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青春之歌的作者,青春之歌的作者是谁?

本文目录索引

1,青春之歌的作者是谁?

杨沫(1914.09.25~1995.12.11),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原籍湖南湘阴。 生于北京,1995年12月11日逝世。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文学》主编等职务。其代表作是描写一个知识女性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其中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林道静等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于1958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并被改编为电影。另有演员。
生于北京,当代著名作家。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力作《青春之歌》自1958年问世以来,多次再版,畅销不衰,累计发行500万册,已有10多种文字的译本,并被拍摄成同名影片,曾影响几代青年。以后她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由她本人整理出版的近300万字的7卷本《杨沫文集》收录了她大部分作品。
杨沫曾是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从1989年起至逝世前任北京市文联主席。
1995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谁?

2,红色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是谁

女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而由作家本人改编的由崔嵬、陈怀皑执导的同名影片,则成为十七年革命经典电影的代表作。影片集中了当时影坛的最佳阵容,调集参与拍摄的志愿群众演员达数万之众;作为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是在文化部的直接领导下,在由新闻媒介倡导的全国性关注中完成的。

3,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是谁?历史背景在什么时间?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该书初版是1957,在1959年又进行了再版。再版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大跃进的环境以及当时的读者反馈,杨沫为了让林道静逐渐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更加突出,在再版中增加了她在农村的七章和北大学生运动的三章。 杨沫 《青春之歌》是一部正面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斗争的长篇小说,其历史背景主要是“九一八”到“一二九”期间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小说以林道静的革命成长和爱情经历为线索发展,讲述了林道静由一个被迫害的小资产阶级家庭的小姐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最后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战士的故事。 小说描述林道静的成长历程主要分为革命成长经历和爱情经历,她的成长经历是很曲折的,但她一直都在努力地寻找出路。之后在苦闷彷徨的时候都会遇到那个阶段对自己有重要引导作用的人,这样在不断彷徨和不断地寻找出路的过程中慢慢变得成熟。 林道静 林道静出生在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中,但她又不是一个纯粹的资产阶级小姐。林道静的母亲是农民出身,被林伯唐抢去做小妾,后来被抛弃。生下林道静后又被赶出家门,而林道静也被徐风英夺走。林道静能留在这个家庭,也是因为她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她的整个童年生活是不幸的。在她七岁的时候,养母觉得她长得不错才开始送她上学,也只是因为这是那个时代时髦女性要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丈夫必备的条件。 在林伯唐破产后,他偷偷卖掉所有家产,带着姨太太跑掉,于是林道静就成了徐风英唯一的财产。林道静为了摆脱去做阔太太的命运,开始逃离这个她厌弃的家庭,前往北戴河投靠表哥,这是她之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引子,她的命运也从这里开始发生转变。林道静来到北戴河后并没有如愿见到表哥,举目无亲的情况下遇到了看似热心的余校长,最后却发现是别有目的,在绝望中林道静选择了跳海自杀。这时“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救了她,林道静也开始了她的第一段恋情。他们一开始的确是很幸福的,但两个人不同的价值观使他们的决裂成为了必然。这是林道静在步入革命道路前成长经历,也是她的第一段成长经历。虽有抗争但更多的还是迷茫。 林道静和卢嘉川 林道静的第二段成长经历,是在对生活感到怀疑时,遇到了共产党员卢嘉川。她开始了解共产主义,了解共产党。也在余永泽赶走卢嘉川导致卢嘉川被捕后,彻底看清了余永泽自私、庸俗的真实面目。与余永泽彻底决裂后,林道静也开始真正投入革命浪潮当中。但不得不说,这个阶段的林道静还是很稚嫩的,她对人不会提防,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信戴愉。面对平常琐碎的工作时,会有所怨言,一心想来一次轰轰烈烈又浪漫的革命。后来遇到江华,慢慢明白群众的重要性,开始对学生和农民这些基层群众开展革命工作。 林道静的第三次革命成长,是回到北平不幸被捕入狱的那个阶段。在狱中,她遇到女革命英雄郑瑾,在郑瑾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的影响下,她渐渐明白革命是为了人民,也看到自己性格当中多愁善感的小资产阶级想法。在林道静出狱后,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她的成长,由之前的急躁和依赖别人到可以独当一面。特别是在北大时,林道静被学生错认为特务,甚至进行了人身攻击,但她没有气恼,而是忍辱负重积极开展工作。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说末尾兼高潮中描写一二九运动的场景,那个动荡又热血的年代似乎浮现在我眼前。当林道静看到不远处的余永泽对他们指指点点时,她一开始被激怒了,但很快平静下来,用鄙夷和憎恶代替一切。这一刻,我是真正感受到林道静的蜕变。 除了林道静的革命成长经历,她的爱情经历也是值得一说的,因为在她的每一段恋情后,都是她当时不同的身份和思想状态。 林道静和余永泽 第一段恋情是与余永泽的浪漫爱情,也是她最天真浪漫的爱情。余永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的言语中处处透露着小资情调。余永泽的关怀,对于从小生活坎坷没有人关心的林道静来说,无疑是甜蜜和喜悦的。林道静在面对余永泽浪漫的表白时,一改以往的内敛,也进行了积极的回复。不管他们在之后有怎样的分歧,在此刻,或许这是林道静真正陷入爱情当中的一次。 第二段恋情是与卢嘉川,但这份情感却没有真正表达出来。林道静在和卢嘉川的接触当中,渐渐走近卢嘉川,最后发现自己爱上了他。但是在这份感情当中,林道静更多的是压抑自己的情感,在政治话语面前,感情话语是要退步的。他们之间的对话,都夹杂着政治的话语。这个时候林道静的表达不像和余永泽一起时那样直接,而是适可而止。她把卢嘉川的身份提高到党的高度,而卢嘉川也是以党身份对她的引导来进行帮助。他们在那种环境下,把个人的情感转化为集体的情感,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寄托,这也反应出林道静舍弃家庭关系,拥有新的身份和状态。 林道静和江华 最后一次恋情是与江华的,在这个时候政治话语就完全取代了爱情话语。江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卢嘉川的延续,在林道静面对江华时,总是不由自主想起卢嘉川。为了革命,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爱情也是,在这个时候,林道静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