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一支兰州是什么意思,“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1,“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是什么意思?

宋东雨的《安河桥》中的一句歌词,一支兰州指名叫兰州的香烟。 安河桥 安河桥,北京地名,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部。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今天的安河桥村北侧设有圆明园护军营正红旗,并在附近设“丰益仓”,为出行方便,在临近的河上修建了一座木桥,取“安澜平和”之意称“安和桥”。大约在乾隆年间改建为石拱桥,并谐音为“安河桥”。1963年遭受暴雨袭击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 1桥名来由 此桥名为“安河桥”是因为此处有控水闸,距颐和园北宫门0.5公里。其功能是:在正常水情下向甕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输水;在山洪暴发时,则向清河排洪。元代是京杭大运河通惠河的上游水源。早年这一带水资源比较丰富,山泉处处,四季长流;夏季山洪下来汇流于此,加上河水涌入,容易发生险情。早在清嘉庆年间,此处就设有水文观测值房,派官兵昼夜监控水情。至今,北京市水务局在此也设有水文观测机构,夏季随时测量河水水位,预防水灾。“安河”取“安澜平和”之意,乃“安定河水,防灾慰民”。 2历史介绍 安河桥是清雍正年间架设于长河之上的一座石拱桥,俗称罗锅桥。原本是一座木桥,后乾隆年间改为石拱桥,石额曰安和桥,后改为安河桥。 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安和桥西北侧设立圆明园护军八旗正黄旗和正红旗营房,其驻军的主要使命就是保卫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以及皇室的安全。那时,交通不便,皇家还在河道旁建设一座粮仓,称丰益仓。此项储备,主要是圆明园护军八旗的军粮。当时,圆明园皇家八旗有兵丁八万余人,年需俸米六万六千三百余石,这些军粮都是要通过设在安和桥头的漕运码头运往丰益仓的。古人建设粮仓多邻水源,以便漕运和防火。丰益仓即是一个典型。 早年,安和桥附近有三座石刹:兴隆寺、三官庙和三圣庵。兴隆寺供奉关老爷和龙王爷,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圣庙供奉刘备、关公和张飞。三官庙内有一清乾隆年间立的石碑,铭文称该庙“左绕长河,右列金山”,是块风水宝地。如今,除兴隆寺建筑尚存外,其余两座古刹已经消失。 20世纪50年代,这条水道还是碧波长流的。夏天,孩子们沿河洗浴戏水捉虾捕鱼,妇女们则在河边上洗衣、洗头。更有驴、马、牛、羊、骆驼等牲畜在河边畅饮。在现在户籍人口中,这一带的居民大约有30%是护兵八旗的长官兵丁的后裔。不过,他们中很少有人会说满语、会写满文了。安和桥北到北安河有一条土道,途中安和桥是一座重要的跨河桥,此桥为民众往来提供方便,也为解放战争出了力。因为党的地下工作者从西山进京就是利用了这条秘密通道,北大、清华的青年也是跨越这座桥通向延安走上革命道路的。 早在1948年下半年,安和桥附近的村庄就解放了,并成立了共产党的组织,比北平和平解放早半年。 1963年发大水,山洪将原安和桥石拱桥摧毁。后来,安和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古桥石拱的题额“安和桥”石刻,被镶嵌在桥旁的一户民宅的墙壁上,原来的石质桥墩被堆在桥畔。 3安河桥现状 现海淀地域历史上河湖棋布、名泉众多,水量充沛,清澈甘甜,为北京城重要供水源地。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北京,人口急剧增加,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用水量日增,地下水过量开采,历史上的长河逐渐断流干枯,难以满足城市供水之需。1965年,修建京密引水渠,其河道大体是沿袭了元代京杭大运河白浮泉至甕山泊的故道。在青龙桥以北约0.5公里处架设一座新安河桥。桥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上的护栏板和望柱都是白色大理石,桥宽约25米,长约60米,河面上碧波荡漾,两岸绿柳成行,将石桥衬托得格外美丽。新桥与古桥相距约200米,遥遥相望,风景极佳。 2009年9月28日北京地铁4号线开通后,北端终点站设安河桥北站,此车站因地处于“安河桥”以北而得名。安河桥北作为北京地铁4号线首发站,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旅客的光顾,也给海淀人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同时,许多人开始对安河桥这座古桥产生兴趣。住在市中心的市民,花上几元钱,搭乘地铁通往安河桥的旅程,是十分新颖的。走出站台就可以观赏郊外风光,春天,近看京密引水渠春水和盛开的百花;秋天,仰视金山上的满山红叶,令人心旷神怡;冬日的郊外宁静,也是格外诱人的。

