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谁能帮我找到小学毕业试卷?

本文目录索引

1,谁能帮我找到小学毕业试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跳踉 liáng 自诩xǔ 警惕tì 赐给cì

B、嗥叫háo 牛仔zǎi 滑稽jì 头衔xián

C、赫然hè 够呛qiàng 陛下bì 撬去qiào

D、膺惩yīng 弥漫mí 称职chèn 区寄ōu

2、下列词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格内改正。(4分)

横行无际 不屑一顾 昂首阔步 凶神恶煞按捺不住 奄奄一息 如怨如诉 万籁具寂殚智竭力 无以复加 下流无耻 喜笑颜开 赅人听闻 随声附和 钦差大臣 不可救药

3、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3分)

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贼易之。

易:容易。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6、默写填空。(5分)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岁岁重阳。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

7、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8、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4分)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9、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①布囊其口。

囊:

②恐栗,为儿恒状。

栗:

③郎诚见完与恩。

诚:

④吏护还之乡。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4分)

①力上下,得绝。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11、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3分)

12、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列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13-17题。(15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3、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________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和_______。(3分)
14、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3分)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5、有人对“低下去,静下去”这六个字,加了圆点,并且从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理的一句是( )(3分)
A、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记叙合理,符合声音的变化实际。
B、不写成“低了,静了”,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动态。
C、不写成“不明显,听不清”,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
D、不写成“放小,变静”,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
16、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加了标点符号,这是因为( )(3分)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
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1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3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8、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19、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3分)

20、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3分)

21、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4分)

三、写作(50分)

2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暖如三春晖”。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着父子之爱、母女亲情,也常见邻里间和睦相处,亲友间真诚相待,同学间友谊真挚,师生间情感依依……请截取你熟悉的一段生活,以“真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期末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

1、B

点拨:“稽”音应该为“jī”。

2、忌 俱 嬉 骇

3、B

点拨:“易”的意思应该为“轻视”。

4、A

点拨:欧•亨利是美国小说家。

5、D

6、①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将军白发征夫泪

③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人生易老天难老

⑤不尽长江滚滚来

7、如:《西游记》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8、(1)[答案示例]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2)[答案示例]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

(3)[答案示例] 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4)[答案示例]①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③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④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

点拨:第(1)小题应明确活动的意义、宗旨、特点等,只要涉及其中一个方面即可。第(2)小题符合背景要求,具有语文活动的特点,能举出三项活动即可。第(3)小题只要能给学校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且有一定的创意即可。第(4)小题只要能就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的方法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不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

(一)9、①囊:口袋,这里作动词。

②栗:通“栗”,发抖。

③诚:果真,表示假设。

④之:往。

10、①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

②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

11、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品质,如伪儿啼哭、以缚背刃、以利诱贼、疮手勿惮、哭叫报官等。

12、结尾通过劫缚者不敢过其门的侧面描写,烘托区寄精神的震撼力量。

(二)13、读书 静悄悄 人声鼎沸(或放开喉咙)
14、B 15、A 16、D 17、C

(三)18、D

19、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20、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

21、黄澄澄红丢丢。

点拨:回答“原汤原水原汁原味”亦可。

谁能帮我找到小学毕业试卷?

2,帮我找一些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的练习卷,练习题做做

不好意思,只有关于数学的,你凑活着看看吧.蛮不错的题

3/7 × 49/9 - 4/3
8/9 × 15/36 + 1/27
12× 5/6 – 2/9 ×3
8× 5/4 + 1/4
6÷ 3/8 – 3/8 ÷6
4/7 × 5/9 + 3/7 × 5/9
7/8 + ( 1/8 + 1/9 )
9 × 5/6 + 5/6
3/4 × 8/9 - 1/3
7 × 5/49 + 3/14
6 ×( 1/2 + 2/3 )
8 × 4/5 + 8 × 11/5
31 × 5/6 – 5/6
9/7 - ( 2/7 – 10/21 )
5/9 × 18 – 14 × 2/7
4/5 × 25/16 + 2/3 × 3/4
14 × 8/7 – 5/6 × 12/15
17/32 – 3/4 × 9/24
3 × 2/9 + 1/3
5/7 × 3/25 + 3/7
3/14 ×× 2/3 + 1/6
1/5 × 2/3 + 5/6
9/22 + 1/11 ÷ 1/2
5/3 × 11/5 + 4/3
45 × 2/3 + 1/3 × 15
7/19 + 12/19 × 5/6
+ 3/4 ÷ 2/3
8/7 × 21/16 + 1/2
101 × 1/5 – 1/5 × 21
85+14×(14+208÷26)


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45千米,就要晚0.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0千米,就可提前0.5小时到达.问甲乙两地的距离及原计划行驶的时间.

