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
本文目录索引
1,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
征集志愿概念: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设置: 1.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设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2.文理科提前批也进行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对象: 1.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为相应批次计划未完成或追加计划的高等院校. 2.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未达到相应批次控制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相应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 征集志愿与补录的区别: [1]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而补录是在开学后,录取的学生放弃这个学校,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就叫补录。其实在志愿录取期间,补录志愿与征集志愿的概念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一般在录取结束新生开学时期的的补录,不再使用“征集志愿”的说法。
2,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回答: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延伸: 1、部分省份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设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另有些省市是普通类考生可选报1~6个学校志愿,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志愿。此外,同批次开始征集志愿的还包括体育类专科专业。 2、文理科提前批也进行征集志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征集志愿
3,征集志愿是什么
在高考结束以后,考生们会迎来一个短暂的假期;随着高考成绩公布,考生们又将迎来高考后的另一个重大选择——志愿填报。 一般情况下来讲,很多的考生,在经过前期的志愿填报,只要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都能够被顺利的录取。 但也总有那么一些不幸运的考生存在,在前期的志愿填报中,会出现未被录取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考生们,进行征集志愿的填报。 征集志愿的出现,也就是让那些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再一次地填报志愿,让自己最终能够被顺利的录取。 之所以会有征集志愿的出现,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不仅仅有落榜的考生存在,很多的学校,因为填报的学生太少,也会出现没有录取够学生的情况。 而征集志愿就为这些学校,以及落榜的考生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桥梁。使得没有被录取的考生们,可以再次的填报这些院校,最终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在我个人看来,在征集志愿的填报过程中,我们被录取的几率还是挺大的。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原因优秀的学生,基本已经被录取;而剩下的学生,不仅人数少了很多,相应拔尖的人,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这一个阶段,各个学校的提档线,已经出来了;不像之前那样模糊,很多考生都只能够依据,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填报。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填报该学校,就说明已经过了学校的提档线;加上学校本身就没有录取够招聘计划学生,所以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但征集志愿也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所以我个人建议,在自己喜欢的学校面前,还是勾选服从专业调配,会更加好一些。
4,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高校在进行征集志愿录取时,主要有3种方法: 1、学校志愿分数优先(这里指不设专业极差的大学)的录取方法。 2、学校志愿分数兼顾(这里指设置有专业极差的大学)的录取方法。 举一个例子,如一高校对专业极差有规定,极差是3分,这个高校省份的一考生高考成绩530分,考生填报的第一专业已经落选,第二专业选择的是外语专业,如果有极差,就会将530分减3分,考生的成绩就成了527分,结果就要排在把外语填报为第一志愿的考生530分的后面了,等人家录取完了,才会轮到填报了第二专业的这个考生。 3、学校按志愿专业(不设专业极差)的录取方法。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征集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