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叙事诗有哪些,叙事诗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叙事诗有哪些

1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2、子夜吴歌·冬歌 唐代: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译文: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 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 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3、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阴雨 唐代: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译文: 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的偏僻深远。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 5、乡思 宋代: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 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叙事诗有哪些

2,叙事诗有哪些?

叙事诗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它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这种体裁,用诗的形式和体裁,又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和小说的特点。这种诗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写作叙事诗,要对社会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以人物形象显示生活的本质,展示时代的精神和力量。通常包括英雄歌谣,史诗,话剧等形式。这种题材我国古代已有,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琵琶行》等。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更多叙事诗可以参考:
http://www.lyrist.org/zhuti/epic/index.htm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3,现代诗的叙事诗有哪些

  作者/丹K斯·桂 《心雨》
  下雨的声音,
  好难过的心情
  我消消停停漫步在雨中
  安慰着淋湿的爱情
  轻抚着受伤的心灵
  我的爱情,
  在风中跌倒,
  在雨中流泪
  也许是自己太早如戏
  把自己推到风雨中
  便轻易被对方伤害
  戒掉一个人和戒烟一样
  都需要时间和恒心
  但总能戒掉,是不是?
  下雨的声音
  好难过的心情
  像悲伤的歌曲
  带着伤口,
  飞舞旋转,
  穿越灰暗
  雨渐渐平静
  心渐渐释然

4,关于叙事的格律诗诗句和作者和朝代

《卖炭翁》
唐代诗人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5,叙事诗有朝代有作者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

☆最早的语录体著作——《论语》(最早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

☆最早的散文集——《尚书》(相传是孔子编的)

☆最大的断代诗歌总集——《全唐诗》(清代彭定求等人编)

☆最早的词总集——《花间集》(五代时后蜀赵崇祚编)

☆最早的长抒情诗——《离骚》(战国楚人屈原作)

☆世界上最早的传记文学——《史记》(汉朝司马迁撰)

☆最早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汉朝民间歌曲,1756字)

☆最早的完整写景诗——《观沧海》(汉末曹操做)
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咏史》(东汉班固作)

☆第一部最完备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所编)

☆第一部“诗话”著作——《六一诗话》(北宋欧阳修所撰)

☆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编选)

☆最早的诗歌评论专著——《诗品》(南朝梁代钟嵘所著)

☆存诗最多的诗歌著作——《剑南诗稿》(南宋陆游作)
☆最早的神话小说集——《搜神记》(东晋干宝编撰,志怪小说集)

☆最早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
☆最早的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明罗贯中著)

☆最有影响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明吴承恩著)

☆写人物最多的长篇小说——《水浒》(总计827人)

☆古代最有影响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蒲松龄著)

☆最有影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著)

☆续补最多的小说——《红楼梦》(曹雪芹著)
最早的一部笑话专书——《笑林》(三国魏邯郸淳撰)

☆最早的文学批评论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刘勰著)


最早的传记体史书——《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最早的断代体史书——《汉书》(东汉班固撰)

☆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共收单字9358个)

☆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清代张王书、陈廷敬等人奉旨编撰。成书于康熙55年,共收字47035个)

☆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清代乾隆39年成书,全书收录著作3461种,分装3600多册,共853456字页)

6,叙事诗有哪些???(

叙事诗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它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这种体裁,用诗的形式和体裁,又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和小说的特点。这种诗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写作叙事诗,要对社会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以人物形象显示生活的本质,展示时代的精神和力量。通常包括英雄歌谣,史诗,话剧等形式。这种题材我国古代已有,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琵琶行》等。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更多叙事诗可以参考:
http://www.lyrist.org/zhuti/epic/index.htm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7,叙事诗有哪些?

叙事诗举例如下: 1.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孔雀东南飞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 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 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 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 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 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 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4.和三乡诗 【唐】 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5.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 【唐】赵嘏 青云席中罗袜尘,白首江上吟诗人。 登龙不及三千士,虚度膺门二十春。 平生望断云层层,紫府杳是他人登。 却应归访溪边寺,说向当时同社僧。 尊前谁伴谢公游,莲岳晴来翠满楼。 坐见一方金变化,独吟红药对残秋。 拓展资料: 叙事诗的内容本质——抒情性叙事诗的内容本质是抒情性。离开这一点,叙事诗的内容就会同其他不是诗的叙事作品划不清界限。叙事诗当然要叙事,要合适地处理好事与情的关系,要在抒情中叙事,叙事中抒情,具有分明的抒情气质。 和抒情诗相比,叙事诗所叙之事是完整的。抒情诗即便有故事,这故事也不完整;叙事诗的故事却具有完整性。叙事诗回避复杂情节,不以故事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寓丰富于单纯。 参考资料:叙事诗_百度百科

8,现代叙事诗歌有哪些?