2.小红、小乔买了一本习题集,利用暑假做习题.小红做了364道,小乔做了228道后剩下的题目正好是小红剩下的2倍,问此书共有多少习题?

3.父亲今年47岁,儿子今年20岁,问几年以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

4.一个植树小组去栽树,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下14棵树苗;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少4棵树苗.问这个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5.甲、乙、丙三人现在的岁数的和是113岁,当甲的岁数是乙的岁数的一半时,丙是38岁,当乙的岁数是丙的岁数的一半时,甲是17岁,求乙的年龄.

6.甲、乙、丙、丁四人一共做了370个零件,如果把甲做的个数加10个,乙做的个数减去20个,丙做的个数乘以2,丁做的个数除以2,四人做的零件数就正好相等,那么乙实际做了多少个?

3,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测量分析
教师:肖宪勇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和三年级学生又度过了半个学期的光阴。在这段日子里我有过喜悦,也有过困惑;有收获,也有失败。期中考试也结束了,我所带的两个班,学生考得不太理想,比对二年级和上届三年级的考试成绩,相差太大。较差和特差人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但作为三年级数学老师的我也在不断反思,为什么学生的成绩考得不高。面对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我觉得更多反醒的应该是自己。
一、试卷方面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总的来说,其考核内容是比较全面、综合的,题型也比较灵活,在题目的安排上,由易到难,题量适中,分数的分配较合理。但有部分内容超出所学范围,使得学生无从下手。比如应用题第1题和第3题,解题方法是学生已经学过的,但是列式计算就超出了学生所学范围。应用题第4题和第5题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这两道题两个班没有一个学生做出来。所以说,整张试卷,对于本学期上半学期知识的考核是全面而详尽的,但在难易度上是有点偏难了。
一、结合本次期中考试、我做以下几点分析:
1.学生在读题时不够认真仔细,甚至有漏题现象,独立做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2.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不强;
3.题型有所涉及,但在练习时还是不够到位;
4.学生对成绩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很多同学无所谓,当时讲能明白,过了几天又忘了。
二、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想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1、加强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加大习题训练量,从而保证多见几种类型的题,能够触类旁通;
3、做练习题时,遇到几何问题让学生多画图,培养空间思维,逐渐建立立体观念。 4、进一步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和书写干净认真的习惯
5、培养学生独立做题的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自己充满责任感

4,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半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展示一下吧!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字迹工整,你一定能做到的!
一、字词大观园
1、小小书法家。
yòu yá xīn qín zūn jìng shù shǒu wú cè



xùn sù jīng miào wéi dú zhèng zhòng qí shì

2、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
爪牙( zhǎo zhuǎ) 转动(zhuàn zhuǎn) 扇子(shān shàn)几乎(jǐ jī )
鸡爪( zhǎo zhuǎ) 转身(zhuàn zhuǎn) 扇风(shān shàn)几天(jǐ jī )
3、给下列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 ) ( )( )
肖( ) ( ) 采 ( ) ( ) 石( )( )
( ) ( ) ( ) ( ) ( )( )
4、查字典填空。
“临”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临”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1)到、来。(2)挨着、靠近。(3)照着字、画临摹。在临帖中“临”的意思是( );在降临中“临”的意思是( );在临街中“临”的意思是( )。
5按要求写词语.
(1) 转败为胜(含反义词)( )、( )( )
(2)春回大地(和春天有关)( )、( )、( )
二 、句子化妆间(按要求完成句子)
(1)( )孙膑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田忌反败为胜。(填关联词)
(2)文王将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命名为“和氏璧”(改“被”字句)
⑶( )的小虾( )地游来游去。(填合适的词语)
⑷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修改病句)

