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只是开头17字,便
本文目录索引
- 1,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只是开头17字,便惊艳了世人千年,是什么诗?
- 2,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是什么?
- 3,李白生平最狂的一首诗,千百年来无人能超越的是哪首诗?
- 4,李白最著名的10首诗(急啊~~~)
- 5,李白诗最著名的二十首是什么?
- 6,李白写的最好的一首诗是什么?
- 7,唐朝最难超越的七律诗,李白睡不着忍受不住模仿,究竟写了什么?
- 8,李白最狂的诗有哪些?
- 9,七言律诗四句李白?
1,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只是开头17字,便惊艳了世人千年,是什么诗?
李白就像一座大山,虽心向往之,却难以翻越。 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大唐。 在他留下的千首诗中,最难以超越的应该是《将进酒》,只是开头17字,便惊艳了千年,后人有人称“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全诗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是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写的,全诗洋溢着一种哀而不伤,愤而不怒,洒脱豪迈,狂傲奔放的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即使再过一千年怕是也无人能及。 诗歌开头两句便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惊涛骇浪,惊艳了世人。 黄河自古便是中华的母亲河,李白以此发端令人倍感亲切。 但他所写的又不是他肉眼所见的,滔滔江水,从天而降,这样一泻千里的场景,是他的想象,这样的幻想有些夸张,却又在情理之中,令人仿佛闭上眼,便能见到这样壮阔的景象。 但是如此势不可挡的景象,最后却是一去不返,归于平静,这一放一收间,便将黄河之水的波澜壮阔、源远流长,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也不禁心潮澎湃。 而“高堂明镜”一句更为写实,突出了人生之短暂。 岁月易逝,就像那黄河之水,一去不返,人生短暂,朝丝暮雪,既然如此,何不及时行乐呢? 这是李白所要表达之意,这样的思想前人不是没写过,但却很少像他写的这般大气磅礴,令人不服都不行。 接着的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言,将李白的那种豪放潇洒、高度自信刻画得入木三分。 “人生”一句便是及时行乐的最佳描写。 李白一生好酒,就像他自己所言“酒肆藏名三十春”,在他看来,人生得意之时,就该尽情享受欢乐,对月当饮,对酒当歌。 但其实,无论得意,失意,他总是酒不离口,他不仅是诗仙,更是酒仙。 他的嗜酒却不令人厌恶,因为就像杜甫所言“李白斗酒诗百篇”。 而“天生”一句则是突出展现了他自信狂放的一面。 他虽然诗途得意,但是仕途却一直十分坎坷。 他在年轻过的时候,曾拜访过名士李邕,却遭冷落,但他却毫不气馁,高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里也是如此,即使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也坚信自己是必是有用的人才,这样大写的自信,鼓舞了古今无数仁人志士。 而接下来的“千金”一句将他骨子里的那种豪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都说“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李白便是如此。 与其说他是视金钱如粪土,不如说他自信又豪爽,他结交好友,饮酒取乐,向来是一掷千金。 因为在他眼里,钱财不过是身外物,但友谊却是无价之宝,而他坚信以他的才能,即使散尽千金,也能再次获得。 这样的豪爽自信,怎不令人着迷呢? 接下来的三句描绘的是一场盛宴,在这场盛宴中,他不断劝酒,痛饮高歌。 “烹羊宰牛”一句不仅写出了筵席之盛大,更是突出了李白的豪壮。 不是一盘、一碟菜,而是整整的一只羊,一头牛。 不是一杯、一壶酒,而是三百杯。 虽然看来有些夸张,但是这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场景,令人读了也是豪情万丈。 “岑夫子”一句是他的劝酒语,照应了标题《将进酒》。 