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关长江大桥,中国桥梁之最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国桥梁之最
最大的园林桥:颐和园十七孔桥
该桥横卧在昆明湖南湖岛与东岸之间的水面上。两侧安有汉白玉石栏板,有望柱124根,雕有石狮544只,形态生动。最特别的是十七孔桥券洞的设置,以中间券洞最为高大,由此向两侧逐渐缩小;但从东端或西端分别向中间的券洞数去,桥洞的数目都是九个,那是由于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含有吉祥平安的意愿。
十七孔桥状如初月,轮廓秀美,又有人把它喻为龟颈,跟桥西被喻为龟身的南湖岛、桥东被喻为龟头的廓如亭,连同廓如亭外的雕石座上的铜牛,分别构成了「犀牛望月」、「神龟卧波」的图案,为颐和园的重要景点之一。
最长的古桥:安平桥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横卧在福建省晋江市与南安市交界处的水面上。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座漫水石梁桥,桥亭上的对联还写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词句。
此桥初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历时 13年完成。那时,桥长2?熏500米,宽5米,有桥洞362孔。后经不断维修和地理环境的变化,现桥长2?熏070米,有桥洞311个。因为桥太长,故在桥上建有五个桥亭以供人休憩。桥墩均用长条石砌成,浅水处为方形,深水处为两头尖形,一侧水深一侧水浅处为前尖后平形。桥面铺着石板,两侧建有栏杆,现仍可通过行人和车马。
最美的群桥:外金水桥
一般的桥梁都是一座单桥,而横卧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前外金水河上的外金水桥,由于是皇帝和王公大臣们进出皇宫的通道,所以这是由七座单桥组成的大型群桥。此桥建于明永乐十五至十九年(1417-1421年)。其造型之美,雕刻之精,全国少见。
外金水桥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中间的五座分别与天安门城楼下的五个门洞相通。中间一座桥面宽大,两侧栏板柱头上刻有盘龙。这是皇帝进出皇宫的通道,称为御路桥。两侧两座略小,栏板柱头上刻着荷花,是王公大臣进出皇宫的通道,称作王公桥。另外两座,一在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前,一在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前,是皇帝祭祖和祭祀社稷神的通道。优美的外金水桥和天安门城楼、华表、石狮一起,已经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
最古的石桥:赵州桥
最古的石桥是河北省赵州城南2.5公里处的安济桥(即赵州桥)俗称大石桥,与赵州永通桥并称为姊妹桥。无论在结构技术或建筑艺术上,它在世界桥梁史上都占有极高地位。
这是一座敞肩式单孔石拱桥。长64.4米。此桥初建于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公元591-599年),至今已有1?熏500年。这是全中国、也是全世界现存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石拱桥。
构件最重的石桥:江东桥
构件最重的石桥要数福建省漳州市东16 公里处的江东桥,又名「虎渡桥」。据明代人编纂的《虎渡桥记》中有此传说:建桥前,曾有一老虎负子过江,期间不时歇;后来人们发现老虎歇处皆为石堆,于是人们便循着老虎这条路线上的歇息处,以石堆为基而建桥,并称之为「虎渡桥」。这传说虽未足信,却替江东桥平添了生动的民间色彩。
江东桥初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 年),本为浮桥,后重建成石墩石梁桥。桥墩上大下小,侧面呈弧形,墩上石梁巨大,一般都在百吨以上。其中最大一根石梁,长22米,宽1.7米,厚1.9米,重达200余吨,是全中国乃至世界之最。
2,中国分为几个地区分别有哪几个省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按经济带划分 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9个省、区 八区域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3,中国分为哪四个地区?
中国的大区有行政上的分法和地理上的分法,各不相同……
行政大区按建国后设立的大区行政委员会(最先叫军政委员会,1954年6月撤消)分为六个大区:
华北区:11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区:21辽宁省、22吉林省、23黑龙江省
华东区:31上海市、32江苏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东省、台湾省
中南区: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广东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区:50重庆市、51四川省、52贵州省、53云南省、54西藏自治区
西北区:61陕西省、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数字为行政区划代码,可以看到其规律,重庆市是1997年才设立的,按直辖市排列在前的规律,不得不使用50的代码)
地理上的大区一般不说中南区,而是分为华中区和华南区,但具体哪些省份属于地理上的哪些区,说法不一,比如河南省一般地理分区属于华北区,山东有说华北有说华东的,福建属华东还是华南、江西属华东还是华中都是难以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