三、口语交际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你准备怎样做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把它写下来。
————————————————————————————————————————————————————————————————————
四、知识万花筒:
1、古诗名言大积累。
(1)( ),才了蚕桑又插田。
(2)问渠哪得清如许,( )。
(3)草长莺飞二月天,( )。
(4)写出一句和读书有关的名言:( )
2、课内阅读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松鼠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这段话写出了松鼠的( )特点。这段的中心句是( )。
3、课外阅读:
我爱桂花
人,都爱美。有的爱美妙的音乐,这美的旋律会使人陶醉;有的则爱花,花的婀娜(ē nuó)多姿、芬芳香味,使人心旷神怡;像我,我爱桂花。
八月,许多花都已经凋谢,而桂花却怒放了。打老远人们就闻到一股香气。但花儿在哪里呢?——害羞的桂花躲在叶子后面哩!你看它,由五六个小瓣组成的小黄花,娇小玲珑,十分可爱,多么像藏在绿阴后面的害羞的姑娘啊!
桂花,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玫瑰的浓艳重彩,没有菊花的千姿百态。它花美而不刺眼,显得那样朴素大方;花香而不刺鼻,闻着是那样的使人清新舒畅。
桂花榨出的油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桂花糖,吃起来有一股桂花的香气。当爸爸买糖给我时,我总爱对他说:“买桂花糖!买桂花糖!”桂花还可以熏香茶,喝了这种茶,满口清香。据说桂花还可以制成化妆品……它的用途真广啊!
我想,做一个人,也应该像桂花那样,不争名利,不哗众取宠,却有益于人民,有利于社会。
朋友,你能不爱桂花吗?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2)形容姿态各种各样。 ( )
2、用“ ”画出短文中的拟人句;用“ ”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
3、文中除写了桂花之外,还写了牡丹、玫瑰和菊花,请你在文中找出最恰当的四字词语,分别写在它们后面的括号里。
桂花( ); 牡丹( );
玫瑰( ); 菊花( )。
4、桂花的用途很广,桂花油可以制成( ),桂香可以( ),桂花还可以制成( )。
5、用“可以……可以……还可以……”另造一句。

6、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妙笔生花: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字数300左右。

5,小升初语文试卷(苏教版)

有几份,你选一下吧!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5219





首页学校论坛 给我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资源中心>>试题选登
发表日期:2009年6月3日 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方勇 编辑:admin 有326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大 中 小】



2006年苏教版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ōnɡ jǐnɡ xū yú táo zuì yù hán lín xún

( ) ( ) ( ) ( ) ( )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1、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2分)

“ ,你怎么来得这么迟呢!”这句话前面的横线上加“啊、哇、哎呀、哈哈”中的任意一个词都可以。 ( )

2、选择题,在括号中填上序号。(2分)

和“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 )

①走亲戚 ②奔走相告 ③走投无路 ④走味儿

3、照样子,根据情境写古诗名句。(4分)

例:朋友辞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中秋佳节:

儿童生活:

4、根据给定的词语意思造句。(2分)

津津有味(形容有兴趣)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大文豪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请你写出描写白鹭外形的句子。



2、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 ,飞向 ,

飞向 ,飞向 。(《大江保卫战》)

3、《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 , 。披蒲编,削竹简。 , 。

四、 选用恰当的修改符号改正下面一段话中的5处错误。(5分)

开学以来,开展了以诚信教育为主提的系列活动。大家阅读了“诚信从我做起”一书,参加了演讲、唱歌、画画等活动。这些活动虽然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而且增加了我们的能力。由于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江宁电视台还派来记者进行采访报道。

五、阅读。

(一)(《孔子游春》片断)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清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深”在字典中的解释有:(1)久,时间长。(2)程度高。(3)颜色重(4)距离大。你知道“意味深长”的“深”是什么意思吗? 。(1分)

2、因为水 , , , ,所以说水是真君子。(4分)

3、读读画线部分,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1分)

4、水有志向,因为它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水的这种品质让你想到了学过的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3分)







5、“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孔子的名言,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请写一句。(2分)



(二)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被严格地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水、洗漱、洗菜、洗衣、喂牲口,全部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闯入沙漠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渗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盒水——3斤左右,放在牛前面。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这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着什么。不远的沙滩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地往回走去。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到了我那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只有半盆的3斤水在我们眼里太平常了,可是读完第一自然段文字,你一定感受到它的“珍贵”,因为