岑勋、元丹丘都是李白的好友,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白此时便是如此。 一句“与君歌一曲”便将他眼花耳热后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若非真尽兴,怎会如此痛快地高歌呢? 接着的三句算是他的酒后真言了,以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钟鼓”一句算是愤慨之语。 钟鼓馔玉象征的是富贵的生活,这种生活谁不向往呢? 李白也曾一心追逐功名利禄,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很大的打击。 他一直到了43岁,才得到皇帝召见,混了个翰林待诏的职位。 可是这个职位说的好听点是“御用文人”,难听点不过是为了讨好皇帝贵妃罢了。 这和他的政治抱负相去甚远,因而他佯狂放荡,最后被赐金放还。 可是他的心中到底还是意难平,所以才会希望醉生梦死,不复清醒。 而“古来”一句算是他的自我安慰。 他劝慰自己古代的那些圣明贤人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那些好酒的人才会千古留名。 他也想当圣贤,可是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因而之能寄情于酒。 为了佐证自己的这个观点,他甚至举了陈王的事例。 这里的陈王指的便是曹植,曾经在平乐观设宴摆酒,纵情欢乐。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才华横溢,却一直被兄长曹丕猜忌,也是出了名的有志难展,李白与他也算是同病相怜。 虽然这几句写的是壮志难酬的愤慨,但却悲而不伤,不失豪壮本色,这便是诗仙的独到之处了。 接下来的最后几句又回到“酒”上了,而且是越来越狂放了。 “主人何为”一句便照应了前文的“千金散尽”,诗人的豪爽可见一斑。 纵使千金散尽了,他还要拿出五花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这样一醉方休的豪情怎不令人敬佩呢? 结尾一句“同销万古愁”,与开头的“悲白发”相呼应,慷慨悲壮,酣畅淋漓,诗已尽而意未绝,这样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真真算是神来之笔了。 这首诗通篇都是名句,有着震古烁今的感染力,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不知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呢?
2,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是什么?
李白最难超越的诗是《将进酒》。 全文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李白生平最狂的一首诗,千百年来无人能超越的是哪首诗?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 公元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得到了当今皇上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以为自己沉闷多年,得皇上召见,实现自己政治理想抱负的时候来了,它曾立志“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他当即回到南陵的家中,和自己的妻子、儿女告别,写下此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一开头写的是家乡大丰收一片祥和的场景,与自己当时的心情相烘托,童仆和孩子的嬉笑吵闹衬托出整个家庭的祥和,李白爱酒,他的闻兴起舞,他的情绪将全家人带动了起来,起身舞剑,将李白的情绪描绘的淋漓尽致,这一切都是为了后来做出的烘托和铺垫。下一句还有写出自己想要见到万乘之君的迫切之情,终于能够将自己的政治主见真实反映,同时他又将以往嘲笑鄙夷他的那些人比作会稽愚妇,得意的姿态溢于言表。所有的这些,只是为了最后两句所做的铺垫。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里将感情推至了高潮,也将自己的自负的心理和踌躇慢支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仰天大笑走出家门,像我这种人怎么可能是长期处在草野之中的人,我是应该处于朝堂之上实现宏大政治抱负的人啊。正因为他自负甚高,后来失望也越大,为后人所可惜。但此诗不失为李白最狂的一首诗。
