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中马前卒,革命军中马先卒
本文目录索引
- 1,革命军中马先卒
- 2,自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资产阶级宣传家是谁?
- 3,被鲁迅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人是?
- 4,我国的名人志士是谁
- 5,风雨巴山遗恨远什么人物
- 6,(6分)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文献闪耀着精神的光芒,加速革命的进程,推动社
1,革命军中马先卒
邹容
(1885~1905) ,汉族,民族英雄,民主革命家
重庆巴县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旗帜鲜明、通俗易懂地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提出了“中华共和国”二十五政纲,系统地阐发了孙中山“建立民国”的设想。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经历了孙中山提出———邹容发展———同盟会政纲确立的发展轨迹,这是邹容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重大贡献。
1903年,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捕,邹容慷慨入狱。1905年4月3日死于上海狱中。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崇祀宗烈祠。
推荐评语: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篇章的重庆人。
中国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家。原名绍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威丹),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四川省巴县(今重庆巴南区渔洞)人。6岁入私塾,12岁育《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及名家传记。其父要他科举高中,他却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喜读《天演论》、《时务报》等新学书刊,心向维新变革的新思潮,常“非尧舜,薄周礼,无所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随兄应巴县童子试,题旨皆《四书》、《五经》,他遂罢考而去,遭父笞责而志不改。当得知谭嗣同等六君子变法遇难的消息,他悲愤不已,作诗曰:“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表达了他的惋惜与变革志向。后入重庆经学院读书,仍关心国家大事,立志救国救民,常侃侃议论政事,以致被除名。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天,他到成都参加官费留学日本的考试,被录取。临行前,当局以其平时思想激进,取消了他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1902年春,他冲破重重阻力,自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补习日语,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他刚毅勇为,常争先讲演,陈述已见,为切齿于满清统治的暗弱腐败,向往中华民族的新生崛起。其辞犀利悲壮,鲜与伦比,为公认的革命分子。
邹容在上海寄居于爱国学社,与章炳麟的写作,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章炳麟为之作序。该书约两万字,分为七章,其中以“绪论”、“革命之原因”、“结为忘年交,互以倡言革命相激励。他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积极参加拒俄爱国运动;奋笔疾书,完成《革命军》革命独立之大义”为全书重点。邹容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指出了“革命”乃对上下古今、宗教、道德、政治、学术,以及日常事物存善去恶、存美去丑、存良善而除腐败的过程,故赞美曰:“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他还从满清王朝官制的腐败、刑审、官吏的贪酷,对知识分子、对农民、对海外华工、对商人、对士兵的政策及对外的一系列政策,揭露了满清政府对国人的压迫和屠戮,分析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保我独立之大权”,即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1903年五月,《革命军》在上海出版,《苏报》发表章炳麟的文章,广为介绍,称赞《革命军》是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
1903年6月,因《苏报》宣传《革命军》,被相互勾结的中外反动派查封。江苏候补道俞明震赴上海查办革命党,章炳麟等人被捕入租界狱。邹容奋起投狱,与章炳麟共患难。被判刑两年,罚做苦工。因洋人待“犯人”甚虐,麦饭粗劣,邹容被折磨致病,于1905年4月3日卒于狱中,年仅20岁。上海义士刘三收其遗体安葬在上海华泾乡野。
邹容短暂的一生,是以推翻满清王朝、革新中华为已任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的一生。他的《革命军》尽管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它喊出了中华民族谋求革命独立之呼声,所以问世之后风行海内外,章炳麟称之为“义师先声”,章士钊主笔的《苏报》誉之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是署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旗帜鲜明地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不朽之作。1912年2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签命令,追赠邹容为“大将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题诗赞曰:“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这是对邹容及其《革命军》的中肯而确切的评价。
为纪念邹容,在出生地重庆和就义地上海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邹容路。
1905年4月3日 革命军中马前卒——
2,自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资产阶级宣传家是谁?