。(2分)

2、文中写了老牛两次哞叫,你一定能听懂老牛的声音:(4分)

(1) 凄厉的哞叫是在

(2) 仰天长哞是在

3、文中还写了不同角色的“哭”。走进他们的内心,你一定能体会到:(8分)

(1) 运水战士和司机的哭是因为

(2) 小牛眼中的泪水是因为

(3) 老牛眼中的泪水是因为

(4) “我”流下了滚滚热泪是因为

4、一向憨厚、忠实的老牛,这次却这般倔强,请在文中画出表现老牛倔强的语句。(2分)

5、渴极了的老牛把这“以死抗争得来的水”全给小牛喝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请写下来。(3分)







6、读完了全文,你感动吗?我们在小学阶段也曾经学过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请你写出两篇有关的课文题目。(2分)



六、习作。(30分)

人间真情无处不在,你在生活中肯定也感受过来自朋友、老师、同学、家长,甚至陌生人的情谊,也许只有短短的一瞬,却让你久久难忘。请你选择一件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表达流畅。请你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6,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毕业复习专项练习试卷》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Di7yhnJ4flb_9G8jIiZDQ ?pwd=5pas 提取码:5pas 小升初语文毕业复习专项练习试卷|小升初语文试卷(15份)|小升初应考全考点全攻略|听力训练|五.mp3|四.mp3|三.mp3|六.mp3|38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资料汇总(23页).doc|37小升初语文归类复习资料(16页).doc|36小升初语文冲刺复习知识点(81页).doc|35小升初作文(5页).doc|34小升初语言表达(14页).doc|33小升初语文阅读03(20页).doc|32小升初阅读理解02(57页).doc

7,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三、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8分)

1。( )的花朵 ( )的小草

2。( )的草地 ( )的茎叶

3。( )的柳树 ( )的风筝

4。( )的天空 ( )的蝴蝶

四、比一比,再组成词语。(6分)

五、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6分)

1。( )周总理( )工作。

2。( )雷峰把老奶奶送回了家。

3。( )四川是我( )故乡。

六、选词填空。(6分)

征服 克服 顽强 坚强

1。中国登山队( )了重重困难,( )了珠(zhu)穆(mu)朗(lang)玛(ma)峰。

2。( )的战士,个个都有( )的战斗精神。

七、读句子,把括号中不正确的字划去。(6分)

1。质,应查(厂贝)部,再查四画。( )

2。现在恐龙(kong long)已经灭(决绝)了。( )

3。图书馆延长了开放时间,满足了大家的(须需)要。( )

八、用多音字组词。(8分)

九、判断各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分)

1。《小池》作者是宋代的杨万里。( )

2。“月黑见渔灯”是《江上渔者》中的诗句。( )

3。海底是没有声音的。( )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小池

泉眼无声___________,树阴照水_________。

小荷才露_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______________。

《小池》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妈妈在我们家里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她为让我专心学习,让爸爸安心工作,不仅完成上班时间八小时的劳动,还要包揽一切家务。

妈妈省吃俭用,尊老爱幼,她为一家人的伙食操尽了心。每天除了照顾身弱的爸爸,让他多吃点好的外,还要为我调剂一日三餐,更要节省一部分钱来孝敬爷爷、奶奶。从我记事起,妈妈的饭桌上就没离开过咸菜和大酱,遇到菜少的时候,她基本不动筷。每当我们劝她吃菜的时候,她总是说:“你吃吧,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因此邻居都夸妈妈是个贤妻良母。

妈妈不怕威胁,坚持正义,敢于斗争。一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卖黄瓜的摊床上,卖菜的老爷爷给妈妈称了两斤黄瓜。当他转身给妈妈找钱的时候,来了一个留小胡子的小伙子。他以最快的速度拿了三条黄瓜,趁老爷爷不注意,转身就要跑。妈妈拉了小伙子一把,心平气和地说:“喂,同志,你的黄瓜还没有称呢,也没给钱,怎么就走啊!”留小胡子的小伙子眼睛瞪得圆圆的,和妈妈大嚷起来:“黄瓜不是在这里买的,凭什么给他钱。”妈妈的目光是那样坚定,她毫不客气地对小伙子说:“我亲眼见你从这里拿走黄瓜,装进筐里的,你说从别人那里买的黄瓜,你能说出黄瓜是几斤几两吗?”那小伙子一下没词了,放下黄瓜,就灰溜溜地跑了。那个卖黄瓜的老爷爷连声说:“谢谢呀!同志。”妈妈却说:“大爷,您老放心吧!坚持正义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来维护社会秩序。”

