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哪些?

1、《奥赛罗》 《奥赛罗(Othello)》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这出戏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的Whitehall Palace首演。 作品讲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 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2、《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 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3、《麦克白》 《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创作于1606年。自19世纪起,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公认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由朱塞佩·威尔第于1847年在佛罗伦萨完成谱曲,后又经过多次修订。 《麦克白》的故事,大体上是根据古英格兰史学家拉斐尔·霍林献特的《苏格兰编年史》中的古老故事改编而成。《麦克白》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国王和王后对权力的贪婪,最后被推翻的过程。 4、《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该剧的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亚选亲;一条是杰西卡与罗兰佐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 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5、《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 该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赛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姆雷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麦克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尼斯商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哪些?

2,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什么?

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他就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他是莎士比亚的名言,也是他能在艺术天地里自由飞翔,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的秘密。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父亲是个商人。4岁时,他的父亲被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这个拥有两千多居民,20家旅馆和酒店的小镇镇长。 这个小镇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他觉得神奇极了,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演起戏来,并想长大后从事与剧本相关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亲经商失利,14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18岁时他结了婚,不到21岁,已有了3个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岁,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遗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说:“女人应该与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不过,他对辛勤持家,抚养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关怀备至。1586年,富于进取精神的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使。这虽然是打杂,但毕竟跟戏剧挂了钩了,莎士比亚尽力尽心地干这个工作,他干得很好。骑马来的观众都原意把马交给他。莎士比亚常常忙不过来,只得找了一批少年来帮忙,他们被叫做“莎士比亚的孩子们”。 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华,他终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时,莎士比亚也认真演好,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那时候,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为一个戏要是不受观众喜欢,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戏。莎士比亚在坚持学习演技的同时,还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了解了自己祖国的历史和人民不幸的命运,他决定也尝试写些历史题材的剧本。 27岁那年,他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大受观众欢迎,他赢得了很高声誉,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 1595年,莎士比亚写了一个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上演后,莎士比亚名霸伦敦,观众像潮水一般涌向剧场去看这出戏,并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故事是这样的: 在意大利的一座城市中,有两个世世代代都是仇敌的贵族,一个叫蒙太古,一个叫凯普雷特。 有一次,凯普雷特家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家的独生子罗密欧冒着风险,戴着假面具去参加了。他结识了凯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互相倾心,陷入爱情中。在一个神父的帮助下,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不幸的是,不久两家又发生了仇杀事件。朱丽叶的表兄在决斗中被罗密欧刺死,罗密欧因此被赶出城市,不久朱丽叶的父亲准备把她嫁给另一个贵族青年。 朱丽叶忠于罗密欧的爱情,她宁愿死也不愿意再嫁。在神父的帮助下,她喝下了一种长眠的药,假装死去,神父同时叫人通知罗密欧赶紧回来。但不幸的是送信人没把信及时送到,罗密欧听说朱丽叶已经死去,悲痛欲绝。他赶回来,在假死的朱丽叶面前服毒自杀。朱丽叶醒来后,见罗密欧已死,她拔出罗密欧的剑也自杀了。这一悲剧,深深地感动了两家人,他们最终消除了他们世代的仇恨,友好起来了。 这部剧本中,作家写了自由爱情的可贵,谴责了封建制度对爱情的迫害,歌颂了理想的爱情。 1599年,莎士比亚已经很有钱了,他所在的剧团建成了一个名叫环球剧院的剧场,他当了股东。他还在家乡买了住房和土地,准备老了后回家备用。不久,他的两个好友为了改革政治,发动叛乱,结果,前者被送上绞刑架,后者被投入监狱。莎士比亚在悲愤不已,倾注全力写成剧本《哈姆雷特》,并亲自扮演其中的幽灵。 哈姆雷特本来是丹麦的一个快乐王子。他正直的父王被叔叔毒死,叔叔篡夺了王位,并霸占了他的母亲。在国外上大学的哈姆雷特赶回国,他的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的被害经过,要儿子报仇。 哈姆雷特为了报仇,装疯卖傻,寻找机会了解事实的真相。一次,他请一个戏班子演了一出杀兄篡位的旧戏,情节和他父亲鬼魂所说的一样。在演出过程中,他的叔父惊慌失措,从而证实了他自己的罪恶。 哈姆雷特决心报仇。但一次偶然的失误却把自己情人的父亲误杀了。他的叔父把他送到英国,并让英国国王杀死他。哈姆雷特半路上跑了回来,又发现自己的情人因父亲死去,爱人远离而精神失常,误入河中淹死。 叔父唆使哈姆雷特情人的哥哥和哈姆雷特决斗,结果两人都中了敌人的诡计。临死前,哈姆雷特奋力刺死了叔父,为父亲报了仇,但他没有完成重整“颠倒混乱的时代”的大业。在这出悲剧中,哈姆雷特代表的是那些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热爱生活,反抗邪恶但却思想多于行动,过于优柔寡断;叔父代表的是封建反动势力,他荒淫无耻,奸险毒辣、诡计多端。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哈姆雷特的悲剧反映了包括莎士比亚在内,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在以后的几年里,莎士比亚又写出了《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它们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616年,莎士比亚由于生病离开了人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 “看在上帝的面上, 请不要动我的坟墓, 妄动者将遭到诅咒, 保护者将受到祝福。” 他的墓现在他家乡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象朝圣一般去瞻仰。