4,李白最著名的10首诗(急啊~~~)
李白成诗仙的三点原因 一提诗仙,几乎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这是在说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但多问一句,李白是如何得到“诗仙”这个称号的?笔者看来,恐怕不会脱离下面这三点原因! 第一,李白诗歌的特点,那是天马行空,超凡脱俗,即可让“天门中断楚江开”,也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更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等瑰丽多变,完全就一个狂放于凡尘中的“楚狂人”,故而只能用一个“仙”来概括。 第二,这个要重点说下了,那就是李白身上的道家色彩。李白毫无疑问是位有道家思想的诗人,但却并非道家中人!他的诗歌中多处流露出道家的意境,比如自称“十五岁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当然还有其自诩为:青莲居士谪仙人。 什么是谪仙人?所谓的谪仙,最初是指那些来到在人间的仙人,至于如何跑到人间来的,这就有多种说法了,比如被贬下界,当然还有自己下凡,或是其他原因。后来就被引申为人间狂人了,比如东方朔就曾得到谪仙称号。 二、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但当李白横空出世后,谪仙就成了他的专属名词一般了。而后世的许多小说中不但给予承认,且还都采用了这个说法,比如明朝冯梦龙所写的《三言》中的《警世通言》中,便有一个《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的故事。 话说一天,有个外邦番使来到大唐递交了国书,可全部都是番文,满朝上下没一个认识的,里面写的啥,唐玄宗也就不知道了。气的唐玄宗大骂文武百官:这要是让番使知道了,还不小看我大唐? 这事恰好被在贺知章家做客的李白知道了,顿时冷笑不已,表示自己认识!贺知章急忙上奏唐玄宗。就这样李白被召入皇宫内,瞅完那番使国书后李白告诉唐玄宗,这是外邦番朝的老大(渤海国可汗)吓唬咱大唐呢,言称大唐占了高丽,让他很不爽,叫大唐让出高句丽的一百七十六座城池给他,不然就兴兵来攻打大唐…… 唐玄宗问群臣:都说说怎么办?贺知章上奏:既然李白能翻译出番国的国书,那他就必然有办法。样唐玄宗让李白回信。李白说:这个简单,我还能用番国的文字回信,让他们知道我大唐藏龙卧虎! 于是李白一封书信写好,当场朗读给所有人,那真是写得气势磅礴,言辞犀利而又有理有据。吓得那番使冷汗直流,连忙问这位叫李白的人是何方神圣,咋能用我国文字回信?有人告诉他,这是李白,乃天上神仙下凡!番使回国后对老大一说这事,吓得那番国国主大叫:“大唐有神仙在,咱惹不起。”从此称臣纳贡。 但真正的高潮,却是出现在结尾,后来李白厌倦了宦海沉浮,辞官乘船离去却是:忽然江中风浪大作,有鲸鱼数丈,奋孟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施节,到李白面前,口称:“上帝奉迎星主还位。”就这样李白飞升而去了……
5,李白诗最著名的二十首是什么?
李白最经典的一首诗,大气磅礴,诗仙当之无愧,流传千年 盛唐气魄歌载九州,回首唐朝,你也许不太记得那段峥嵘岁月里的泥泞和动荡,但你一定会想起诗仙李白的诗歌,沉浸在李白的浪漫主义、狂放不羁的世界里,悟出一番人世繁华。 一首《将进酒》娓娓道出李白的愁苦,人生之感几多愁?李白以黄河为意象做出此诗,黄河的奔流不息之感,让这首诗给人的感觉更加的磅礴和雄浑。走进李白,在这首《将进酒》中感受壮哉盛唐。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醉酒后所做,其浪漫主义色彩在这首诗中的体现是贯穿于全篇的,有着诗词上的华美,诗词中的深情,还有那整篇诗作的意境深远。这首诗中,黄河奔东海,黑丝成白发,李白醉酒时,他感叹时光流逝得太快,还未真正拼搏闯荡实现人生价值时,时光却悄然易逝着从我们身边走过。 每个人的到来,究竟是为何而来?李白用豪情喊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读到此处时,那种立于天地间的顽强不屈瞬间迸发出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泪水倒流时,那种触碰内心的感觉。 还有从诗人笔下渲染出来的那种及时行乐和乐观豁达。"三百杯"它已脱开数字的意义,展现出生活中自我的个性,那种不盲从和不屈服的处事态度。 爱上这首诗,以我所爱去看淡人生中的坎坷和不公。《将进酒》所彰显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永藏。
6,李白写的最好的一首诗是什么?