啊!多么好的妈妈呀。我为有这样的妈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找出第三自然段的重点句,用~~~画出。再写出这段的主要内容。(9分)

2。用‖把第二自然段分层。(6分)

8,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复习试卷

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语文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 ( )

yí dòng mǐn ruì

( )( )

méng lóng wéi gān

( ) (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葡萄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光十色: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1)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惊涛骇浪

(2)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 脱口而出

(3)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惊天动地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0.02)


2. 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__________。(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抱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 他就开心地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招 牌) ( 迷 茫 )

yí dòng mǐn ruì

(移 动 ) ( 敏 锐)

méng lóng wéi gān

( 朦 胧 ) ( 桅 杆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壮 烈 豪 迈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开关 彼此 上下

葡萄灰:茄子紫 梨黄 草绿

五光十色:千奇百怪 成千上万 五颜六色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一连三,二连一,三连二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怎么能不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呢?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在我军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走的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2)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周总理。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白杨》。(0.02)


2. 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高大挺秀 (2)生命力强 (3)适应力强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小红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成绩也特别棒。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答:森林的作用有制造氧气、吸收有害物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没有森林就会物种灭绝、洪水泛滥、沙漠扩大,生存环境恶化。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因为意外的惊喜而感到高兴。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叔叔的病很重,很难治好。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吃了能治病的奇妙东西。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人们的爱心。(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答:文中的小男孩拿着1美元硬币到处去买上帝和那个老人出钱救了邦迪的叔叔而不图感谢让我感动,因为他们能说明人们都是有爱心的。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姓名 得分 成绩

一、填空。(23分)

1、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12和18的公因数有( )。

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4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3、 = = =12÷( )=( )(小数)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5、 如果a÷b=5(且a、b都不为0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方程3X=7.2的解是( ),那么2X+3.5=( )。

7、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400千克=( )吨 15分=( )时

60厘米=( )米 250毫升=( )升

8、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最小的素数。

9、把、、这三个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123456789
10、在右表方框里的两个数的和是3。移动这个方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一共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二、认真判断。(5分)

1、假分数都比1小。……………………………………………( )

2、在平面图上,数对(8,3)表示第8行第3列。……………( )

3、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 )

4、4A=24不是方程。………………………………………………( )

5、最简真分数就是分子、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 )

三、慎重选择。(5分)

1、将(5,7)点右移3格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10) B、(2,7) C、(8,7) D、(5,4 )

2、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A、 B、 C、 D、

3、 、 和 这三个分数是( )。

A、意义相同 B、分数大小相等 C、分数单位相同 D、都相同

4、把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加上12 B、乘4 C、除以4 D、加16

四、计算题。(43分)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8分)

0. 7= 0.25= 0.041= 3.2=
3、解方程。(18分)

X÷5=4 368+X=740 2X=0.56





X÷3=160 5X=13 X-0.54=7.25





4、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9分)

10和9 6和8 12和15





六、解决实际问题。(36分)

1、从扬州到南京的路程有90千米,一辆汽车从扬州开往南京,已经行了35千米,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2、超音速飞机每秒飞行500米,是火车每秒行驶路程的20倍,火车每秒行驶多少米?(用方程解)







3、一块花圃2公顷,平均分成5份,每份多少公顷?其中的3份种月季花,种月季花的面积占整个花圃的几分之几?







4、一块布料长8米,可以做同样大小的围裙12个。

(1) 每个围裙用去这块布料的几分之几?







(2)每个围裙用布几分之几米?







4、王师傅5天做8个零件,张师傅8天做11个零件。谁做得快些?







5、甲、乙两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如果4月25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6、6、在一张长36厘米的纸条上,从左端起,先每隔3厘米画一个红点,再从左端起,每隔4 厘米画一个红点。纸条的两个端点都不画。最后,纸条上共有多少个红点?