革命军中马先卒是邹容
(1885~1905) ,汉族,民族英雄,民主革命家
重庆巴县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旗帜鲜明、通俗易懂地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提出了“中华共和国”二十五政纲,系统地阐发了孙中山“建立民国”的设想。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经历了孙中山提出———邹容发展———同盟会政纲确立的发展轨迹,这是邹容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重大贡献。
1903年,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捕,邹容慷慨入狱。1905年4月3日死于上海狱中。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崇祀宗烈祠。
推荐评语: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篇章的重庆人。
中国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家。原名绍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威丹),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四川省巴县(今重庆巴南区渔洞)人。6岁入私塾,12岁育《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及名家传记。其父要他科举高中,他却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喜读《天演论》、《时务报》等新学书刊,心向维新变革的新思潮,常“非尧舜,薄周礼,无所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随兄应巴县童子试,题旨皆《四书》、《五经》,他遂罢考而去,遭父笞责而志不改。当得知谭嗣同等六君子变法遇难的消息,他悲愤不已,作诗曰:“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表达了他的惋惜与变革志向。后入重庆经学院读书,仍关心国家大事,立志救国救民,常侃侃议论政事,以致被除名。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天,他到成都参加官费留学日本的考试,被录取。临行前,当局以其平时思想激进,取消了他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1902年春,他冲破重重阻力,自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补习日语,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他刚毅勇为,常争先讲演,陈述已见,为切齿于满清统治的暗弱腐败,向往中华民族的新生崛起。其辞犀利悲壮,鲜与伦比,为公认的革命分子。
邹容在上海寄居于爱国学社,与章炳麟的写作,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章炳麟为之作序。该书约两万字,分为七章,其中以“绪论”、“革命之原因”、“结为忘年交,互以倡言革命相激励。他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积极参加拒俄爱国运动;奋笔疾书,完成《革命军》革命独立之大义”为全书重点。邹容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指出了“革命”乃对上下古今、宗教、道德、政治、学术,以及日常事物存善去恶、存美去丑、存良善而除腐败的过程,故赞美曰:“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他还从满清王朝官制的腐败、刑审、官吏的贪酷,对知识分子、对农民、对海外华工、对商人、对士兵的政策及对外的一系列政策,揭露了满清政府对国人的压迫和屠戮,分析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保我独立之大权”,即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1903年五月,《革命军》在上海出版,《苏报》发表章炳麟的文章,广为介绍,称赞《革命军》是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
1903年6月,因《苏报》宣传《革命军》,被相互勾结的中外反动派查封。江苏候补道俞明震赴上海查办革命党,章炳麟等人被捕入租界狱。邹容奋起投狱,与章炳麟共患难。被判刑两年,罚做苦工。因洋人待“犯人”甚虐,麦饭粗劣,邹容被折磨致病,于1905年4月3日卒于狱中,年仅20岁。上海义士刘三收其遗体安葬在上海华泾乡野。
邹容短暂的一生,是以推翻满清王朝、革新中华为已任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的一生。他的《革命军》尽管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它喊出了中华民族谋求革命独立之呼声,所以问世之后风行海内外,章炳麟称之为“义师先声”,章士钊主笔的《苏报》誉之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是署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旗帜鲜明地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不朽之作。1912年2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签命令,追赠邹容为“大将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题诗赞曰:“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这是对邹容及其《革命军》的中肯而确切的评价。
为纪念邹容,在出生地重庆和就义地上海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邹容路。
1905年4月3日 革命军中马前卒
3,被鲁迅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人是?
邹容
1901年底,来自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县)的富商邹家少爷邹容,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东渡日本留学。当召开“亡国纪惫会”的爱国自由受到清政府的学监和日本警视厅的阻挠后,邹容以满腔的革命激情写了《革命书》。邹容被日本当局驱逐回国。清政府勾结英国租界当局,将邹容逮捕入狱。邹容在法庭上进行坚决的斗争,回狱后被迫害致死。21岁的邹容为实现《革命军》的理想,献出了生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担当了马前卒。
4,我国的名人志士是谁
1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用自己准备贩卖的12头牛,稳住了率300辆战车偷袭郑国的秦国大将孟明视,使之放弃偷袭计划.弦高为祖国利益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的行为,就是爱国..
2 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留,要挟其投降,苏武不从,便被流放到荒芜人烟冰天雪地的地方去放牧,结果19年的苦难折磨也没有使苏武变节,这也是爱国.
3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近20年的戎马生涯中,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却屈死于风波亭,但他精忠报国的事迹却永远激励后人.
4 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经过13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扫清了危害我东南沿海300年之久的倭寇之患,他的爱国之举青史流名.
5 清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抗击殖民强盗,收复了台湾,从而彪炳史册受人敬仰。
6 清朝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序幕,在中华民族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7 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种爱国壮举与日月同在。
8 人民的勤务员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来,这是平凡事业中的爱国。
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凡森,他的爱国形象犹如雅鲁藏布江一样源远流长。
10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11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撤退阻击树倍与己的日军,最后弹尽粮绝,全部跳下山崖.
