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风一吹无人会,咏月的诗句10句(作者和出处)
本文目录索引
1,咏月的诗句10句(作者和出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满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昨天的秋风吹过,无人理会这凄凉的秋意,今晚清朗的月光还似以往。 一、原文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二、译文 往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佳节。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浦沙头水馆前度过。向着西北望也看不到家乡,人在东南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秋风吹过,无人理会这凄凉的秋意,今晚清朗的月光还似以往。 三、出处 唐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已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住在浔阳。 二、赏析 全诗以对比的手法,抒发物是人非、今昔殊异的慨叹。 前四句是对比。同样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过去他在曲江杏园边赏月,曲江是京城长安的风景胜地,也是唐代的皇家御园,杏园在曲江边,朝廷经常在杏园举办宴庆活动。白居易作为左拾遗,官虽不大,但也有机会参加皇家宴会。八月十五,在繁华的曲江杏园赏月饮酒,他的心情无疑是欢畅的。 作为强烈对比的,今年他已经被贬到江州来了,无论是环境还是心情,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3,“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是什么意思?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延展: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赏析: 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 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 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 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 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 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 诗歌起笔不同反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 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 可是两联二十八言中,诗人不烦厌地重复“八月十五夜”,显然它带给诗人的心灵是震撼的,也是惨痛的。 让诗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欢乐,独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凄苦。 诗句一望而知地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 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月亮在古典诗歌里,更多承载了怀乡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这些月亮内涵是因空间距离产生而寄寓感情的。 不过月亮也会出现时间概念,它却成了一种永恒对照无常的人生,进而表现人生的痛苦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春江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这些诗句里的月亮意象无不指向时间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给个体生命的怅惘痛苦。 昔今这种对比古诗里还是常见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过去听闻就该登楼观望洞庭水,可是不知为何直至今朝才有机缘登临,道出诗人生活无尽的无奈和生活的凄楚遭遇。 其实白居易在对比中也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诗歌的首颔联多层面的表现诗人的痛苦感,其实这还是生活横截面的对比,那诗歌又是如何完成内容的转折呢? 从内容上颈联涉及望乡和圆月,表面上像在思乡,但是“望乡“行为反映的心理,却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 而这种心理想通过望乡排遣,其结果没有望到自己的故乡,反而再次强化了内在的主体孤苦体验。 “见月”就是观赏中秋明月月,那是一轮圆月,但行为发问的竟为“几回圆”,显然这圆月在诗人眼里不圆,这种发问折射了诗人由外在之物的中秋明月到内在的之情的孤寂凄苦。 “望乡”“见月”行为艺术是望而不见、见而有疑的矛盾迷惘,正是诗人极度孤寂产生的心理结果。 “西北望乡”“东南见月”,其实是互文修辞,身处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象出一个人观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 希望能望到家乡带给自己温暖,能看到心中一轮明月留给自己关怀,却出现相反结果,徒添了诗人不尽的凄苦感。 诗歌是如此极尽曲折的突出诗人贬谪的孤寂之情,尾联诗人细节化的再现秋风月光。 “秋风秋雨愁煞人”,过去的日子出现的“昨风一吹无人会”,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 能忽略这凄冷秋风的肌肤感,一定是人们沉浸在无情的喜悦里,已然忘记了秋风的凄冷。 这里突出诗人过去日子的欢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说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 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冷至极。 置身“湓浦沙头水馆前”环境里,心内却是清冷感,诗歌在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明月带来的凄苦怅惘失落之感。 诗读至此,不禁为之动容,白居易是如此变幻的再现自己的悲苦感,也不禁惊叹诗人诗歌技巧的娴熟,尺幅之间尽情描摹无形的心里悲苦。
4,中秋节经典诗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7、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9、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0、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2、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5,中秋节优美诗句大全
一、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二、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三、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四、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五、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六、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七、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八、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九、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十、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一、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十二、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十三、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丘崈《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十四、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陈德武《踏莎行·中秋不见月》
十五、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十六、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十七、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十八、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十九、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八月十五夜》徐凝
二十、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二十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二十二、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二十三、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中秋》
二十四、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二十五、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二十六、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二十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二十八、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二十九、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陆龟蒙《中秋夜寄友生》
三十、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三十一、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三十二、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三十三、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三十四、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三十五、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三十六、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三十七、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三十八、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三十九、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四十、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四十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四十二、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四十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四十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四十五、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四十六、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四十七、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四十八、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四十九、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中秋寄远》
五十、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五十一、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五十二、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五十三、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五十四、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五十五、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五十六、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齐已《中秋月》
五十七、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五十八、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五十九、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陈羽《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六十、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六十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六十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六十三、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六十四、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六十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六十六、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六十七、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六十八、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六十九、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七十、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七十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七十二、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七十三、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七十四、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七十五、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七十六、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七十七、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七十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苏轼《水调歌头》
七十九、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八十、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八十一、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