9,苏教版五年级上期期末卷子(语文,数学,英语)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等第

一、 填空(22分)
1、5.3时=( )时( )分 6米50厘米=( )米=( )厘米
5公顷30平方米=( )公顷
2、已知376×15=5640,那么3.76×1.5=( ),56.4÷1.5=( )。
3、2.7÷11的商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值是( )。
4、4.5是( )的9倍,4.5的9倍是( )。
5、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2.8米,高是0.5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6、在横线上填上 “”或“=”
4200平方米 4.2公顷 7.08千克 7千克80克
2.05×1.03 2.05 9.12÷1.24 9.12
7、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75度,一个底角是 度。
8、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3.6分钟,锯成8段要( )分钟。
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6分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甲、乙两数的和是12.1,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与乙数相等,乙数是( ),甲数是( )。
11、一个数与它自己相加、减、除,其和、差、商相加为8.6,这个数是( )。
12、64.9连续减去( )个6.49后得6.49。
二、判断(6分)
1、0.7千克的棉花比700克的铁轻。 ( )
2、边长0.4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
3、大于0.4而且小于0.5的两位小数只有9个。 ( )
4、7.983保留一位小数后的结果是8。 ( )
5、19.325小数点后第80位上的数字是2。 ( )
6、一个数除以0.01,等于把这个数扩大100倍。 ( )
三、 选择(6分)
1、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0.3分米、0.5分米、0.4分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0.12 B、0.075 C、0.06 D、0.15
2、一件衬衫要用6颗扣子,100颗扣子最多能钉( )件衬衫 。
A、15 B、16 C、17 D、18
3、如果甲×2.8=乙×3.9(甲数不等于0),则甲( )乙。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小虎早上从家到学校上学,要走1.3千米,他走了0.3千米后发现没有带数学作业本,又回家去取。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多走了( )千米。
A、1 B、1.6 C、0.6 D、0.3
5、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9.68,差是3.2,减数是( )。
A、6.48 B、1.64 C、3.28 D、3.025
6、计算1.68÷0.15,当商是11时,余数是( )。
A、0.3 B、3 C、0.03 D、30
四、 计算(36分)
1、 直接写得数。(8分)
= 2-0.64-0.36= 1- = 0.25×4÷0.25×4=
6.3+7= 1.25×3.3×0= 2.19+9.1= 37.2×99+37.2=
2、列竖式计算(4分)
8.32×2.5 7.45÷3.8 (商保留2位小数)




2、 文字题(6分)
(1)甲数是2.89,比乙数的3倍少0.71,乙数是多少?



(2) 3.5与1.5的和除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3、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18分)
2.5×(6+9.728÷3.2) 35.6-1.8+4.4-7.2 0.25×3.2×12.5



7.5÷(1.5+2.5) 6.9÷[(0.4+0.5)×0.6] 13.7×0.25-3.7÷4



五、 应用题(30分)
1、 张奶奶在菜场买了6.5千克豆角,付出20元,找回1.8元,每千克豆角多少元?

2、 六年级两个班的学生采集树种,一班45人,每人采集了0.13千克,二班36人共采集6.15千克,两个班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3、 4只大熊猫两周共吃掉竹叶169.12千克,平均每只大熊猫每天吃多少千克竹叶?



4、 服装厂做校服,现在每套用布2米,比原来每套节省用布0.2米,现在做880套校服的布料原来只能做多少套?



5、 一桶水连桶共重9.2千克,倒去一半后,连桶还重5.6千克,问桶重多少千克?



