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四大书院位于江西的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位于江西的是哪个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位于江西的是哪个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曾在此讲学。到元朝末期,书院因战争被毁坏,明朝正统元年(1436)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清光绪24年,白鹿洞书院更名为学堂,并于29年停办。1988年,白鹿洞书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另有应天书院,崇阳书院,岳麓书院。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建于公元976年,系湖南大学前身。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位于江西的是哪个

2,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是哪个书院?

众所周知,江西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人们常常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形容。书院在古代江西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书院是中国古代一所独特的学校。它诞生于唐代,延续了一千多年。它在地理分布上遍布全国,在中国古代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到江西的书院,必须从唐代的桂岩书院说起。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唐玄宗在长安设立了李政书院和集贤书院,作为校刊和藏书之用。从事教学活动的书院始于中唐,唐朝的归燕书院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它不仅是江西书院史上最早的书院,也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所以江西是讲学起源的摇篮。宋元明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居全国之首。清代,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书院发展迅速,但江西仍位居第二。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江西的著名书院比比皆是,如白鹿洞、莲溪、白鹭洲、象山、鹅湖、张羽、怀玉、东湖书院等。其中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历经数千年,享有“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美誉。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五老峰山南,是一处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上第一书院”的美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始建于南唐元年,是中国第一所完整的书院;南唐时,“庐山郭雪”(又名“白鹿原郭雪”)建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京外中央政府建立的郭雪;宋代理学家朱在担任知南康郡(今江西九江市庐山市)时,重修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书院的办学规则和宗旨,并奏赠书和御书。从宋末到清初的数百年间,他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国教育和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河南登封松阳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后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鹅湖书院、江西南昌张羽书院并称“江西四大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拨巨资进行三大修缮,再次繁荣起来。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哲学家朱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启示录》又名《白鹿洞书院经》,影响后世数百年,其办学模式为后世所效仿,在海外传播至日韩及东南亚,白鹿洞书院在海外享有盛誉。截止2012年,白鹿洞书院形成了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森林公园建设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

3,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哪四个?谁为书院之首?请仔细说明

“四大书院”指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和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应天书院为书院之首。 1、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二月二十四日,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是为州县兴学之始。庆历三年(1043年)十二月,诏赐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 应天书院成为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五代时期,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3、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4、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观。书院著名的唐代遗迹、重达80多吨重的“大唐碑”( 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扩展资料 1、各书院创建序表 2、应天书院著名执教、学生 执教:杨悫、戚同文、范仲淹、石介等。 学生:楚昭辅、石延年、杜衍、毕士安、宗翼、杨大雅、王洙、范仲淹、孙复、石介、宋庠、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张载、张方平、张昉、王尧臣、富弼、范纯仁、赵概、徐处仁、许骧、王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四大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