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芭蕉不展丁香结”,“丁

本文目录索引

1,“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芭蕉不展丁香结释义: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出自古诗《代赠》。 丁香空结雨中愁释义:雨中的丁香花让人想起凝结的忧愁。出自《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一、唐·李商隐《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玉梯横断,天上一弯新月洒下淡淡的清辉。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二、南唐中主·李璟《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译文: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扩展资料这两首诗都写离愁,写得风华流美,情致婉转。《代赠》不但写女主人公无心凭栏远眺,而且连眼前的芭蕉和丁香都含愁不解,愈添感伤。尤其是诗歌的后两句,景与情、物与人融为一体,意境优美,含蕴无穷,又毫不造作,历来为人称道。 对后来一些诗词名作的构思、意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钱珝的“芳心犹卷怯春寒”,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乃至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都从中汲取过灵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词中的春恨是南唐受周威胁时的危苦感慨,而“青鸟”句就是忧国之思的深沉寄托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代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芭蕉不展丁香结”与“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

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易凋零,更是诗人伤春的寄托物,文字中的丁香就这样被笼了一层如烟如雾般的忧愁。
楼主,你是否在学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呢,雨巷中塑造的那个象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正是要联系到你提出的这两句诗
“芭蕉不展丁香结”这句是说丁香花蕾丛生,喻人愁心不解。“丁香空结雨中愁” 也是同一种意思。
古诗重意境,你懂得了丁香这个意象的含义,诗句就不难懂了。
附诗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浣 溪 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3,“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大致意思是什么?

“芭蕉不展丁香结”意思是蕉心紧裹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丁香空结雨中愁”意思是雨中的丁香花让人想起凝结的忧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代赠二首》其一,原文为: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白话译文: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丁香空结雨中愁”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为: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白话译文: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扩展资料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创造背景 《南唐书》卷二十五载:李璟即位,歌舞玩乐不辍,歌师王感化尝为之连唱“南朝天子爱风流”句至再三再四以剌之,李璟遂悟,作《浣溪沙》二阕并手书以赐感化,其中就包括这一首。词中的春恨不只是李璟对景抒情的一般闲愁,还有南唐受周威胁时的危苦感慨,而“青鸟”句就是忧国之思的深沉寄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代赠二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4,芭蕉不展丁香结和丁香空结雨中愁是什么意思❓❓❓❓❓

“芭蕉不展丁香结”的意思是:就像芭蕉卷曲丁香打结重重。“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思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一、原文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二、译文 薄雨收敛寒气斜阳拨开天晴,天地间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十里长亭路边的柳树已嫩黄,不知何人倚马折柳以送行?春天河水漫漫流淌烟霭漫空,映带着远天的几点归来的鸿雁,广阔的荒塞上春雪完全消融。还记得出关时也是这样情景。 出发前你在画楼为我饯行时,你流着泪为我唱哀怨的歌声,没有想到竟然这样轻易离别。回首往事已经一年音信全无,你要知道我心里有多少新愁?就像芭蕉卷曲丁香打结重重。又是如同远隔天涯一样憔悴,两地苦相思空对风清和月明。 三、出处 宋代贺铸的《石州慢·薄雨收寒》 《石州慢·薄雨收寒》赏析 下片是追忆当年出关之时的情景和抒发如今离愁的情怀。“将发”紧承“犹记”,引出当年饯别宴的场景。“画楼”三句写别时情态,而又透露出无限悔恨之情。酒楼里酒香扑鼻,喝着美酒,听着伊人唱着动听的歌曲为自己送行,就这样,轻易地离开了她。 “轻”字着意表现出作者当年的年轻稚气。未曾尝过人间悲欢离合之苦,如今才深深地感悟到。尤其是一年又一年之后,音信踪迹全无更加深了这种悔恨。这两句语浅情深,道出别后相思与相思而不能得的凄苦。 在思、悔、愁中不禁感叹,“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这三句更进一步,继苦写愁,先以一个问句引出诗人别后之“愁”,继写雨后的芭蕉与丁香,明是写景,实是写情,以景衬情,绘出愁之深,愁之切。

5,芭蕉不展丁香结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 出处:唐·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原文: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 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三、四句是通过写景来进一步揭示女子的内心感情。第二句缺月如钩是女子抬头所见远处天上之景;这两句则是女子低头所见近处地上景物。高下远近,错落有致。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开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 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这两句是“兴”,也是“比”。芭蕉丁香,既是诗人的精心安排,同时又是即目所见,随手拈来,显得那么自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代赠二首

6,“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意思是什么?

不展:不开。结:结而不开的花蕾。此句写女子不得与情人相会的愁思,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子自己,二人在异地都为不能相见而愁苦。 次句出自唐·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全诗: 楼山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思想感情。 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后面“欲望休”三字则维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废然而止。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女子的姿态,而且也透露出她那无奈作罢的神情。 “欲望休”本作“望欲休”。“休”作“停止”、“罢休”之意,“欲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为何又欲望还休呢? 对此,诗人并不作正面说明,因为那样容易流于显露,没有诗意;他用描绘周围景物,来表现女子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