“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是什么意思?

2,陌生人给我一支兰州 什么意思

这是《董小姐》歌词里的一句。 意思是陌生的人给一支兰州香烟,兰州是一种香烟的牌子。兰州烟是兰州有名的卷烟,兰州烟。兰州卷烟始创于1971年,是西北地区卷烟的的代表品牌。 歌词如下: 董小姐 作词,作曲,演唱:宋冬野 董小姐你从没忘记你的微笑 就算你和我一样 渴望着衰老 董小姐你嘴角向下的时候很美 就像安和桥下 清澈的水 董小姐我也是个复杂的动物 嘴上一句带过心里却一直重复 董小姐鼓楼的夜晚时间匆匆 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 所以那些可能都不是真的董小姐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这让我感到绝望 董小姐 董小姐你熄灭了烟说起从前 你说前半生就这样吧 还有明天 董小姐你可知道我说够了再见 在五月的早晨终于丢失了睡眠 所以那些可能都不是真的董小姐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这让我感到绝望 董小姐 所以那些可能都会是真的董小姐 谁会不厌其烦的安慰那无知的少年 我想和你一样 不顾那些所以 跟我走吧 董小姐 躁起来吧 董小姐 扩展资料: 宋冬野,1987年11月10日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民谣歌手,音乐创作人。 2009年,在豆瓣以独立音乐人的面貌,推出歌曲《抓住那个胖子》、《年年》、《嘿,裤衩儿》等歌曲。2011年,宋冬野推出歌曲《安和桥》、《就在不远的2013》。 2012年签约摩登天空, 单曲《董小姐》收录在2012年12月发行的《摩登天空7》中。2013年8月发行专辑《安和桥北》。2013年12月4日凭借专辑《安和桥北》荣获首届鲁迅文化奖年度音乐奖 。 2014年8月15日,宋冬野推出第一支官方MV《斑马,斑马》。2018年6月23日,凭借《郭源潮》获得第2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参考资料:宋冬野-百度百科

3,请问"兰州"是什么意思?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如果单从字面解释,我相信,它的解释就是:皋兰山下,黄河之滨的意思,所以叫“兰州”。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讲讲历史,辛亥革命后,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 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1949年兰州解放。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

