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
本文目录索引
1,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
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一部分太阳光反射出来,这样,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月亮被太阳照射到的部分是明亮的,没有照射到的部分是黑暗的。虽然月球每次被太阳照到的都是半个球体,但由于太阳、地球与月球的位置天天都在发生变化,因而,有时月亮把完全明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有时又把侧面对着地球。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 亮度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2,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
因为在阴历初一时,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月球暗的一面正对著地球,因此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或「新月」; 在初七、初八时可以看见月球东边暗,西边亮,这时称为「上弦月」;十五到十七,月球运转到地球的背面,因此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上,这时称为「满月」或「望」;二十三日左右,月球的西半部暗,东半部亮,这时称为「下弦月」。 月亮以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为一周期,这之间的时间刚好是一个月,因此,月亮的圆缺变化,可以说是由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来决定的。 扩展资料: 月球的亮度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 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3,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
我们每天所看到的月亮,它的明暗、位置都不一样,这种现象称为
月相的变化,又称为盈亏。为什麼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在阴历初一时
,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月球暗的一面正对著地球,因此
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或「新月」;在初七、初八时可
以看见月球东边暗,西边亮,这时称为「上弦月」;十五到十七,月球
运转到地球的背面,因此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上,这时称为「
满月」或「望」;二十三日左右,月球的西半部暗,东半部亮,这时称
为「下弦月」。
月亮以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为一周期,这之间的时间刚好是
一个月,因此,月亮的圆缺变化,可以说是由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
间的位置来决定的。
4,月有阴晴圆缺
楼主要找全诗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译文}:
明月从何什么时候才有?端起酒杯来向青天问候。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度娘~)
5,为什么月亮会出现--阴晴圆缺
月亮的阴晴圆缺,实际上是由地球的影子造成的地球绕太阳公转,月亮绕地球公转,太阳总是照亮半个月亮,然而地球上的观察者,所能看到的半个月亮与照亮的,并不是时时都能重合,随着一个月的变化,月亮处于不同的位置,因此我们就能观察到阴晴圆缺。而当月亮,地球,太阳在一线上,且,月亮在地球后面的时候,月亮处于影子中,出现的是月食,如果是地球处于月亮的影子中时,则是日食。总结:不少人会认为月亮的阴晴圆缺是影子作用,实际不是,影子作用产生的是日食月食,而阴晴圆缺是太阳照射面与观察面不一致引起的
6,为什么月亮会出现--阴晴圆缺
首先,我们所看到的月亮的阴晴圆缺,称为月相的变化,又称为盈亏。 其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在农历初一时,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月球暗的一面正对著地球,因此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或「新月」;在初七(或初八)时可以看见半个月球,东边暗,西边亮,这时称为「上弦月」;十五(或十六),月球运转到地球的背面,因此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上,这时称为「满月」或「望」;二十二日左右,月球的西半部暗,东半部亮,这时称为「下弦月」。月亮以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为一周期,这之间的时间是一个农历月。 因此,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来决定的。而这三者之间相互位置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约为27.3天),同时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此为次要原因),使得月相变化的周期大于27.3天,约为29.5天。 看看图,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