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下一句是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1,“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就是自己的儿孙们有他们自己的命运,有他们自己的世界的意思。他的下一句就是莫为儿孙做远忧,意思就是说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的命运,我们作为长辈的就不要给孩子们瞎操心了。 这句话是出自元·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整句诗是这样说的“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这句话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说出了一定的道理。有的时候孩子的命运并不是我们家长想干预就能干预出得了的。我们只能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要教育他们不能产生依赖心理。而且我们重在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至于过程中他们吃的苦受的累都是必须经历的。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家长的年纪比孩子要大,就算想管的话也不可能管孩子一辈子。小的时候可以管管,但等孩子长大了我们也老了,没那个管的能力。可一旦他们产生依赖心理,到你不能管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谋生的能力。 比如像某些富二代孩子一样,他们从小到大都没受过什么苦,年轻的时候指着父母,父母想的是给他们多赚点钱,让他们能够养老。可问题是他们没有谋生的技能,还学会了大手花钱的习惯,等父母去世了没有人管他们,留的这些钱还不够他们几年花的。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不用想着给孩子们攒多少钱,要锻炼他们谋生的技能,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走,要教育他们要有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能分辨是非对错,有独立的人格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
2,“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下一句是什么?有何含义?
这句俗语是想要告诉大家,当人老了之后就不要操太多的心了,因为自己的孩子们、孙子们都各有自己的福气。我们过多的操心也是画蛇添足,更不用说鞍前马后地为他们服务了,这样是有悖常理跟伦德的。 这句俗语的“创始人”我们都很熟悉,他就是《八仙过海》中的铁拐李。 话说当年,在铁拐李还没有成仙的时候,只是凡间的一个散修,那时候他的本名叫做李玄。虽然在修道成仙这件事情上小有成就,但是却是个家徒四壁的人,家里还有妻子和儿子需要养护。 因为李玄整个人一心都扑在了修道上,所以对家庭的关注较少。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也一直都是妻子在负责,终于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这个家庭的矛盾爆发了。 李玄的妻子看到在过年这样重大的日子里,自己家里的油灯都没有油可以烧了,不禁怒火中烧,冲着李玄就发起火来,但是李玄也没有办法做什么,毕竟他除了修仙之外,也没什么一技之长。 但是他的妻子却说:“你赚不到钱,就不能去邻居家偷点油吗?”李玄看着自己的妻子儿子渴望的眼神,还是出门去了,他看着邻居家的高墙,自己也上不去,于是就运用法术变了一个木头人出来,准备让它去探探路。 没想到当这个木头人进入房间里之后,直接就被主人一刀砍成了两半,李玄心下惊诧,也没脸回家见妻儿,于是直接离家出走了,只留下了他的妻子独自抚养孩子长大,他则四处寻访,最终修道成仙。 在多年之后,李玄已经成了铁拐李,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飞黄腾达了,而且正在家里举办庆祝宴会,妻子和儿子都穿着华服,而妻子更是在席间穿梭忙碌,他自感羞愧,于是在墙上留下了这么一首打油诗: 三十晚上偷灯油, 钢刀斩了木人头。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为儿孙做马牛! 虽说这句话是铁拐李的自嘲之语,但是细细品味之下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做。如果父母帮助他们做了太多的话,反而是害了他们,那样会让孩子丧失自我成长的能力。 所以我们才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想要做什么事情是他们的自由,当做父母的尽完了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的义务之后,就不要再为他们继续操太多的心了,这时候如果还继续奉献自己的话,反而会限制孩子们的成长,甚至让他们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道。 故而我们说,这后半句才是精华所在,因为前半句只是在给大家提醒,而后半句才是告诉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而今,咱们也都步入了晚年,儿女的事情咱们就不要多插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家把自己照顾好,过好自己的夕阳红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爱护!
3,儿孙自有儿孙福,下一句是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下一句:
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
出自:
满江红·胶扰劳生
[作者] 晦庵
[全文] 胶扰劳生,待足后、何时是足。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