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高危药品目录,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的分类及目录

本文目录索引

1,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的分类及目录

法律分析:将高危药品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包含阿片酊、胰岛素、硫酸镁注射液等14类药品;而B级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包含抗血栓药(抗凝剂,如华法林)、心脏停搏液、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等8种药品;C级则是使用风险较B级风险低的药品,也包含8类药品,中药注射剂位列高危药品C级。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三条 药品管理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原则,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药品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 第八十三条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已上市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定期开展上市后评价。必要时,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开展上市后评价或者直接组织开展上市后评价。经评价,对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或者因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应当注销药品注册证书。已被注销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不得生产或者进口、销售和使用。已被注销药品注册证书、超过有效期等的药品,应当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或者依法采取其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的分类及目录

2,有关高危药品:高危药品是分为A、B、C三个级别,这种分类方法是依据什么分的?

高危药品是分为A、B、C三个级别,这种分类方法是依据《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分的。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管理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参照美国ISMP 2008 年公布的19 类及13 种高危药品目录,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用药实际情况,推出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简称推荐目录),按危险程度将高危药品分为A、B、C 3 个级别。 其中A级(14 类)为高危药品管理最高级别,这类高危药品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需重点管理和监护;B级(14 类)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伤害等级较A级低;C级(8 类)使用频率亦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项目组对ISMP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按照分级标准进行重新梳理与排序,并将中药注射剂归入C级。 扩展资料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危药品

3,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扩展资料 我国高危药品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对高危药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几年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国内许多学者对高危药品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2011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等级医院评审,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等级医院评审的内容,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高危药品研究的发展。 2008 年7 月18 日国家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出了《高风险品种“风险管理计划”推进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危药品

4,我国高危药品的概念及管理制度来自哪个文件?

我们单位培训资料里面是这么写的1‘高危药品概念的首次提出 1995-1996: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调研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结果表明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首次提到高危药品,但当时未明确具体的药品目录。 2001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明确高危药品的概念,最先确定的前5位高危药物分别是:胰岛素安眠药及麻醉剂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用抗凝药(肝素)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2’我国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教授在国内首次引入提出“高危药品”概念,但具体定义还不统一,主要有以下: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高危药品即药物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给出定义:高危药物(high-alert medication),亦称为高警讯药物,即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5,高危药品分为哪几类?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10%KCL溶液、10%NaCl溶液、25%硫酸镁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胰岛素制剂、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琥珀胆碱、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尼莫司汀、甲氨喋呤、氟尿嘧啶、替加氟、替加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卡莫氟、羟基脲、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平阳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紫杉醇、多西他赛、他莫昔芬、来曲唑、甲羟孕酮、氟他胺、曲普瑞林、顺铂、卡铂、奥沙利铂、亚砷酸、亚叶酸钙、肝素钠、胺碘酮、氨茶碱、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爱通力)、地高辛。
求采纳

6,职称英语考试A,B,C三个等级怎么划分

报考中级职称一般考C级,中高级报B级,高级报A级。通常是这样的,相对来说A级难度最高,C级难度最小。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英语水平有信心的话完全都可以直接报考A 级(A级是终身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报高级职称当然不可以报C级,但如果你报考中级职称可以报考A或者B 级。

  一、评价目标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侧重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考试评价目标是:申报A级的人员在2小时内应完成3000词左右的阅读任务,并能正确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申报B级的人员在2小时内应完成2600词左右的阅读任务,并能正确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申报C级的人员在2小时内应完成2200词左右的阅读任务,并能正确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
  二、词汇量要求
  1、申报A级的人员应认知60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
  2、申报B级的人员应认知50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
  3、申报C级的人员应认知40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
  三、考试内容
  A、B、C三个等级的考试各由6个部分组成,每个级别的考试题型一样、题量相同,但不同级别考试总的阅读量及难易程度不同。考试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1部分:词汇选项(第1-15题,每题1分,共15分) 考查应试者理解在一定语境中单词或短语意义的能力。
  第2部分:阅读判断(第16-22题,每题1分,共7分) 考查应试者识别和判断文章所提供的信息的能力。
  第3部分:概括大意与完成句子(第23-30题,每题1分,共8分) 考查应试者把握文章段落大意及细节的能力。
  第4部分:阅读理解(第31-45题,每题3分,共45分) 考查应试者对文章主旨和细节信息的理解能力。
  第5部分:补全短文(第46-50题,每题2分,共10分) 考查应试者把握文章结构、掌握作者思路的能力。
  第6部分:完形填空(第51-65题,每题1分,共15分) 考查应试者正确把握文章内容,以及在一定语境中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四、级别及适用范围
  A级适用范围: 1.高教、科研、卫生、工程系列中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其它系列中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 2.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者。
  B级适用范围: 1.卫生、工程系列中在县及县以下所属单位工作的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 2.高教、科研、卫生、工程系列中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 3.翻译系列中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限第二外语)。 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未分正副的系列(工程系列除外)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其他系列中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
  C级适用范围: 1.翻译系列中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第二外语)或其它系列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第二外语)者。 2.卫生、工程系列中在县及县以下所属单位工作的人员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其它系列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具体的适用范围,按各省份而定如福建省职称外语考试 等级划分和适用范围: 1.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须参加职称外语A级考试;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参加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考试的,须参加职称外语B 级考试;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须参加职称外语C级考试。

7,高危药品名词解释

高危药品也叫高警示药品,该词源于英文“high-risk medication ”或“high-alert medication”,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提出的。 将那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由此也引发各国对高危药品管理的研究,先后推出了不少措施防范高危药品存在的潜在风险。 扩展资料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危药品

8,高危药品分为哪几类?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10%KCL溶液、10%NaCl溶液、25%硫酸镁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胰岛素制剂、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琥珀胆碱、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尼莫司汀、甲氨喋呤、氟尿嘧啶、替加氟、替加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卡莫氟、羟基脲、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平阳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紫杉醇、多西他赛、他莫昔芬、来曲唑、甲羟孕酮、氟他胺、曲普瑞林、顺铂、卡铂、奥沙利铂、亚砷酸、亚叶酸钙、肝素钠、胺碘酮、氨茶碱、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爱通力)、地高辛。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