6、 明明的新房间准备用方砖铺地。如果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方砖需要160块,如果改用边长0.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小学五年级语文检测试题(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汉语拼音、字。(19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ké sou jiān rèn bù bá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 ( ) ( )
dān wù zhāng guān lǐ dài mù bù zhuǎn jīng
( ) (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3分)
传奇(chuán zhuān) 嚼食物(jué jiáo) 正月(zhēng zhèng)
鹰爪(zhǎo zhuǎ) 一摊血(xuè xiě) 怒号 (háo hào)
3、辨字组词。(10分)
戴 带 代 待
领( ) ( )领 ( )表 爱( )
等( ) ( )办 ( )话 ( )业
( )红领巾 佩( ) ( )遇 ( )路
辨 辩 辫 瓣
豆( )儿 ( )别 ( )认 ( )论
争( ) 答( ) 花( ) ( )子
二、词语和句子。(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 )的海上日出 ( )夕阳晚照
( )的高粱 ( )的鲁迅先生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不但……而且……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因为……所以…… 不管……都……
(1)我们( )要学习好,( )要身体好。
(2)( )明天不下大雨,我们( )去春游。
(3)( )困难再大,我们( )不能低头。
(4)( )伯父为自己想得多,为别人想得少,( )受到人们的爱戴。
3、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天上飘着云。(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十来只黑色的麻雀整齐地站在房顶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晚霞映红了村庄。(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我们认真地听语文老师的演算和讲解。(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序号。(4分)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艰难地上升。
A 比喻 B 拟人 C 陈述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句中“我需要它”指的是( )
A 挑山工 B 画 C 挑山工的精神
(3) 下列句子有毛病的是( )
A:《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 B:《高粱情》和《夕照》都是写景物的。 C:张家界的景色十分美丽迷人,好看极了。
(4)“我们跟你们不一样。 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走的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这几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A:挑山工和游人不一样,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劲往前走,就一定能够到达山顶。
B:做事不应三心二意,停停干干,应该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只要扎扎实实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C:做事即使慢了些,也不要灰心失望,要努力迎头赶上。
5、补充诗句或名言警句。(6分)
勿谓寸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山_____________,无水不____________。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岸青山________,____________日边来。
三、阅读(21分)
1、根据提示默写课文片断并回答问题。(8分)
天空的黑色渐渐漫了过来,几乎要把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呆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这是课文《_____________》中的一段。在此将太阳比作________。这篇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夕阳西下的景象。(3分)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观黄果树瀑布随想
汽车驶过绵延的缓坡,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色斑斓的画卷。彩云托着夕阳在天边燃烧,山川溪流、瀑布飞鸟像镀上一层金辉,令人心醉。
这里虽没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却有匡庐之飞瀑,黄山之云雾。
果然,倚在“观瀑亭”远眺,山峦重叠之中,滔滔汹涌之水从70米左右的悬崖之巅飞泻而下,像一柄柄寒光闪闪的利剑从千仞之上直插犀牛潭,激起的一团团白色水雾,像腾空而起的蘑菇云,裹着似玉的水珠飞上殷红的天空,尔后向下徐徐飘洒,轻吻两岸碧绿的草木、五彩荟萃的鲜花。一阵多情的山风飘来,卷起水珠和云雾飞起飞落。轻柔缥缈,像无数彩绸在空中飞舞。一种“神摇目眩心魂颠,欲去未妒忍情涓涓”的感受涌上心头。
此刻的犀牛潭,潭水翻滚奔突,白浪滔天,此起彼落。举头仰望,飞瀑似万练倒悬,其粗若冰柱,其细如白发千丈,使人自然想到李白笔下的壮美奇景:“___________________“。
在潭边侧耳谛听,汹涌澎湃的瀑布犹如万马奔腾,鼓角齐鸣,勇士高歌……,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由此,我想起明代徐霞客称赞黄果树瀑布雄伟之势的“珠帘钩不卷,飞练挂瑶峰,但不足以拟其状的”佳句。然而黄果树瀑布的雄姿伟态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启迪:庸庸碌碌的苟且偷生,不如像瀑布那样在大千世界里闯荡,在逆境中拼搏奋起,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化作珠粉玉沫洒向大地。把瞬间的光彩留给人间。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苟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身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空白处引用的是李白描写瀑布的诗句,请把这两句诗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泰山、华山、匡庐、黄山相比。黄果树瀑布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4、文中有许多比喻句,找出两句来写在“________”上,并填空。(4分)
(1)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
5、请在文中用“__”标出作者看到黄果树瀑布受到启迪的语句。(3分)
四、作文。(30分)
未来的______________
你想过吗?未来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自己的想象国与创造力,写写未来的______________(如房屋、汽车、课堂学习、作业、我……),请将习作题目填写完整。
要求:内容具体,想象合理,字数4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