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穗组词和拼音,穗的组词

本文目录索引

1,穗的组词

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 suì ] ,组词有共穗、吐穗、抽穗、稻穗、穗子等。
一、共穗 [ gòng suì ]
解释:谓嘉禾,即在一株谷物上共长数穗。古人以为祥瑞。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赬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绝书。” 李善 注:“共穗,嘉禾也。”
二、吐穗 [ tǔ suì ]
解释:谓谷物长出穗儿。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陆无含秀之苗,水无吐穗之株。” 唐 王勣 《游北山赋》:“石菌抽叶,金芝吐穗。” 高玉宝 《高玉宝》第三章:“苞米一吐穗就拔来吃,等到秋天也耗吃完了。”
三、抽穗 [ chōu suì ]
解释:禾谷类作物由叶鞘中长出穗。
宋 孔平仲 《风雨有秋色率然成小诗》:“竹笋解包堆屋角,蓼花抽穗出墙端。”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过了清明节,稻地青稞和旱地小麦,都拔节了。青稞甚至已经快抽穗了。”
四、稻穗 [ dào suì ]
解释:稻花结实聚成的长条。
唐 李群玉 《早鸿》诗:“野水莲茎折,寒泥稻穗空。” 宋 范成大 《竹下》诗:“稻穗黄欲卧,槿花红未落。”
五、穗子 [ suì zi ]
解释:丝、绒等扎成的如禾穗状的饰物。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八盏巨大的红纱鼓肚子宫灯,挂在琉璃瓦下的房檐口,灯脚的鹅黄的穗子迎风摇摆着。” 柯

穗的组词

2,穗可以组什么词

一、穗的组词: 稻穗 穗子 谷穗 孕穗 接穗 抽穗 果穗 吐穗 二、穗的释义: 1、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叫做穗:麦~儿。谷~儿。 2、用丝线、布条或纸条等扎成的、挂起来往下垂的装饰品:黄~红罩的宫灯。 3、广东广州的别称。 4、姓。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禾成秀也,人所以收。从禾、爪。 白话版《说文解字》:禾苗吐浆的结果,农人所收获的谷物籽实。字形采用“禾、爪”会义。 三、相关组词: 1、接穗[jiē suì] 嫁接植物时用来接在砧木上的枝或芽。见〖砧木〗。 2、抽穗[chōu suì] 指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农作物由叶鞘中长出穗。 3、果穗[guǒ suì] 指某些植物(如玉米、高粱)的聚集在一起的果实。 4、吐穗[tǔ suì] 抽穗。 5、乳穗[rǔ suì] 乳头。

3,"穗"字的拼音是什么?

"穗"字的拼音是:suì 释义: ①禾本植物聚生在茎的顶端的花和果实:麦~。稻~。谷~。~轴。~状花序。 ②用丝线、布条或纸条等扎成的、挂起来往下垂的装饰品:灯笼~儿。 ③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别称。 ④姓。 组词: 1.穗子:棕榈树夏初开花,叶间盛开着玉米穗子似的黄色花朵,要是猴子们看见了,一定以为它是玉米。这种黄色花朵过不了多久就会结出一串串淡蓝黑色的球形核果,上有白粉。 2.谷穗: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3.果穗:果穗上有多种颜色得果实的现象不常见. 4.吐穗:太阳温暖大地,麦粒吐穗结实。这些羊皮卷上的话也照耀我的生活,使梦想成真。 5.抽穗:大雨连着下了两三天,眼看田里抽穗的稻子都倒伏了,大叔急得七窍生烟。

4,穗 的拼音和解释

你好,是这样的
穗suì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穗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
部首:禾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7
五笔86:TGJN 五笔98:TGJN 仓颉:HDJIP
笔顺编号:31234125112144544 四角号码:2593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A57

基本字义
1. 禾本植物聚生在茎的顶端的花和果实:麦~。稻~。谷~。~轴。~状花序。2. 用丝线、布条或纸条等扎成的、挂起来往下垂的装饰品:灯笼~儿。3.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别称。4. 姓。
很详细哦!
望给小女子采纳哦!

5,栀怎么读,栀的组词,栀的读音,栀的笔顺,栀的意思

栀字的拼音是[zhī],笔顺是横、竖、撇、点、撇、撇、横、横折钩、竖弯钩,组词有栀子、山栀、栀鞭、栀貌、栀黄、栀蜡、栀貌蜡言、栀言蜡貌等。 指的是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白花,稍带黄晕,有浓香。果实卵形,赤黄色,可入药,亦可作黄色染料。木黄褐色,质密而坚实,可供雕刻等用,有的地区亦称“水横枝”。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栀子 1、拼音:zhī zi 2、释义: 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因其芳香的白花而被长期栽培。 二、山栀 1、拼音:shān zhī 2、释义:即栀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芳香,果可作染料或入药。 3、出处:参阅《广群芳谱·花谱十七·卮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部三·卮子》。 三、栀鞭 1、拼音:zhī biān 2、释义:用栀黄染的劣质鞭。比喻伪饰欺世的言行。 3、出处:元 方回 《次韵酬郝润甫》之一:“俯仰此心了无媿,冷看举世售栀鞭。” 白话文:俯仰心中毫无羞愧,冷看全世界伪饰欺世。” 四、栀貌 1、拼音:zhī mào 2、释义:女子饰额黄的容貌。借指腊梅花的颜色。 3、出处:元 张翥 《水龙吟·郑兰玉赋蜡梅工甚予拾其遗意补之》词:“玉人栀貌堪怜,晓妆一洗铅华尽。此花应是,菊分颜色,梅分风韵。” 白话文:“玉人栀貌可怜,晓妆一洗涂脂抹粉尽。这种花应该是,菊花分颜色,梅分魅力。” 五、栀黄 1、拼音:zhī huáng 2、释义:像栀子染成的黄色。 3、出处:唐 韩偓 《深院》诗:“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白话文:“鹅儿咋啑栀黄紫,凤子轻盈细腻粉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栀 百度百科-山栀 百度百科-栀子 百度百科-栀鞭 百度百科-栀貌 百度百科-栀黄