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中国南北极分界线在哪里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国南北极分界线在哪里
中国南北极分界线在江苏省维安市南北分界桥。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秦淮以南都是种水稻、吃大米的。 秦岭淮河两侧的中国人南北意识之强可谓有目共睹,小到豆腐脑甜咸、大到国民性格异同, 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 不少国家的国民会把本国划分为南方、北方,并将自己按格填空或归于南方人,或自视北方人,比如意大利、德国以及150年前的美国,两情欢悦时南方嘲笑北方,或者北方揶揄南方,不但无伤大雅,反而增添不少乐趣,若是实在相看两厌,则极有可能一拍两散、大打出手。 对于这种国民心理我们称其为“南北意识”,这些国家南北方的界线多数由历史习惯形成,并不存在显著的天然地理分界线。 但中国是个例外,一条横亘东西的秦岭山脉,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天然形成了中国东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带),甚至还有学者将秦岭继续向西延伸,与昆仑山脉(包括阿尼玛卿山)或祁连山脉相接,将南北分界线贯穿整个中国。来源:科学大观园 (2018年04期)
2,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哪儿?
这条分界线就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在甘肃、陕西、河南境内,基本上沿秦岭、伏牛山呈东西走向,到河南方城县折向东南,经板桥往东进入安徽,然後大致沿淮河干流,经江苏的苏北灌溉总渠延伸入海,全长约一千七百公里。 在分界线的南北两侧,无论在气候、植被,还是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明显差?。 从气候区域分类来看,中国南北方分界线,也正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南侧属亚热带范围,一年最冷月均气温不低于零度,且雨季较长,年平均降水量为七百五至一千三百毫米;北侧属暖温带范围,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寒冷期,普遍在三十天以上,雨季较短,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八百毫米。 从气候学和天气学角度来看,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也并非一成不变。中国气象专家预测,由於全球性气候变暖,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也将由现在的秦岭、淮河一线,推进到黄河以北。
3,我国南北分界线是什么?
我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南北方的划分,是以秦岭-淮河线为准,即该线以南为南方地区,该线以北为北方地区。不过,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区,那就是在线上的地区,难以准确划分其南北性质。例如: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南北分界线的意义: 1、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3、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4、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 5、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8、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9、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0、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4,我国南北分界线是什么?
我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 我国南北分界线的特点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