现代叙事诗歌有: 1.《澳门》 2.《台湾》 3.《尾随》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9,在印度古典梵语小诗中,什么诗最多

古典梵语诗歌一段可以分作“大诗”(Mahakavya)和“小诗”(khandakavya)两大类。“大诗”指的是叙事诗,“小诗”指的是抒情诗。古典梵语叙事诗导源于两大史诗,特别是《罗摩衍那》;现存最早的古典梵语叙事诗是一二世纪佛教待人马鸣的《佛所行赞》和《美难陀传》。古典梵语叙孪诗的特点是题材大多取于两大史诗、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声容上一般部少不了关于爱情、战斗和风景的描绘,形式上霍重文彩,讲究修辞。印度传统特边梨陀婆的《罗诂世系》和《鸠摩罗出世》、婆罗维的《野人和阿周那》、摩伽的《童护伏诛记》和室利河奢的《尼套陀王传》视为5部主要的“大诗”。古典梵语抒情诗的按内容分有四种:颂扬神祇的赞颂诗、描写自然风光的风景诗、描写爱情生活的爱情待、表达人生哲理的格言诗。其是爱情诗情浓烈,比喻优美,占据优势地位。古典梵语抒情诗的主要代表作有迎梨陀婆的《云使》、伐致呵利《三百咏》、阿麾罗《百咏》、胜天《牧童歌》等。
古典梵语戏剧现存最早的作品是马鸣的梵语剧本残卷。梵剧的艺术特征是:戏文韵散杂探。一般地说,诗歌大约占据全部戏文的一半,而且戏文的魅力,也主要表现在诗歌上。
焚语和俗语杂糠。剧中社会地位高的:人物使用梵语,社会地位低的人物使用各种俗语。剧中的丑角虽然是婆罗门,也使用俗语。妇女不管、出身高低,一般使用俗语。
剧中各幕的地点和时间可以自由变换。
剧中有丑角。这个丑角一般是国王的弄臣或富人的清客,出身婆罗门,相貌丑陋,在剧中起插科打诨的作用。
剧本有开坊献诗,然后是序幕,由舞台监督介绍剧本作者和主要剧情,引出剧中人物。两之间时常有插曲,向观众介绍幕后正在成已经发生的事件,剧末还有终场献诗。剧情通话以“大团圆”收场,因此古典兹语戏剧绝大多数是喜剧或悲喜剧,缺少悲剧。
古典小说采用散文体,地位不高,是在两大史诗、古典梵语叙事诗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现存最早的这类作品产生于六、七世纪,即苏般度的《仙赐传》、波那的《迎丹波利》和擅丁的《十王子传》。从这些古典梵语小说可以看出,它们在题材上继承民间故事的世俗性,在叙事方式上继承两大史诗和民间故事集的框架式结构,在语言和修辞方式上继承古典梵语叙事诗的风格。
12世纪后梵语文学衰落,但印度和西方接触后也出现了一些现代梵语作品。维纳耶克的《英国月光》和快名作者的《历史乌金》是比较早的历史著作;坦焦尔的拉默斯瓦米·拉贾论述英国的《英王大花园》(1894)也包括有印度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迪鲁默勒·布格伯德南·希利尼瓦萨加尔耶在他的《英德大战记》中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高巴勒·艾衍加尔写了一首诗歌《叶度钟情》(1937)描述英王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

10,关于叙事诗

史诗、诗史、咏史诗,名称看似相近,实际上是三个不同的文学概念。
史诗,是古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反映重大的历史时间;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英雄的形象。其结构宏大,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史诗一般可分为神话史诗和英雄史诗两大类。神话史诗,指传唱一个或多个神话故事,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表现古代劳动人民不屈服于自然界的斗争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英雄史诗主要描述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热情歌颂人民理想中的民族英雄。世界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伊里亚特》、《奥德赛》,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等。我国少数上最长的史诗。
诗史,有两种含义,通常指诗歌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诗史还指能深刻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现实情况的诗歌。伟大诗人杜甫、陆游等人的现实主义诗作都曾被誉为“诗史”。诗史与史诗不同:诗史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内容上,一般不像史诗那样对重大历史事件作完整细致的叙写,而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社会现实;形式上,既有叙事诗,也有结合叙事的抒情诗。
咏史诗,是历史题材的议论抒情诗,发端于东汉史学家班固的五言诗《咏史》,魏晋时趋于成熟,成为古典诗歌中一个重要门类。咏史诗一般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较为明显的史论性质的作品,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评价,这一类诗形式上以七言绝句居多,以语言简练、议论精辟见长;另一类是借咏曲、含蓄,古今联系自然妥帖。《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隋宫》、刘禹锡的《乌衣巷》等都是比较优秀的咏史诗。
宏大,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史诗一般可分为神话史诗和英雄史诗两大类。神话史诗,指传唱一个或多个神话故事,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表现古代劳动人民不屈服于自然界的斗争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英雄史诗主要描述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热情歌颂人民理想中的民族英雄。世界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伊里亚特》、《奥德赛》,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等。我国少数上最长的史诗。
诗史,有两种含义,通常指诗歌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诗史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