

她如果有心,在
听到这句话后也变得残碎。

她是个注定活不过十八的女子,生与死于她而言根本
无谓。

她因为他的爱而活,却也因为他的不信任而不愿再活。

生既无可念
,死又有何悲?

“今生你欠我的,来世我要你还清。”她把玩着一只珠钗喃喃道
。昏暗的光线下,她浮起一抹绝尘的笑容,寒如水。

公元277年,楼兰和亲公主
自尽于地牢。同年匈奴王浑邪战死,胡姬遂葬。


(2)

时光飞逝,岁月荏
苒。转眼,又是一世。

唐代宗大历初元

安史之乱仿若一场恶梦,恶梦清醒
后人们又开始纵情声色、灯红酒绿。

长安城内,夜夜箫歌,繁华依旧。


霍小玉”这个名字在京城内外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京城有三奇,歌妓霍小
玉便是奇中之最。一个武将的遗女却沦落青楼,美艳不可方物却只爱低眉吟诗作乐。十
六岁的芳龄便艳名远播,引来一干贵族富绅尾随其后,挥洒千金只愿求得一夕欢愉。而
她却不畏金钱豪权,严明卖艺不卖身。

如此女子,怎能不称奇?

她天性孤
傲却又受生活所迫不得以流落青楼,她宁可红颜独老、孤独一生,也不愿献媚于达官贵
人获得一时风光。

她经常靠窗而立,身影娉婷,绝世的笑颜将为谁人而展?她
是觉得冥冥之中她正在等待一个可以让她心甘情愿为其而喜、为其而悲的人。


一直等待,直到遇见李益。

一首《江南词》引得她魂索梦牵。

“ 嫁得
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给弄潮儿。”

她第一次主动邀请男子
等上她的阁楼秉烛夜谈。

他们一个孤芳自赏、傲骨寒霜,一个风流多情、
华四溢,二者如鱼得水相谈甚欢。

她决定让他留宿的时候就决心今生今世非君不
嫁。

和他共同生活的两年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可惜快乐总是短暂的。


他被朝廷授职郑县主簿,官爵的加升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短暂的分离。

临别
他望着她绝世的容颜信誓旦旦地许下誓言:“明春三月,迎取佳人,郑县团聚,

永不分离。”

她的冰雪聪明让她预感到了这份结局不会如她所意,但是她仍然愿
意和命运作赌注。她凄楚一
笑,对他说:“人世间的事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等
你高官进爵时,身边不乏绝世美女,到时候今天的誓言就会变成过眼云烟。我不求你一
世的允诺,我只要能够在你三十岁之前陪在你身边就足够了。之后我愿意削发为尼,不
再过问你的任何事情。”

她看着他逐渐远去的背影,轻叹一声,道:“不要负我。”然后一等就是一年。

一年之约仿若隔世,他仍然毫无音讯。又过了许久,她听到了关于他的事情,他已娶朝廷高官之女卢氏为妻,夫妻前往郑州赴任,已得一


她听完后,不语,泪流满面。自此便一病不起。

再次见到他是因为一个自称李十郎的黄袍道人不知为何硬将他绑来她面前的缘故。

红颜憔悴,相对无言。


他看见她清瘦的脸颊,悲切的告诉她,当初并非他负心,而是那卢氏在他到她爹府上拜见那晚,命下人在他的酒中下了迷药。意识模糊中,他以为卢氏是她,而难以把持。醒来后,却发现身边躺着的是卢氏。如果他不答应迎娶卢氏,他就会被朝廷革职押送边疆,前途尽毁。

他是个经历了贫困潦倒的生活的人,他忘不了一无所有时受尽鄙视的那种心寒。于是在她和前途的权衡下,他妥协了,背叛了自己的誓言。


她摇摇起身,将一个茶杯摔到地上,暗示他们已经覆水难收。

既然不能拥有他,不如彻底断绝这份情谊让他自由和快乐。

转身时,她突然一阵目昏眼眩,千百年前的记忆在脑海里重叠。

原来这就是她的命,这一世她是名妓霍小玉,他是薄情郎李益,而胡姬则化成了卢氏。

三世情孽,又了了一世。

霍小玉摔杯明后便突然倒在地上,一世美人香消玉焚。

霍小玉的死讯传出后,长安街头有人传出这样的诗句:
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恋诗人;
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3)

宋,西冷湖畔。

春雨如酒,翠柳如烟。

断桥之上,两名女子手撑油雨伞如鬼魅一般行过。

青衣女子体态娇小,清秀脱俗,眉目之间灵气逼人。

而白衣女子却体态妖娆,神色举止散发着一股狐媚。

“姐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来西湖啊?”青衣女子闪动着灵秀的眸子,天真的问白衣女子。

