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人造卫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本文目录索引
1,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名字是: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轨道上。 扩展资料: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 1965年9月,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取得一定进展的情况下,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了由赵九章任院长、代号叫“651”的卫星设计院(公开名称为“科学仪器设计院”),并把中国第1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从此,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开始。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召开了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最后确定东方红一号卫星属于科学探测性质。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成功的标志,即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所谓“上得去”就是首先要保证卫星飞上天;“抓得住”就是卫星上天以后地面设备能对卫星实施测控;“听得到”就是卫星要播送音乐,且可被地面接收和听到;“看得见”就是卫星在轨飞行时能让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得见,以便鼓舞人心。 1967年初,中央正式确定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播送《东方红》乐曲,以便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 1967年底,中央最后审定了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案,规定该卫星不小于150千克(最终确定为173千克),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并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该卫星上天后要“上得去、抓得住、测得准、看得见、听得到”。为此,后来想了不少办法,攻克了不少技术难关。 发射成功: 1970年4月1日,装载着2颗东方红一号卫星和1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列抵达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场。4月2日下午,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听取即将发射的中国第1颗人造卫星及其运载火箭情况的汇报。4月24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批准实施发射。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遨游太空: 因为化学电池寿命有限,所以东方红一号设计的工作寿命只有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在运行期间,卫星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 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轨道上。观测表明,到2009年2月,东方红一号还运行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方红一号卫星
2,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时候又是谁发明的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 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轨道上。 扩展资料人造地球卫星可分为观测站、中继站、基准站和轨道武器四类。 1、观测站 卫星处在轨道上,对地球来说,它站得高,看得远(视场大),用它来观察地球是非常有利的。此外,由于卫星在地球大气层以外不受大气的各种干扰和影响,所以用它来进行天文观测也比地面天文观测站更加有利。属于这种功能的卫星有下列几种典型的用途。 2、中继站 在轨道上对信息进行放大和转发。具体分为两类:一类用于传输地面上相隔很远的地点之间的电话、电报、电视和数据;另一类用于传输卫星与地面之间的电视和数据。 3、基准站 这种卫星是轨道上的测量基准点,所以要求对它测轨非常准确。 4、轨道武器 这是一种积极进攻的航天器,具有空间防御和空间攻击的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方红一号卫星
3,你知道中国发射的第1颗人造卫星叫什么名字吗?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在1966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被命名为“长征一号”,由两级液体燃料火箭和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组成。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宣告我国也进入了太空时代,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继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中国的卫星发展而在1975年11月26日,我国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三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之后在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 捆绑式火箭在西昌首次成功发射,为我国发射载人飞船奠定了基础。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发展计划,这个项目后来被命名为“神舟”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行了新的一个里程碑。 “神舟” 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1月作出决定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批准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建设初步配套的实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以一定规模和短期关怀解决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设空间站,解决大规模、长期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现在已经发展到神舟十三号了,相信未来我国的卫星航天工程会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成熟。
4,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名字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名为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