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有哪些,词牌名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词牌名有哪些?
常见的词牌名主要有长相思、渔歌子、苏幕遮、永遇乐、虞美人、清平乐、采桑子、雨霖铃、菩萨蛮、醉花阴、浣溪沙、临江仙、水调歌头、渔家傲、鹊桥仙、点绛唇、相见欢、捣练子、生查子等。 1、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以白居易词《长相思·汴水流》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另有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后段四句三平韵,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等。 2、渔歌子,词牌名,又名“渔父”“渔父乐”“渔父词”“秋日田父辞”等。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另有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等。 3、苏幕遮,词牌名,又名“古调歌”“云雾敛”“鬓云松”“鬓云松令”等。以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无变体。代表作品有梅尧臣《苏幕遮·草》等。唐代吕岩《苏幕遮·天不高》。 4、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永遇乐慢”“消息”。以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 另有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5、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词毛文锡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另有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五十八字五平韵,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等。
2,词牌名都有哪些?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常见的词牌名主要有:忆江南、长相思、渔 歌子、苏幕遮、永遇乐、虞美人、清平乐、采桑子、卜算子、雨霖铃、菩萨蛮、醉花 阴、浣溪沙、临江仙、生查子、定风波、渔家傲、蝶恋花、鹊桥仙、踏莎行、浪淘沙、 点绛唇、相见欢、捣练子、水调歌头等。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是唐宋时代的乐府诗。适应文化生活的需要,结合当时在音乐和诗歌上的发展而流行的词,它的前身是民间小调。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3,词牌名有哪些
1、如梦令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2、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3、长相思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4、点绛唇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5、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6、菩萨蛮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词牌
4,词牌名有哪些?
词牌名包括:丁儿、八归、八塞、入塞、九日、三台、大有、大椿、大酺、个侬、子夜、无闷、无怨天香、不见、木笡、五拍、六丑、比梅、白萱、白雪、月慢、犯花、古记、东仙、乐正乐令、乐世、长春、西子、西河、西湖、西施、多丽、导引、寻梅、竹枝、合欢、防露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扩展资料 来源: 现代人所谓的"诗""词"都是古时人们的歌曲,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 乐曲名字的来历,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菩萨蛮》因此得名。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牌名
5,求词牌名5个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词句、句子。
常见的词牌名有:
渔家傲、苏幕遮、御街行、菩萨蛮、阮郎归、生查子、浣溪沙、清平乐、木兰花、木兰花慢、减字木兰花、踏莎行、凤凰台上忆吹箫、采桑子、临江仙、浪淘沙、浪淘沙慢、青玉案、曲玉管、雨霖铃、定风波、少年游、戚氏、玉蝴蝶、八声甘州、桂枝香、鹧鸪天、虞美人、满庭芳、水调歌头、水龙吟、永遇乐、洞仙歌、卜算子、忆秦娥、西江月、贺新郎、沁园春、江城子、望海潮、蝶恋花、惜分飞、瑞龙吟、六丑、兰陵王、琐窗寒、过秦楼、解语花、解连环、烛影摇红、薄幸、满江红、好事近、醉落魄、摸鱼儿、祝英台近、点绛唇、齐天乐、扬州慢、暗香、疏影、杏花天、一萼红、小重山、唐多令、风入松、绮罗香、南乡子、醉花阴、声声慢、阮郎归等等。
6,好听的词牌名有哪些?
好听的词牌名有如下: 1、满庭芳。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木兰花。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3、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4、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