白衣女子笑而不答。神色之间隐隐透露着一种莫名的诡异。


她见姐姐不答她的问题,只好暗自嘀咕。自她有意识以来,姐姐就一直陪在她身边。
她不知道姐姐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只知道姐姐有千年的道行,而且千百年来一直在人世中寻觅。

姐姐寻觅的是什么到现在她仍然不知道。五百年前,她是猎人手中的一条垂死青蛇,本应被刮皮削骨,成为一道美食,后来却被姐姐所救,并教她怎么样修炼。

她记得她第一次可以幻化成人形的时候,月光之下,浑身冰盈透明。


她和姐姐便相拥在一起,互相抚摸嬉戏。

她常常用舌头轻舔姐姐的身体,以此为乐。有一次正玩得兴起,当她舔到姐姐的脸上时,突然舌尖一麻,有种咸咸的苦苦的感觉。

她仰着头,看见姐姐的眼角闪烁着几滴透明的水粒。

姐姐告诉她这是眼泪。

她不会流泪,因为她不知什么为情。她只知道有一个人她不可以失去,就是姐姐。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见到许官人,就浑身上下不舒服。蛇的本能告诉她这是一个会改变她和姐姐命运的男人。但是她仍然无力阻止姐姐和他的相识相恋以及结合。

姐姐和许官人拜堂的那天,风掣雷击。人和蛇的结合是为天所不容的。

她为了阻止姐姐,不惜运用法力和姐姐在雷电中大战。

结果她被打倒在地上,原形毕露。

当时姐姐幽幽的对她说:“我凝望了千年,期盼了百年。等待着我今生该等的人,等他来爱我。等了这么久终于让我等到了,所以无论是谁我也不容许他破坏我的幸福。”

她感受到了姐姐的决心,于是只有默然的看着姐姐开起济世堂;看着姐姐喝了雄黄酒露出原形把许仙吓死;看着姐姐甘愿冒生命危险盗仙草救活许仙;看着许仙宁愿躲在金山寺也不愿再见姐姐,以及看着现在自己为了逼许仙出来水漫金山。

她稍一屏念,运用法力便唤来西湖之水,瞬间,金山寺已成为一片汪洋。


她紧紧的抱住许仙,脚下无数具尸体在水面漂摇。

她为了救一个人却杀了千万个人。呵,这难道不是债吗?

她想起了楼兰的划水无痕,想起了匈奴的大漠飞鹰,想起了唐时的覆水难收……

原来这一世,她是小青,他是白素贞。而胡姬却是许仙。

一滴清泪从小青眼角滑落。她并非无情,只是爱错了一个人,一痛就是三生。

小青自毁千年法力,魂归幽冥。

(二)

三世的情情怨怨,三世的肝肠寸断,蓦然回首,如昙花一现。

她的意识逐渐清醒,身边的事物有清晰起来。

奈何桥上,只向一个方向走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她看见孟婆望着她,眼中有泪。梦婆说:“你还记得你的第二世吗?那一世我介入了你的命运,如果没有我的介入你或许不会死。那个将李益捉到你身边的黄袍道人就是我一时多管闲事幻化而成的,所以,我欠你一世。在进轮回道之前,我可以让你决定你下世投胎何人。”

她轻轻的摇头,这一次她是真正的甩开了万年的爱恨
情仇,无所求。

孟婆说:“我必须还给你一世。”

她想了想,最后淡淡的对孟婆说:“如果非要让我决定下一世,那么让我做他的影子吧。无欲无求,却又可以终身相伴。”

语罢,她端起一碗浓浓的孟婆汤,一饮而尽。

……过了奈何桥,喝过孟婆汤,就会忘记尘世间所有的一切,忘记自己……

9,既不回头 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 何须誓言今日种种 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是什么意思

这是《仙剑奇侠传》的藏头诗

既已殇
不必颓唐
回眸遥相望
头绪却已迷惘
何故苗疆六月霜
必是天公亦感悲凉
不禁落泪大地披银装
忘却斗转星移潮落潮涨
既是宿命何苦自神伤
然诺游吃天下敢忘
无边风月伴君往
缘起紫衫新娘
何事心荡漾
需止情郎
誓共翔
言沧
今倚樯
日暮苍茫
种马尚由缰
种族谁主兴亡
似花少女凤羽妆
水映月月华盖星光
无奈造化弄人枉断肠
痕瑕斑斑送去笛声悠扬
明月不谙孤凤苦求凰
夕阳偏向白头鸳鸯
何处觅得满庭芳
夕烟萦绕细浪
君莫感凄凉
已然悲壮
陌途上
路祥

大概意思是:既然已经决定分手,为什么还念念不忘。表达了经历感情痛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