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唇亡齿寒的故事,唇亡齿寒出自哪个典故?

本文目录索引

1,唇亡齿寒出自哪个典故?

《唇亡齿寒》选自《春秋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说了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望采纳,谢谢(*°∀°)=3

唇亡齿寒出自哪个典故?

2,我问下唇亡齿寒的典故出自哪里?

唇亡齿寒这个典故出自左传,但是在那个春秋战国混乱的时代,远远有比唇亡齿寒更寒的典故 韩楚交战,韩国为小国,急谴使者外出求救,来到秦国的这个使者叫做尚靳,当时秦国的国君是昭公,但是真正把持国政的却是穰侯魏冉和昭公的母亲宣太后,无论尚靳说的天花乱坠,秦国就是不愿意出兵(具体原因,大概与秦国正在进行西进战略不愿意与楚国正面交锋有关)后来尚靳急了,居然就在咸阳著书立说指斥秦国不义。 秦国脸面上也不好看,见打发不走这个牛皮糖,干脆来了个更绝的,由宣太后召见使者尚靳。 宣太后是战国时期乃至我国古代的著名美女之一,青年丧夫,风韵尤存,见到尚靳进殿一双脉脉含情的眼睛在尚靳身上上下扫来扫去。 尚靳本来以为宣太后召见事情大有转机,没想到一个成熟MM与自己对上了眼,被电的不知所以,所幸,国家大事在身不可耽误,当堂慷慨承词,洋洋洒洒把唇亡齿寒的道理说了个通彻,自以为可以打动这个在宫中没有见识过什么大世面的未亡妙人。 宣太后终于开口了:“尚帅哥讲的好有道理哦,不过以我妇人之见……” 下面就是载于历史当庭史官记录下的话语“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尚靳哭了,是的,尚靳真的哭了 他被耍了个通透,秦国根本没有出兵的意思,宣太后出面不过是把无赖嘴脸摆到了及至——我们就是妇人之见,你们爱说什么说什么去吧,我们根本不在乎。 秦国并非不想和楚国作战,不过确实是时机未到,没有任何的好处,后来宣MM(嗯宣其实是尊号不是名字)任用武安君白起,千古杀神,打的楚国赵国屁滚尿流的时候却一点也没有迟疑。 那么宣MM当初到底说了些什么啊?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 “帅哥啊,美女我当时侍奉死老公的时候,他坐在人家身上,人家就会觉得好累的耶。可是他整个身子趴在人家身上的时候,人家却一点也不累的吗!这个是为什么呀,帅哥应该知道的咩,因为后面那个姿势是老公和人家嘿休嘿休的时候啦,老公的大棒棒插的人家好舒服啦。那么帅哥你要我们去帮韩国,发兵少了没用,发兵多了日费千金,你们韩国又能给我们什么象嘿休嘿休一样爽的好处呢?喏,帅哥你说对不啊。” 两千年后,清朝的王士桢对宣太后这段语录唉声叹气,说:“此等淫亵语,出于妇人之口,入于使者之耳,载于国史之笔,皆大奇!” 所以说王士桢永远都登不上朝堂之高,你管它说的都是些啥呢,只要达到了国家目的,就都是管用的话。 尚靳拿嘴唇牙齿来打比方,谁知道宣太后水准更高,全身都上阵了,区区唇齿部分岂能敌得过全身乎哉?再说宣太后的道理浅显易懂,只要是正常人就不敢说自己听不明白。于是尚靳不得不败下阵来。 妇人之见远比唇亡齿寒更寒

3,唇亡齿寒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写字本B册》(第12课),签名。 2.完成《练习册》(第12课)一~五大题,口述第六大题,签名。 3.熟读第12课,用所给词语,将两个故事的内容和自己的看法给家长听。 (1)《亡羊补牢》:丢失 羊圈 窟窿 劝告 后悔 赶紧 结结实实 (2)《揠苗助长》:巴望 焦急 筋疲力尽 一大截 枯死 4.复习第12课词语,并抄写下列2句寓意,签名。 (1)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接受劝告,及时补救,就不算晚。 (2)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将事情办坏。 5.按常规要求预习第13课《画杨桃》,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肃”、“而”,并在书上作好记录(部首、除部首几笔、页码),签名。 [五角星]请1~24号同学于今明两日上传书面作业至此作业区,其他同学自愿为主,截止时间明天晚上7点。 [五角星]第12课《寓言二则》的复习ppt已上传,供大家参考复习 [五角星]推荐阅读:《语文综合学习》(p88~99)《中流砥柱》、《唇亡齿寒》、《惊弓之鸟》、《脚踏实地》

4,唇亡齿寒故事概括简短

《唇亡齿寒》故事概括简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唇亡齿寒”该成语的意思是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关;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寓意:
虢国和虞国是春秋时期互相依赖的两个小国,它们相互扶持着,才得以在弱肉强食的时代生存下来,但虢公被晋国送来的美女迷住了心窍,进而亡国。虞国国君被晋国送来的宝马和玉璧诱惑住了,最终被俘,亡国。
这个成语有两层寓意,第一层是在遇到事情时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的眼光。应时刻铭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馅饼,不是阴谋,就是陷阱。第二层是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时由于某一事物的消失,使另一事物失去存在的条件。看不出这一点,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是要办坏事的。

5,什么是唇亡齿寒的故事

唇亡齿寒的故事: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 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 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 “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 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借道给了晋国。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要灭亡了,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晋军抓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并把虞国的贡物归于周王室。

6,唇亡齿寒故事概括

唇亡齿寒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车子和车版互相依傍,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退避三舍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发生的一则故事: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虽然晋楚城濮之战时的真实情况是:晋国对于楚国的行军迅速不及准备战阵,为了避免失败,晋军不得不后撤,以每天退一舍计,等于是退了三舍。鉴于有些军吏表示异议,晋大夫狐偃对晋军说:这是大王先前允诺了要用来报答楚王的。对此,后世多信以为真,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还是用“退避三舍”来比喻对人让步或有所回避,以避免冲突。

求采用啊!!!!!!!

7,唇亡齿寒的主要内容20字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扩展资料:唇亡齿寒的启示: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形容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弱小的势力相依为命应该联合对抗外敌.事物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只要没有了一个,另一个必定会惨败。只有相互依存,才可以生存更久。要把目光放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