4,兰州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兰州烧饼? 第一种意思是: 网络起源 出处:一位网名叫“毒死狗熊”的百度吧友在WOW贴吧发帖子问“LZSB”是什么意思,另一位百度吧友“shenqi41271”回复了四个字“兰州烧饼”,成此典故,之后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新生词语。 二、兰州烧饼 兰州烧饼,原意为兰州出产的烧饼,后在网络上被广泛应用,意为"楼主 LZSB"。 兰州出产的烧饼。 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时从西域传来的。〈续汉书〉有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就盛行了。〈资治通鉴.玄宗〉记载: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至咸阳集贤宫,无所裹腹,任宰相的杨国忠去市场买来了胡饼呈献。当时长安做胡麻饼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辅兴坊的店铺。为此诗人白居易赋诗一首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说在咸阳买到饼象不象长安辅兴坊的胡麻饼。胡麻饼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盐面清油、碱面、糖等为原辅料,和面发酵,加酥入味,揪剂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炉烤制,因而白居易说“面脆油香”了。此做法与现代烧饼差不多。宋代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僖宗幸蜀之食,有宫人出方巾包面粉升许,会村人献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饼以进,嫔嫱泣奏曰:‘此消灾饼。’乞强进半枚。”说的是880年8月,黄巢农民起义,兵逼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没有吃的,宫女用宫中带出的一点面粉,用村里人送的酒,一起和面,先在锅内烙,后在炉内烘熟,拿给他吃,说这是消灾的饼。僖宗勉强吃了半块。这种先烙后烤的方法和现在相同。“消灾饼”不用芝麻,大概就是现在的火烧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已有“烧饼做法”,与唐代的烧饼做法相差无几。
制作方法:
先用白面加少量小苏打,用水和面成面团,取面团一块,搓长条,揪小剂,成饺子皮状,包上豆馅(一般豆馅重量要超过面团重量,如17.5克的皮,要包进37克豆馅),将口捏紧按扁成烧饼,烧饼四周沾些水粘上麻仁,麻仁要密而匀,然后放入烤箱,因高温馅儿膨胀,从烧饼边自然开裂一个小口,吐出豆馅。
豆馅烧饼口感酥软、香甜
千层烧饼的做法:
1,首先要用温水和面,面要和的软一些.你可以拿一双筷子搅动干面粉,边搅边徐徐的加入水(这样和成的面才能比较松软),当搅得没有干面的时候再用手揉成软面团,面和好后放在温暖处醒10分钟。
2,将醒后的面团揉好,再擀成长方形薄片,再在长方形薄片上刷油,后卷起成长条下成二或三个剂子,把每个剂子由两头拧挤起来,用手按扁,擀成圆型饼丕。
3,平底锅放油烧热,后放入一饼丕(注意一定要用中火,慢慢烙制),待到一面鼓起后翻面刷油,再烙另一面,待两面都刷油饼烙制金黄色时即可出锅。
4,锅放油,依次烙制另外的饼丕。
特点:酥脆好吃,层次分明 三、LZSB中的LZ即为楼主,也就是发表主题帖的人 SB则是中国的一句骂人的俚语(sha bi的)缩写 表示不赞同发贴人的观点,或对发贴人的人品表示不满,具有讽刺意义和对于楼主智商的鄙视,有一定不文明的倾向。适用于发表火星帖的人,也是表示对楼主的贴子或发贴属于脑残贴的极大不满。 兰州烧饼虽然是一句骂人的话,但相比直接骂LZSB,还是相对比较委婉一点 不过,此语句有另一个意思,因为LZ也可以引伸为老子(即发帖者本人),所以慎用。 [编辑本段]兰州烧饼的定义 无聊的帖子:比如“谁认识XXX”、“孙悟空强还是阿波罗强”诸如此类的话语,所以就会被人无视或无奈,于是就成了“烧饼”。 这也是网上一种很有意思的调侃方式,如“LZ你的烧饼生意好不好”之类的,作为新新的词语,被许多人用到。

5,兰州属于哪个省?

兰州市属于甘肃省,是甘肃省省会。 兰州市位于北纬36°03′,东经103°40′,依黄河而建,世界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黄河自东西穿城而过,是唯一一个黄河穿越市区的省会。由于南北两山夹峙地形的影响,市区东西狭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5千米左右,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 截至2019年6月,兰州市辖三县五区,拥有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西部夏宫”、“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誉。 兰州市历史比较悠久,秦统一六国置郡县时即设立县治,置金城郡,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1941年正式设市。 兰州市文化底蕴深厚,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西汉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逐渐形成了多民族融合交汇、相互吸收、多元一体的特色地域文化。 扩展资料 兰州历史沿革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 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 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 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从此,兰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州 参考资料来源: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兰州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