12李宗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徐州会战,冬季攻势,枣宜会战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取得过台儿庄大捷.有效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3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 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仪式,表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华裔,此人就是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
14曾纪泽 中兴名臣曾国藩之子,外交英雄,与沙俄谈判中保住了伊犁
15关天培 鸦片战争爱国将领,守炮台牺牲
16刘铭传 淮军最骁勇善战的大将,曾任台湾总督。在台湾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如电话线等等中法战争中守卫台湾,以出色的指挥和胆略挫败法军,保住了台湾,甲午战争后郁愤而亡
17刘永福 冯子材 黑旗军将领,在越南击败法军
18霍元甲 王五 黄飞鸿 叶问 武术界爱国名人
19蔡锷 爱国将领,云南护国军统帅,讨伐袁世凯即将胜利时病逝
20冯玉祥 张自忠 李宗仁 孙立人 张灵甫 左权 杨虎城 张学良等人均为抗战爱国将领代表人物
21鲁迅 瞿秋白 李大钊 闻一多等 爱国文人
22乔冠华 新中国著名外交家,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做出突出贡献
23李克农 中共秘密间谍活动领导人之一
24毛泽东 周恩来等领导人 建立新中国最起码摆脱了半殖民地枷锁,获得伟大独立,并有和平的环境,他们是最杰出的爱国者
25吴仪 有铁娘子之称,现代著名外交家。非常值得敬佩的女士
26徐特立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27“一级英雄”抗美援朝王海大队长 因击落击伤敌机9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28振兴铁路事业的詹天佑
29保卫台湾的郑成功
30两弹之勋钱学森
31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陆游
32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秦琼
33大数学家华罗庚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34爱国英雄杨靖宇壮烈牺牲,时年35岁。
35抗日英雄吉鸿昌壮烈牺牲,时年39岁。
36孟轲刺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7爱国作家巴金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38邓小平同志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9爱国志士赵博生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40抗日将领彭德怀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41爱国音乐家冼星海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42 爱国作家冰心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43愿为国捐躯的陈辉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44吴仲华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45抗日大将陈毅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46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7汉代的司马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48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9矢志反侵略的名将葛云飞
50维新思想先驱者龚自珍
51蒙古族爱国大吏裕谦
52吴淞殉节的名将陈化成
53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 太平天国的杰出组织者冯云山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太平天国优秀的青年将领陈玉成
54大败洋枪队的太平军将领李秀成
55第一个自强方案的设计者洪仁?
56中国第一代留美学生容闳
57清末外交官薛福成
58地主阶级改革思想家冯桂芬
59倡导“富强救国”的思想家郑观应
60自学成才的爱国数学家华蘅芳
61我国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
62近代数学家、翻译家李善兰
63爱国名将刘永福
64抗法老英雄冯子材
65爱国总兵左宝贵
66北洋海军爱国将领丁汝昌
67近代名将邓世昌
68台湾抗日义军首领徐骧
69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
70倡导变革的杰出爱国者梁启超
71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72以身殉国的维新志士谭嗣同
73爱国外交家、诗人黄遵宪
74“自立军”领袖唐才常
75“天下第一团”首领张德成
76天津保卫战中的义和团首领曹福田
77中俄谈判中的爱国外交家杨儒
78近代实业家张謇
79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80民国元戎黄兴
81为共和革命献身的第一人陆皓东
82为共和殉难的第二健将史坚如
83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
84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陈天华
85“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
86投向清廷第一弹的吴樾
87巾帼英雄秋瑾
88第一次安庆起义的领导者徐锡麟
89辛亥革命烈士熊成基
90传播革命思想的海燕朱执信
91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廖仲恺
92光复会领导人陶成章
93黄花岗烈士林觉民
94“炸弹大王”喻培伦
95“雄愁子”赵声
96民主宪政的先驱宋教仁
97中国始创飞行专家冯如
98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
99杜甫的爱国情怀
100西汉前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贾宜等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5,风雨巴山遗恨远什么人物
说的是邹容。 “风雨巴山遗恨远”出自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先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纪念邹容烈士》。 全文: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 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 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 风雨巴山遗恨远,至今人念大将军。 译文: 1902年邹容留学日本时,曾因愤剪去清朝政府的留日陆军学生监督姚文甫的发辫。邹容于1903年在上海下狱,1905年死于狱中。 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即将解散之际,由四川同盟会员申请,经孙文大总统批准,邹容被追封为大将军。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邹容烈士的坚贞革命精神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的“壮志未酬身先死”充满了无限惋惜之情。 扩展资料: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5月,一本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的书——《革命军》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 在这本书中,邹容开宗明义地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并为这个国家定名“中华共和国”。 《革命军》为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敲响了丧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吹响了号角,成为一篇名副其实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檄文。 邹容所撰《革命军》风行国内和海外华侨中,销售达110万册,对鼓动清末革命高潮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孙中山看到《革命军》后,赞赏不已。 《苏报》迅即成为举国瞩目,独步一时的革命报刊。闰五月初五日、初六日,《苏报》馆帐房程吉甫和章太炎以及陈范的儿子陈仲彝、办事员钱宝仁等被捕。 初七日(7月1日),邹容自投捕房,以与章太炎共患难。蔡元培事前离沪赴青岛,陈范、黄宗仰、吴稚晖等避匿,旋出国远走。随后,领事团徇上海道的请求,于十三日将《苏报》封闭。 邹容被租界当局判监禁两年,折磨致病。1905年4月3日死于狱中。1912年3月29日,经孙中山批准,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大将军。
6,(6分)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文献闪耀着精神的光芒,加速革命的进程,推动社
(1)启蒙运动。卢梭:人民主权说或天赋人权或社会契约论。伏尔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会或倡导社会平等和自由或开明专制。(2)美国在1787宪法中规定实行“三权分立”; 美国独立战争后和法国大革命中建立共和国;《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理想。(3) 思想解放可以推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国家强盛、人类文明的进步。 试题分析:(1)欧洲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主要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主要有卢梭和伏尔泰等人。卢梭主张天赋人权、伏尔泰由开明君主执政等。(2)卢梭和伏尔泰等思想家主张平等、民主、自由等思想主张,在美国政治体制中表现为“三权分立”, 采用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法国大革命中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注意他们之间的前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