3,莎士比亚主要著作有哪些?

一、《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于1599年创作的一套喜剧。话剧背景是一个森林,而男女主角最后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故事梗概 已故的罗兰爵士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奥利佛没有按照父亲的遗嘱好好的照顾小儿子欧兰德,于是欧兰德准备拿着属于自己的遗产离开哥哥,奥利佛为了不让欧兰德得到遗产,安排他和大公爵的武士卡而斯比武。 大公爵被自己的弟弟取代了爵位,他的女儿罗斯兰却因为和新公爵弗莱德利克的女儿西利亚要好而留了下来。罗斯兰和西利亚去观看了比武,胜利的欧兰德爱上了罗斯兰,罗斯兰也对他抱有好感。 弗莱德利克放逐了侄女罗斯兰,西利亚决定和她一起走,她们带着小丑试金石去亚敦森林投奔被放逐的大公爵。 在森林里,罗斯兰和欧兰德相遇并且相爱了。奥利佛被弗莱德利克拿去了所有的田产,也来到了森林,大公爵收留了他,他和自己的弟弟冰释前嫌并且和西利亚相爱。最后奥利佛拿回了自己的田产,欧兰德继承了大公爵的爵位和财产,故事有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二、《威尼斯商人》 故事梗概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Antonio),为帮助好友巴萨尼奥(Bassanio)娶得波西亚(Portia),而与仇家——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夏洛克(Shylock)借钱。答应若无法还钱,就割下自己的一磅肉抵债。不料,他的商船在海上遇险,因而无法如期还款,被夏洛克告上了法庭。 一再遭对方侮辱歧视,女儿洁西卡(Jessica)又跟罗伦佐(Lorenzo)私奔,因此夏洛克怀着深仇大恨,来到威尼斯法庭。他斩钉截铁的拒绝和解,坚决按照借据条款,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这时剧情达到扣人心弦的最高潮。 另一方面,在幽雅的贝尔蒙庄园,美丽富有的少女波西亚(Portia)发出叹息:她的终身大事必须取决于父亲生前设置的金、银、铅三个彩匣,选中正确彩匣的求婚者就是她的丈夫。 波西亚被父亲剥夺了婚姻自主权,为此感到苦恼。所幸她情意所钟的巴萨尼奥选中了铅盒,有情人终成眷属。 以上的两条情节线在‘法庭诉讼’一幕中汇合在一起,装扮成法学博士的波西亚在千钧一发之刻大呼‘等一下!’并向夏洛克指出,借据上只说他可取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可没说他能拿安东尼奥的一滴血。 夏洛克自然无法只割安东尼奥的肉而不令他流血,聪慧的波西亚运用机智救了丈夫好友的性命。 打赢官司后,波西亚恶作剧的向没认出她的丈夫,讨了结婚戒指作为胜诉的酬劳,回家后再假意责怪他,引起一场喜剧性的吵嘴。最后在巴萨尼奥的恍然大悟中,本剧圆满落幕。 三、《温莎的风流妇人》 《温莎的风流妇人》(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是莎士比亚所著之喜剧,咸认为著作时间应早于1597年,首次出版于1602年,标题中的“温莎”是指英格兰柏克郡的温莎城堡,且虽然剧中时代设定在亨利四世时期, 但却毫不掩饰其描写的是当代伊丽莎白时代的中产阶级生活。剧内角色胖骑士法斯塔夫已出现于莎士比亚的剧作“亨利四世”第一部与第二部中,该角色后来也被数部歌剧所采用。 本剧描写贪财好色的胖骑士法斯塔夫看中了福德太太和佩芝太太,两位聪明的妇人发现后,开始一连串整人计划,借机整整爱吃飞醋的先生,也让法斯塔夫在众人面前出丑,于是一连串整人计划一幕幕上演。 四、《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英语: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是威廉·莎士比亚在约1590年-1596年间创作的浪漫喜剧。它描绘了以雅典大公忒修斯和希波吕忒婚礼为中心的一系列故事。 包括四名雅典恋人和六个业余演员的冒险经历,而森林里的仙子们则在背后操作它们的命运。本戏剧是莎士比亚最流行的剧本之一,在全世界都有上演。 五、《无事生非》 《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喜剧,在1600年首次出版。据推测它是在1598-1599年间首演。它与现代浪漫喜剧风格上有很多相同之处,至今仍是最受欢迎的莎翁剧作一。 此剧首五幕围绕两对情人来发展。尽管Claudio和Hero的感情线才是主线,许多戏剧性来自另一对Benedick和Beatrice他们的爱恨交织 和机智对答发展。