李白写的最好的一首诗是《临终歌》 原文: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译文: 大鹏奋飞啊振动八极,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济。虽被摧折,其余风啊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啊又挂住左翼;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 赏析: 《临终歌》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临终歌》让我们看到,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读完此诗,掩卷而思,恍惚间会觉得诗人好象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奋飞,那渺小的树杈,终究是挂不住它的,它将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为后人所瞻仰。 写作背景: 此诗是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前作。 762年,宝应元年,62岁的李白在当涂养病,年冬,病重,“枕上授简”,将诗文交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编集。十一月,赋《临终歌》而卒。葬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龙山。
7,唐朝最难超越的七律诗,李白睡不着忍受不住模仿,究竟写了什么?
李白虽然是诗仙,但是他在七律诗上面却没有崔颢厉害。崔颢这个人写过一首非常出名的七律诗,这首诗就是我们熟知的《黄鹤楼》。李白也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登金陵凤凰台》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崔颢的这首诗是一首前无古人的诗,这首诗把七言律诗的境界又提升了一层。崔颢也因为这首诗名扬天下,我们都知道七言律诗是非常讲究对仗的,而崔颢的这首诗就非常的对仗。每一句话都符合着七律诗的要求。这一点是李白没有办法追上的,因为李白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洒脱的人。他这样的放荡不羁的人很难在诗的工整性上获取成就。所以说在七言律诗的领域李白是很难超过崔颢的。但是李白并没有服输,因为他被别人称为诗仙。在翻来覆去睡不着之后,李白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与崔颢的《登黄鹤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是从题目还是从内容上都非常的相似。 但是李白没有想到的是,崔颢这首诗出色的并不仅仅只有格式,在内容上这首诗一样非常的出色,崔颢在这首诗里面寄予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叹。在这首诗里面,崔颢把自然景色和神话故事结合了起来,并且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不满,表达了自己的踌躇壮志。但是在李白的诗中确实缺少了这种情感,虽然李白的诗也有着非常厚重的情感投入,但是却没有一种勃然大气的感觉。
8,李白最狂的诗有哪些?
1《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 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 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有人喜欢“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有人喜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人喜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但是,就我而言,最喜欢的应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寥寥数字,李白那狂傲潇洒的形象便生动的勾勒而‘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 仔细品味这两行诗,李白要每十步杀一个人,而且不留痕迹,完事之后还能轻拂而去,深藏功与名,真乃霸气也!另外,小解认为"功与名"暴露了,李白杀的人应该是恶人,相当于为社会除害。 诗仙的名篇佳作真是不胜枚举,任谁好像都能随口吟咏两句,而我最爱的便是这篇《将进酒》了。李白的这首古题乐府诗《将进酒》,是汉乐府《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汉代乐府歌辞原文,由于声辞杂写,所以难解其意,因为第一句是“将进酒”,后世文人拟作,都是吟诵饮酒之事。李白此诗,就是沿袭旧传统,以饮酒为题材。 先不说古往今来有多少迁客骚人偏爱饮酒之诗,就说李白自己就有好多作品都提到了美酒宴酣之乐。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醉酒独酌,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酒醉消愁,有“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的以酒作乐,但吾最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迈气度。招朋待友,没有好酒作伴怎么能行?名马裘衣,不过身外之物,没了还会再得,哪有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一起对酒当歌,高谈阔论,来得酣畅淋漓呢?其他的如: 二、《结客少年场行》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三、《白马篇》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四、《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上面四首是李白为剑客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戾气非常重的四句诗,让不明就里之人胆战心惊!在大唐盛世之下,李白这么挑战权威真的好吗?下面带来李白关于人生理想于冷眼观世的其他狂句。
9,七言律诗四句李白?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66303762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3、《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4、《客中行
/
客中作》
唐代: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译文:
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酒的香气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5、《赠郭将军》
唐代: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译文:
将军少年时即从军边塞,在武威镇守边疆,现在银台门守卫皇宫。天明时佩着长剑上朝去朝见天子,到了晚上便骑马垂鞭醉酒而归。在家中看着爱子临风吹笛,看着美人在月下翩翩起舞。昔日疆场的雄姿豪气,都宛如梦中。且与君趁这大好春光卉醉饮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