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汽车购置税多少,汽车购置税多少个点?

本文目录索引

1,汽车购置税多少个点?

汽车购置税十个点。 车辆购置税的税率是10%,车辆购置税的税率是国家税务局统一规定的,自开始就取消了7.5%的购置税优惠政策,统一按照10%的税率进行费用的征收。 车辆购置税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如果消费者买的是国产私车,计税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3%)。 介绍 因为机动车销售专用发票的购车价中均含增值税税款,所以在计征购置税税额时,必须先将13%的增值税剔除,即汽车购置税计税价格=发票价÷1.13,然后再按10%的税率计征购置税。比如,消费者购买一辆10万元的国产车,去掉增值税部分后按10%纳税。 车辆购置税与车主投保车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根据现行计算标准,新车购置价是指保险合同签订的购置,与保险车辆同类型新车(含购置税)的价格,无同类型新车市场销售价格的,由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协商确定。所以汽车购置税越高,车主最终支付的保费也可能会越高。虽然汽车购置税方面没有优惠;但是,车船税方面,可以享受一些优惠。

汽车购置税多少个点?

2,汽车购置税是百分之几

汽车购置税是百分之十。车辆购置税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乘以税率计算。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纳税人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纳税人实际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不包括增值税税款。 (二)纳税人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关税完税价格加上关税和消费税。 (三)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应税车辆的销售价格确定,不包括增值税税款。 (四)纳税人以受赠、获奖或者其他方式取得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购置应税车辆时相关凭证载明的价格确定,不包括增值税税款。 免税、减税车辆因转让、改变用途等原因不再属于免税、减税范围的,纳税人应当在办理车辆转移登记或者变更登记前缴纳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以免税、减税车辆初次办理纳税申报时确定的计税价格为基准,每满一年扣减百分之十。

3,汽车购置税是多少

一、汽车购置税是多少1、汽车购置税税为10%。车辆购置税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价格乘以税率。如果消费者买的是进口私车,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2、法律依据:《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第九条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按照以下情形确定:(一)纳税人购买自用的应税车辆,计税价格为纳税人购买应税车辆而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含增值税税款;(二)纳税人进口自用的应税车辆: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三)纳税人购买自用或者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申报的计税价格低于同类型应税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计税价格为国家税务总局核定的最低计税价格;(四)纳税人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最低计税价格核定;(五)国家税务总局未核定最低计税价格的车辆,计税价格为纳税人提供的有效价格证明注明的价格。有效价格证明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六)进口旧车、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受损的车辆、库存超过3年的车辆、行驶8万公里以上的试验车辆、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车辆,计税价格为纳税人提供的有效价格证明注明的价格。纳税人无法提供车辆有效价格证明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七)免税条件消失的车辆,自初次办理纳税申报之日起,使用年限未满10年的,计税价格以免税车辆初次办理纳税申报时确定的计税价格为基准,每满1年扣减10%;未满1年的,计税价格为免税车辆的原计税价格;使用年限10年(含)以上的,计税价格为0。二、上车牌需要哪些条件1、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初次申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机动车;2、符合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机动车产品公告》条件;3、符合尾气排放标准;4、有居住证;5、在社保缴费记录两年以上;6、车主身份证明;7、车辆强险单;8、保缴费两年记录证明。

4,新车购置税一般是多少?

车辆购置税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乘以税率计算。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价格×10%。 从2015年10月1日起,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的政策正式实施。受新政影响,黄金周多地车市小排量车销售火爆。以一台10万块钱的家用轿车计算,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可以直接为购车者省下4000多块钱,实打实的优惠推高了小排量车的销售热度。 计税价格,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纳税人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纳税人实际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不包括增值税税款; 例:李群购买一辆小轿车,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价税合计”为22.6万元,“不含税价格”为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本例中纳税人实际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为20万元,应纳车购税为20×10%=2万元。 (二)纳税人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关税完税价格加上关税和消费税; 例:某企业从境外购买一辆自用的小汽车,报关进口时缴纳关税7.5万元,缴纳消费税12.5万元,《海关进口关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关税完税价格为30万元。 该企业办理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时,该进口车的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30万元)+关税(7.5万元)+消费税(12.5万元)=50万元,应纳车辆购置税为50万元×10%=5万元。 以上内容参考 国家税务总局-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怎么计算?

5,车辆购置税怎么算?2016年汽车购置税是多少

车辆购置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2016年汽车购置税:发票价÷1.17,然后再按10%的税率征车辆购置税。 车辆购置税是对在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变而来。 现行车辆购置税法的基本规范,是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为购置(包括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税范围为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 扩展资料: 车辆购置税政策内容 一、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外交人员自用的车辆,免税。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列入军队武器装备订货计划的车辆,免税。 三、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免税。 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是指,挖掘机、平地机、叉车、装载车(铲车)、起重机(吊车)、推土机等工程机械。 四、防汛部门和森林消防等部门购置的由指定厂家生产的指定型号的用于指挥、检查、调度、防汛(警)、联络的专用车辆(以下简称防汛专用车和森林消防专用车),免税。 五、回国服务的在外留学人员(以下简称留学人员)购买的1辆国产小汽车,免税。 六、长期来华定居专家(以下简称来华专家)进口1辆自用小汽车,免税。 七、有国务院规定予以免税或者减税的其他情形的,按照规定免税、减税。 参考资料:车辆购置税-百度百科

6,车购税2021税率

2021汽车购置税额是征收汽车售价(不含税价)的10%,增值税税率为13%。纳税人购置应税车辆,应当向车辆登记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车辆购置税;购置不需要办理车辆登记的应税车辆的,应当向纳税人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购置应税车辆的当日。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申报缴纳车辆购置税。纳税人应当在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前,缴纳车辆购置税。《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第六条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纳税人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纳税人实际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不包括增值税税款;(二)纳税人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关税完税价格加上关税和消费税;(三)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应税车辆的销售价格确定,不包括增值税税款;(四)纳税人以受赠、获奖或者其他方式取得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购置应税车辆时相关凭证载明的价格确定,不包括增值税税款。

7,新车购置税2021年标准是什么?

2021年汽车购置税为10%的税率。 汽车购置税是对中国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所有购置包括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的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都应缴纳汽车购置税。但是国家对购置税每年都有优惠政策小调整。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自用车税率计算:价外费用×10%其中价外费用不含增值税。 2、进口车税率计算: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 关税 消费税计税价格×10%。 3、购置税额:购置税额是征收汽车售价(不含税价)的10%,公式为:新车购置税额=购车价格(含税价)\u002F1.17*10%。 新车购置税缴纳流程: 1、确定纳税申报时间,纳税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应当自购买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应当自进口之日起60日内申报税。 2、填报《车辆置税纳税申报表》,纳税人到指定办税服务大厅车辆购置税申报窗口请购或到国税局网站下载、打印《车辆置税纳税申报表》,依填报说明,填写一式两份纸质报表或在税务局网站上直接填写申报表。 3、办理纳税申报,纳税填写好《车辆置税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到办税服务厅纳税窗口进行纳税申报,或采用网络远程预申报的方式,即通过国税网站填写《车辆置税纳税申报表》网络远程预申报,再到办税服务厅纳税窗口进行纳税申报。 4、缴纳税款,申报同时,纳税人按税务机关核准的税款进行缴纳。如纳税人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无违章问题,税务机关确认税款缴纳后予以办结。核发《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在完税证明征税栏加盖车辆购置税征税专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