4,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莎士比亚共写作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590—1600)主要是历史刷和喜剧,代表作有《亨利四世》(上、下)、《亨利六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主要是正面宣扬人文主义的理想,充满愉快乐观的浪漫主义色彩。中期(1601—1607)是悲剧时期,代表作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四大悲剧,和《一报还一报》、《雅典的泰门》等,随着对现实认识的深入,这时期剧作的批判力度加强了,风格也变为悲愤沉郁。后期(1608—1612)是传奇剧时期,有《暴风雨》等4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都宣扬宽恕和容忍。

5,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有那些

  一、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等。如下表所示:   二、作品风格:   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的。他采用标准的语言书写,常   常不能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而自然释放。 诗文由扩展而定,有时含有精心的隐喻和巧妙构思,语言通常是华丽的,适合演员高声朗读而不是说话。一些评论家的观点认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庄重的演说词,经常阻碍了情节,《维洛那二绅士》的台词则被评论为做作不自然。   很快莎士比亚从传统风格转向他自己的特点。《理查三世》开幕时的独白开创了中世纪戏剧中的邪恶角色。同时,理查生动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独白延续到莎士比亚成熟期剧作中的自言自语。 没有单独一个剧本标志着从传统风格到自由风格的转换,莎士比亚的整个写作生涯中综合了这两种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这种混合风格最好的诠释。   到1590年代中期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时期,莎士比亚开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写作。他渐渐将他的隐喻和象征转为剧情发展的需要。莎士比亚惯用的诗的形式是无韵诗,同时结合抑扬格五音步。实际上,这意味着他的诗通常是不押韵的,每行有10个音节,在朗读时每第二个音节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无韵诗和后期作品有很大区别。诗句经常很优美,但是句子倾向于开始、停顿、并结束在行尾,这样有可能导致枯燥。 当莎士比亚精通传统的无韵诗后,他开始打断和改变规律。这项技巧在《朱利叶斯·凯撒》和《哈姆雷特》等剧本的诗文中,释放出新的力量和灵活性。   《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亚的文风变化更多,尤其是后期悲剧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英国文学评论家安德鲁·塞西尔·布拉德利将这种风格描述为“更紧凑、明快、富有变化,并且在结构上比较不规则,往往错综复杂或者省略”。 在创作生涯后期,莎士比亚采用了很多技巧来达到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连续、不规则停顿和结束,以及句子结构和长度的极度变化。完整地理解意思对听众是挑战。 后期的传奇剧,情节及时而出人意料地变换,创造了一种末期的诗风,其特点是长短句互相综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语和宾语倒转、词语省略,产生了自然的效果。   莎士比亚诗文的特征和剧院实际效果有关。 象那个时代所有的剧作家一样,莎士比亚将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和拉斐尔·霍林斯赫德等创作的故事戏剧化。 他改编了每一个情节来创造出几个观众注意的中心,同时向观众展示尽可能多的故事片段。设计的特点保证了莎士比亚的剧作能够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剪裁宽松地诠释,而不会丢失核心剧情。 当莎士比亚的技巧提高后,他赋予角色更清晰和更富有变化的动机以及说话时独一无二的风格。然而,后期的作品中他保留了前期风格的特点。在后期的传奇剧中,他故意转回到更虚假的风格,这种风格着重了剧院的效果。   三、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6,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有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